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终于上映了,不论每个人看完它后持有怎样的想法和态度,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绝对是颠覆常规、别出心裁的。而对于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先进行抽丝剥茧般的理解,或许是给出一个严肃评价的必要条件。因此,这篇影评的行文也会由浅入深,从我初次欣赏时的观影体验,逐步深入到对于影片内核“信条”的理解,最后再回到对于整部影片的评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影片节奏的快慢成为了很多人评判一部影片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些烘托气氛、刻意留白或铺垫的镜头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越来越“没有必要”,即使画面优美如《银翼杀手2049》,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也显得过于沉闷。似乎只有节奏足够快的大片,才能不断在影院观众犯困前及时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大荧幕。
于是,《信条》在正片依旧长达140+分钟的情况下,成为了克里斯托弗·诺兰有史以来剧情节奏最快的商业电影:仅仅在前二十分钟之内,影片就切换了5个地点。但与很多传统好莱坞大片不同的是,如此快速的剧情推进,却包含了极高密度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并非是通过在商业电影中的常见的解释型台词和镜头去展现的,而是包含在剧中人物自身动机下的自然言行反应。
这就意味着,在观看《信条》时,我们虽然可以享受如同一般商业大片一样目不暇接的劲爆场面,却无法得到平铺直叙的剧情推进这样的“标准服务”。因此,如果你只想尽情享受震撼的视听体验,就不要执着于那些烧脑的新设定和怪场面,如果你希望得到画面与故事相统一的终极体验,就必需像主角一样步步紧跟“事态”的发展。
但事实是,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包括我,在第一次去电影院观看《信条》的时候,既不属于单纯去“感受”电影的那类观众,也没能直接与导演诺兰达到100%的“同步率”。因此最终感受与其说是去看了一部风格迥异的科幻谍战片,不如说是去挑战了一份时间反演对称性(Time reversal symmetry)[1]的限时考试题。
说实话,我认为能否初次观影就理解《信条》,已经不取决于观影时的态度了。就拿我的准备而言,我在周末观影前一天特意保证了睡眠质量,临走前还喝了一杯咖啡,但观看过程依旧不够“理想”。
首先,诺兰一如既往的“糟糕”混响[2],导致部分台词根本听不清楚(我在的影院不提供字幕);但更“要命”的还是不断冲击感官的“异常特效”让我在跟随故事的过程中逐渐乏力——第一次揭示逆转门作用时我已经目瞪口呆,而在进入斯塔克-12号城市最终大战后,我的大脑已经基本进入“宕机”状态……最终,伴随主旋律的悠扬变奏,电影终于谢幕,但我的大脑还在围绕电影的剧情“嗡嗡直响”。平心而论,相信对于大多数人,《信条》的初次观影体验绝对是震撼的,但不一定是享受的。
当然,如果你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仅仅基于你初次观看这部电影时的体验和感受,甚至不在意自己在这场猝不及防的“考试”中得到(理解)了几分的话,那么你已经可以给这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11部个人长片作品打分了。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认为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要建立在理解影片剧情、人物、主题的基础上,那么我们的“任务”可能才完成了一半。
※ 接下来的影评将会涉及剧透,还未观影的朋友请酌情考虑是否继续阅读。
简单的故事,复杂的剧情,一反常态的细节与“BUG”
其实,《信条》这部电影可以说既不复杂又非常复杂。说不复杂是从故事的主题脉络出发而言的:整个影片讲述的“不过是”男主角The Protagonist(后简称TP)执行CIA卧底任务时被俘,而后被信条组织“解救”后开始执行一项拯救世界的秘密任务,并逐渐发掘“信条”组织背后真相的故事。但是对于每一个被《信条》绕得脑壳发疼的观众来说,这个故事的剧情绝对不简单。
