1920年代,第一批长期光顾电影院的观众产生,1929年~1949年的20年里,平均每周有8300万美国人去看电影。1910~1920年间,镍币影院让位于电影宫。
在1960年代,过去巨大豪华的电影宫让位于小型廉价的娱乐场。罗克西影院(史上耗资最大的影院,成本高达一亿两千万美金)在1961年被拆迁。“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虽然还在,但在1978年也停止了放映电影。过去传统的好莱坞电影放映机构已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遗产,从1950年代到现在,他在不停改变自己,转变成了必须,为的是适应当代观众的不同需求以及瞬息万变的现代电影市场。
好莱坞在旧好莱坞与新好莱坞的过渡时期,流失了大量观众,在1971年的周观影人数更是进入到了史上最低谷的1580万。往前的20年间,好莱坞失去了四分之三的观众。
这再次刺激了制片厂去开发新的技术来让观众重回影院,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新兴“好莱坞小子”们也开辟了新的亚文化市场,科技产品在马不停蹄的刷新,电影的发展道路将何去何从?
作为创作、租赁和放映电影的封闭系统,大片厂的垂直整合模式具备了垄断企业的全部特点。早在三十年代的罗斯福时期,独立制片人和放映商在交易受限的情况下联合向好莱坞八大片厂——派拉蒙、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雷电华、联艺、哥伦比亚、环球(即便后三家并没有影棚)提起了反托拉斯诉讼。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一拖再拖的派拉蒙判决终于在1948年传奇般地被宣布了,于是各制片厂被命令要在他们的三项整合业务里放弃一项,片厂们最终决定放弃利润最少的影院板块。
裁决最终导致大制片厂失去了多数的首轮影院,这使得片厂被迫从垂直整合的垄断公司转变成主攻发行的制片公司。也因此给了那些独立制片人更多的机会,好莱坞传统的经济模式也开始产生变化。曾经的大片厂开始将影棚租给独立制片人,伴随着合同明星制度的死亡使得经纪人行业迅速成长起来。那些新型影片似乎都蠢蠢欲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鼎盛。然而,挑战还远没有结束。
1960年代,战争向各个方向蔓延,肯尼迪关注民权的民主政策得到了全国范围学生的拥戴。民权战争席卷全国,反战浪潮、激进主义盛行,妇女解放运动也浩浩荡荡地开展,战后“生育高峰一代”的婴儿们逐渐长大成人,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产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影片制作费用的大幅上涨。
在经典好莱坞时期,每部影片的成本大约是50万美元,1952年,成本达到100万美元,1961年则为150万美元。到1970,平均成本达200万美元,仅十年就翻了一番。但到1972~1977年间,成本飞跃了178%,大致为全国通货膨胀率的4倍!而到了1977~1979年又从750万美元左右上升到了大约1000万美元。
赌注在不停地往上升,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这些制片厂,被《埃及艳后》搞破产的20世纪福克斯带着《音乐之声》满血回本,各大公司争相模仿,这是一个凭借一部电影可以拯救一个公司的时代。主流观众变化不定的口味使得这场博弈显得更加紧张刺激。
更刺激的是,国会逐渐渗透到了电影行业——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干涉。美国电影协会(MPAA)及制片法典(PCA)所进行的对好莱坞自我审查程序的不断侵害,让本不宽裕的好莱坞变得雪上加霜。制片厂制度一步步走向衰落。以至于他们连自己家的秩序都维持不下去了。
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然而导致观众不再选择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直接原因之一便是电视的盛行。
即便当今的观众数量同好莱坞巅峰时期无可比拟,2019年,每周平均去看电影的人有3000万,相比历史低谷期有所回暖。但当时为了应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观众断崖式流失,好莱坞卯足了劲去竞争。
电视的数量从1949年的94万增加到了387.5万,在1951年到1953年,电视数量更是从1030万跳跃到了可怕的2040万,再到1956年的3490万。在1950年代末,已经有90%的美国家庭拥有了电视。而这期间,观影人数也是断崖式下跌,至暗之时已然来临。