有些人说《信条》的剧情复杂是因为诺兰把他擅长的非线性叙事发挥到了极致,这其实说的不完全对。因为整部影片是以TP的视角出发的,而相对他而言,故事的发展是线性单向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逆转门导致的逆转人和物品的出现,我们在这个“线性发展”的故事中,总会见到一些“正逆同在”的怪异现象。对于习惯了周围事物单向演化的我们来说,我们的大脑很难顺理成章地去处理、消化这些犹如“充满BUG”的“现象”,最终极大加剧了理解整个剧情的难度。
影片上映没多久,网上就已经出现了各种解析影片剧情的文章和视频,reddit网站上《信条》的讨论区[3]也有关于影片各种疑点的分析和讨论,而且我也相信很多在初次观看完影片后有疑惑的朋友也通过二刷或类似上述提到的各种媒介补足了一些观影疑惑,因此我在这里就不再对整个故事的剧情和主要疑点做详细的梳理了。
相反,我要做的,是给大家提供自行解决(或发现)影片疑点的方法。
《信条》中很多的疑点,并非来自故事的主线剧情,而来自许许多多“微乎其微”的细节。因此即使网上主流的解读囊括了大部分观众在观影时会感到疑惑的细节点,你越是去研究影片,你就越会发现一些新的疑点。
甚至你还会发现,一些疑点并不是影片中的细节,而是未被影片解释的谜团——最典型的一类问题就是自由港旋转门仓库玻璃上的弹孔、最终大战时红蓝两队同时击毁的大楼(分别击毁上下部分)、以及影片开头TP被Neil用逆转子弹救下前就已经出现在音乐厅椅子上的弹痕。这些正向时间里的物品被逆转物品影响所导致的状态“原本”是如何产生的?有些人说这其实是影片的剧情漏洞(Plot hole),但真的是这样吗?剧情漏洞(或剧情错误)的定义是指“违背故事剧情设定的逻辑链条的矛盾之处”[4],这些剧情上的疑点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与已知剧情产生绝对的冲突。
但是即便如此,有人可能还会问:难道这些疑点就只能完全依赖观众自己的想象来“强行解释”了吗?
其实就如影片中在自由港仓库同时出现3个TP的场面一样,《信条》整部电影中的反常现象都是诺兰引入几个基本设定之下的推演结果。这说明诺兰不仅在构思《信条》时设想了适用于该影片的科幻设定,并且在拍摄之前,推演出这些设定会导致的各种奇异现象,再将它们融入到了剧本中。
熟悉科幻作品的朋友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硬科幻创作手法,但这同时也表明,只要通过剧中的典型体现或大量证据总结出“定律”内容,那么就可以通过对这些“定律”的逻辑推演,去理解很多剧中没有解释的“疑点”。
定义:逆转物体是指在观察者时间参考系下自发进行“熵减”(逆向时间)的演化(物理状态的变化),即逆转演化。这里的“熵”跟物理学中熵的概念并不完全吻合,所以姑且理解成逆向时间。
逆转和非逆转是相对的。虽然默认参考系是非逆转物体的时间参考系(简称非逆转参考系),但同一物体在逆转参考系和非逆转参考系中的逆转性相反。
不同物理量在逆转操作下具有不同的奇偶性,例如质量、重力呈偶性(不变),速度、熵变呈奇性(相反)。
逆转和非逆转物体可以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彼此都可能产生相对自身逆转性相反的演化。
假如一个物体在t2时刻进行的演化与t0(t0<t2)时进行的演化逆转性相反,那么它会从t1(t0≤t1<t2)自发、连续地转变到t2的状态。目前已知该过程可以是热力学过程或经典力学过程。
除此之外就是片中虽然不是基本定律但可以认为是“既定事实”的陈述和现象:
这个世界是非逆转的,即所有已存在的物质或(由能量)新产生的物质默认是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时间演化方向,因此逆转物质对于这个世界中熵的逆转非常有限。
物体A逆转成为A’后如果直接接触逆转前的A会发生湮灭(这里的“湮灭”不确定是否与物理学中湮灭的概念完全一致)。
演算机(The Algorithm)可以逆转整个世界。
信条组织会清理、善后由于任务导致的“附带痕迹”。
逆转子弹停留处的破损痕迹会在逆转演化发动时复原消失,但是(在非逆转参考系下)如果逆转子弹在运动过程中贯穿物体,贯穿导致的破损会出现而非消失,并且产生逆转辐射,受伤的(非逆转)人的伤口会更难恢复。
上述的这些定理和“事实”基本都比较直观,且根据影片内容可以很容易总结。这里稍微提一下第5条定律在片中有所体现的三个例子:一是影片开头TP“接住”逆转子弹时逆转子弹的弹壳会自动从较远的桌子上飞回手枪的抛壳口(在逆转参考系下,弹壳弹出时一般也不会飞到TP右后方两三米远的桌子上);二是逆转TP开的银色SAAB被撞翻后,又被Sator点燃爆炸,但是不论是在哪个时间参考系下,爆炸的火焰(烟雾)都经历了一个先扩散又收缩的过程;第三个例子,就是逆转TP(在逆转参考系下)“未来”才会在自由港产生的刀伤在他躲在集装箱回溯时间的过程中就开始逐渐产生。
在总结了上面这些推演的基本元素之后,我们回头再来看前面提到的那些弹坑和建筑物的“怪像”。即使没有信条组织的小队专门缝合时间逆转交接处,根据第5条定律,那些非逆转物体本身也可能会连续地改变自身的状态:那些弹痕可能在事发前的某段时间开始逐渐产生;而在斯塔克-12号城市原本完好无损的那座大楼,也可能是在大战前的某个时刻,下半部分逐渐产生裂痕,然后坍塌。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逆转参考系下以上提到这些“弥合过程”都是熵增的转变过程,符合第2条“事实”。
其实如果有朋友比较眼尖的话会发现,在TP第一次到达自由港的那个仓库时,有一个特写镜头显示玻璃窗上的一个弹孔裂痕依旧在慢慢扩大,说明就在逆转TP出现前的几秒内,它还在慢慢过渡到即将发生逆转演化的状态。
上面这个比较详细的例子其实就是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利用这几个基本定理和事实来解释剧中一些看似很难理解的疑点。下面列了几个我在观影后曾经想到但最终用上面的方法解决的“疑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抱歉搞得像练习题一样,笑哭):
逆转TP跟非逆转TP打完后胳膊上的伤口发生了什么变化?
Neil是被逆转子弹还是非逆转子弹射杀的?子弹的路径是如何?
逆转TP去追Sator时开的银色SAAB是逆转的还是非逆转的?
解释完了影片的核心设定和相关剧情疑点后,我们来看剧中的人物。《信条》虽然整部影片的主线很长,但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角色只有六个人:TP,Kat,Sator,Neil ,Priya和Ives,而其中Ives和Priya主要还是起了“工具人”的作用,因此实际的主要人物只有四个人。
Kat是渴望自由但同时视自己孩子为一切的母亲;Sator是“自已得不到就谁也别想得到”的残暴控制狂;而Neil的“结局”更是让一些观众认为他是隐藏男主角;唯独身为主角的TP似乎并没有什么特点。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诺兰设计这个看似“扁平”的主角跟他对于整部电影的定位和故事的基调有很大关系。
首先,这个看起来更“扁平”的特工其实是一个更“真实”的特工。目前全世界最知名特工(谍战)电影系列有《碟中谍》、《007》、《谍影重重》以及资历比较“浅”的《王牌特工》(《黑衣人》系列已经属于科幻喜剧的范畴了)。但是虽然这些电影依旧标榜特工电影,影片中的特工角色其实已经大大地脱离了现实中的特工形象。与其说他们还是特工,到不如说他们已经是名为“特工”的超级英雄——不论是电影中天马行空的特工装备,还是超越常人的身体素质,亦或是爱恨分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必不可少的复仇和爱情元素,都在不断继续“提升”原本已如偶像的特工形象。就连相对来说最具现实感的《谍影重重》系列,也有刻意展现主角Jason Bourne“超人般”的体力与智力,并为之引入了“收获计划”这样的科幻设定。
一方面,特工和超级英雄的传统形象的确本来就有一定的重叠,但在MCU的模式成功之后,这两种电影类别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我们看到了更多试图融合特工元素超级英雄电影(《美国队长》系列),以及更加“超级英雄”的特工电影(《碟中谍》系列)。“特工”不再是这些影视作品中主角的第一属性,而是展现“超级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手段。如果这些主角不是身着西服脚穿皮鞋,而是换一身风格鲜明的连体制服,电影也不会有什么违和感。
但诺兰显然并不想要这样的特工。《信条》一开场,诺兰就通过快速剪辑的剧院劫持案件,展现了一个他眼中真实的特工执行卧底行动:既没有奇思妙想的随机应变,也没有单枪匹马的横冲直撞,更没有花样繁多的科技装备;有的却是速战速决的执行风格,井然有序的分工配合,和严格遵守的“标准行动程序”。