随着收入的飞速增长,战后人们的活动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钓鱼、划船、野外探险、打高尔夫等活动迅速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光是家庭工具的销量就增加了近700%。房屋的大规模建造,汽车的大量生产,美国人民搞起了轰轰烈烈的郊区迁徙运动。这直接导致的第一项影院改革便是汽车影院的兴起。
这其实并非技术性革新,只是碍于当时的环境,大制片厂忙着分家的事,快速腾出来的放映环节成了一块烫手山芋。加快的人口转移,大片厂又不被允许建造新影院,把影院扩张到郊区的庞大资金普通院线又负担不起,那么没办法,只能想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建立免下车影院。这只要一块适量的土地,外加一套放映设备。价格十分讨喜。
很快,全国各地的汽车影院拔地而起。从1947年的554家迅速增加到了1958年的4700家。一家子坐在自己的车里可以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孩子也可以在一边专门的娱乐空间玩耍。这种模式很快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然而在另一边,1946到1953年间,有5000多家电影院破产。
彩色、宽银幕、立体声、3D、超级巨片,好莱坞的新希望?
在巴赞的观点里,色彩与同期声的出现使得电影作为区别于现实的独特内在力量被抽离出来,从而妨碍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他认为对完美的现实幻象的追求与永远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就是电影独特的美学。
对于三维电影,巴赞说过:“三维立体电影创造出了一个极其有效的存在于真实空间中的物体,这些物体好像被银幕甩出直奔观众。但实际上,这些物体仅仅像幽灵一样无法触及。”“比起只有黑白两色的平面电影,这种只能看见而无法触及的隐含着内在矛盾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更加不真实。”他认为,这种内在矛盾可以更好提升电影美学的可能性,但对于现实主义而言,技术的进步可能会使其遭受干扰。
有意思的是,宽银幕的出现,使得巴赞看到了技术演变的新生命。一般来看,电影产业中一项新技术的彻底应用,大致需要三个阶段,早期的发明起步,中期的改进使其适应市场并得到大量资本的支持,第三阶段便是最终的扩张。比如宽银幕起初在20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只是没有足够的利润潜力去推动它继续发展,宽银幕技术在停滞了25年后,一直在等待一个客观条件来推动他进入第二阶段。
观众的大量流失使得制片厂不得不去想办法改进观众的观影体验使得他们再度回归影院,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得以实现,比如胶电质量、声音录制、自动调焦镜头、新型材料等。
同时,好莱坞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之前并不受欢迎的彩色影片在1939年的《绿野仙踪》获得成功以后,音乐片+彩色成了主流,而对于全面改变,还差那么一阵风。50年代柯达发明了伊斯曼彩色胶片后彩色电影的数量得以大幅增长,但仍然只有不到50%的影片采用彩色,真正使好莱坞放弃黑白电影的是60年代彩色电视的普及。然而彩色引起的革新依旧无法令所有人满意,多用于象征作用的彩色电影仍有一部分观众希望用黑白来展现。最终这个转型期都得随着一个在美学上有深远意义的发明来定型,它就是宽银幕。
千呼万唤使出来,普式宽银幕技术的出现让制片厂得以制作资源更集中、规模更大、耗资更巨大的影片。
由两部伟大的百老汇戏剧改编的《愿嫁金龟婿》获得了巨大成功,改进阶段触手可及。它推动了各大制片厂和放映商纷纷升级设备,宽银幕似乎成为了电影商们挽救票房滑坡的救心丸。紧随其后的几部影片同样获得了成功,这奠定了宽银幕具有的极高票房号召力的基础。巴赞认为技术的发展同样意味着电影美学的发展,宽银幕的出现,让5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获得了更大发展,当他第一次看到宽银幕电影——圣经史诗片《长袍》——他的情绪十分激动。宽银幕这项技术三个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好莱坞在同电视等新兴娱乐产业的斗争中,获得了不错的优势,但它赢了吗?