而当TP擅自决定折返去拆除炸弹、保全剧院观众的生命后,他的“结局”不是急中生智的脱逃,而是撤退失败后不断的拷问与折磨,最终只能自我了断。诺兰的特工不是什么力挽狂澜的超级英雄,而不过是另一个必须服从组织的“特种”士兵。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一旦你接受了这种诺兰镜头下真实的“特工人格”,而非期待于“风格鲜明”的英雄个性和“独具特色”的起源故事,你反而会留意到这个平时严肃死板TP,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细腻情绪: TP在影片开头吃了假的自杀药丸苏醒后,得知即便自己没有招供,卧底小队成员还是由于不明原因被歼灭,无奈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返回自由港和Neil成功逆转Kat后,TP高兴地和Neil击掌;在临行前和Kat道别时,PT交给她用于求助的电话,并说出了那句简单却又充满力量的词语:“后代”;以及最后大战结束和Neil分别时,TP偶然得知Neil的“过去与未来”后眼眶再次湿润……
《信条》不是没有对主角的人物刻画和情感描写,只是这些描写是含蓄的。TP也许是一个“没有表情”的特工,但在那具“特工面具”之下,你能看到一个外冷内热、珍视情谊的内心。在我印象中,上一次带给我来类似感觉的“特工”电影,还要追溯到2017年的《银翼杀手2049》。
有趣的是,不同于《银翼杀手2049》中的K,直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不是”The One;《信条》中的TP,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就是整个信条行动的The Protagonist。但《银翼杀手2049》和《信条》共同点在于,导演想要讲述的不是关于主角的故事,而是关于围绕主角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故事。诺兰在采访中明确说过《信条》是一个谍战电影,而他也希望通过《信条》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惊喜[5]。因此也许在他看来,打造一部颠覆性的谍战电影,并不一定得是一个烘托主角魅力的“特工传记”,也可以是一个专注任务主线的“特工故事”。
一个原本遵守“标准行动程序”的特工,在遇见了一位坚强的母亲后,决定为她“违背”上级的命令;一名原本失去了队友的战士,在和“碰巧”合作的“CIA特工”一同拯救了世界后,才发现他是自己还没来得及熟悉的挚友;一枚不被组织看重的棋子,用自己的决心和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整个组织的“Inception”;以及,一个经历了整个事件的The Protagonist,终于理解了“What's happened is happened”的真正含义。
所有涉及时间穿越的故事都避不开“宿命论”的议题,而《信条》也不例外。剧中首次关于“宿命”的讨论发生在Neil给TP解释有关时间穿越的经典悖论:祖父悖论。Neil给出的解释是:悖论没有答案,只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对于当时还习惯于单向因果思维模式的TP,宿命论似乎是非常直觉化的解释。同时Neil也有提到类似现实中物理学家Hugh Everett III提出的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简称MWI[6])的平行宇宙理论;以及在未来人看来,即使破釜沉舟也有一线生机的极端解读。
但不论以上哪种解释离时间穿越的“真相”更接近,不变的是“发生了的即是已经发生的”。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这句话之所以永远正确,是因为它是一句恒真式:你如果定义一件事是“发生的”,那么它当然是“发生的”。但这句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话,却并不是无意义的“废话”。