面对曾经的辉煌和现今的重重挑战,技术的演进还远不止于此。
从《这就是西涅拉玛》到《非洲历险记》再到《俄克拉荷马》,战斗到底还是言和妥协?
1952年的《这就是西涅拉玛》(This is cinerama)在纽约百老汇放映,这是电影宽银幕革命的开山作,正是这部影片使得宽银幕技术进入了第二阶段。而早期的宽银幕以风景实事片为主,《愿嫁金龟婿》使得这项技术自此配备了更宏大的主题与更壮观的动作。成为品牌的西涅拉玛型宽银幕设备由于银幕面积加大,闪烁加剧,它同时也将成为定律的24格拍摄改为了26格。似乎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有人想挑战24格的金科玉律。
《这就是西涅拉玛》上映两年多票房超过了2000万美元,这促进了更多宽银幕影片问世,1953年的《非洲历险记》更是采用了三维制作,他最终获得了超过500万美元的收入,紧接着三维技术被用在了更多的电影中,《非洲历险记》之后,超过4900家电影院改为三维放映。
这片三维热浪中不乏质量上乘的作品,比如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还有乔治•西德尼的《刁蛮公主》。但三维电影导致的技术困扰使得人们会出现眼睛疲乏、头痛等症状,那些低成本恐怖烂片总喜欢朝着观众扔东西让人们产生了抵触情绪。1953年底,三维技术便让位于立体声宽银幕系统。
在宽银幕盛行以前,美国电影多采用1.37:1的学院银幕高宽比,在50年代的技术演变里,比例变成了2.35:1,而电视采用的则是老旧的1.33:1的窄银幕比例。毫无疑问,电影院长达19米,宽达8米的彩色立体声宽银幕电影明显优于33~48厘米的黑白电视机。
在一系列成功之后,顶级的宽银幕技术便产生了,它就是托德AO系统。
1955年,改编自音乐剧的《俄克拉荷马》上映,它配备70毫米放映胶片和杜比立体声,目标受众上层阶级或者去看电影的精英分子。为了适应更加豪华的放映格式,托德AO系统提出了30格的放映速度,但真正应用的只有《俄克拉荷马》与第二部该系统影片《环游世界80天》,由于效果不明显以及转制不方便,之后便恢复到了24格。即便在帧率的革新上没有成功,但托德AO系统仍使立体声宽银幕变成了主流形式。
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使电影这个行业得以继续活跃在民众的视线里,但过度流失的观众与电视等娱乐活动的日益壮大,大片厂的效益日渐低迷,这场战争终究不会是持久的,妥协似乎一开始便注定。
1960年,电影工程师协会修正了新的长宽比标准1.85:1,在新的宽银幕拍摄设备里,都有一个画框用来让导演确保演员处于未来适用于电视播放的范围。迪士尼开始为电视台制作系列节目,这也帮助了迪士尼乐园的成立以及迪士尼帝国未来的崛起。当然,这是影史的另一段精彩故事,大家感兴趣我未来可以聊聊迪士尼帝国的成长史。
华纳,派拉蒙等片厂随后也纷纷将过去的电影卖给电视台以获得财政收入,最终电影与电视的竞争用握手言和或者说妥协画上了句号。
电影技术的革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被推上前沿,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被不断进行多元化改造,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使得无数行业从巅峰走向没落,同样也有无数行业从初出茅庐走向巅峰,科技时代下的技术演进变得更加频繁,评论家们的激烈争辩也是愈演愈烈。
关于那场电影业的大危机,世界的另一边,同为电影艺术发源地的法国,面对行业变革下的大危机,选择了什么样的方法?对比好莱坞的技术路线,又有什么样的不同?欢迎期待法国篇。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