由于影片中时间逆转的设定,让剧中人物可以“一窥”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成“知悉的‘未来’终会发生”。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宿命论就是《信条》的终极答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留意另外一句反复在影片里出现的话:“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如果说第一句话是诺兰这部电影核心思想的“谜语”,那么这第二句话就是解读这个谜语的提示。
由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时间流向是线性单向的,所以“状况”(即行动前的条件、状态等一切信息)、“行动”与“结果”的次序也是单向的(以下讨论仅局限宏观尺度,不考虑一些具有非局域性的量子尺度)。在行动之前,你先经历状况“出现”的时间点,此时只要你可以获得有关状况的有效情报,你就可以根据该情报考虑可以采取的行动,并预测可能导致的结果。在这之后如果你可以实施你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你的意志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结果(如果你相信在现实生活中自由意志存在[7])。如果你能获得关于状况的全部情报,且行动不受限制(即“绝对的自由意志”),那么你就可以精准取得状况允许的“最佳”结果。
但是,《信条》中逆转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个物体某个时刻t的状态,可能同时“取决”于一前一后两个时间点(t1<t<t2)上的“状况”(见第4条定律),即使当事人在经历t1时可以获取t1状况的所有情报,ta依旧还缺少来自t2状况的情报,因此他对于导致t时物体状态的原因的理解只是管中窥豹。
这个“问题”在影片中体现最明显的两个例子就是自由港TP和逆转TP的打斗,以及他在高速公路偷取演算机部件时遭遇的Sator半路截胡。当我们以逆行视角跟随主角补全来自所有t2时间点上的“状况”时,我们的确会产生一切仿佛命中决定的感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我们跟随TP第一次正向经历这些场景的时候,他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的,而在他逆行时由于周围的世界相对他来说是逆转的,导致t1时获取的情报无法直接和t2时获取的情报即时、自然地整合起来,因而让他依旧很难在t时刻发生“之前”理解所有的信息。
最典型的例子就在于他第一次逆转时原本是想阻止Sator,最终才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折返,演算机部件被“拱手相让”。
身处上帝视角的我们(观众),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逐渐掌握理解“过去”和“未来”两个时间点的全部信息,自然会产生片中人物成为提线木偶的感觉,但如果站在片中人物的角度,不论是在t1还是t2,他们都在依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与其说这是时间穿越导致的意志缺失,不如说是世间常情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置身于这个时间正逆交错的“庐山”之中,Neil才在TP要救Kat时劝他着眼于“此时此刻”的努力—— 发生了的即是已经发生的,但我们永远应该在当下竭尽全力。
有人可能会说,上面的情况只讨论了一个人自己单独收集情报并采取行动的情况,如果有一个团队分成两波,各自在相反时间线上行动,然后交换情报,不就可以在行动前同时获取t1和t2的情报了吗?理想情况下,这的确是万无一失的做法,但实际上,我们对于目标状况的了解和理解程度,总是取决于我们获取情报的能力。我们该如何确保我们认为的“真相”就是客观的“真相”? 正是这种信息上的偏差,甚至仅仅是“存在偏差”的可能性,成为了《信条》角色“自由意志”的另一个体现。
正是因为不敢以整个世界的命运作为试验的筹码,因此即使“发生了的即是已经发生的”,Neil也不愿提前告诉TP当初他们在自由港遇见的“敌人”其实就是来自未来的逆转TP。正是因为不清楚世界还未毁灭的原因是Sator没有自杀还是信条组织成功偷走了演算机,因此他们仍有反击的机会,也正是因为Sator以为的毁灭世界成功不一定代表着真正的世界毁灭成功,因此他们才可以制定出表面让爆炸成功,暗地里偷取演算机的作战方案(爆炸一瞬间的“事实”决定了世界的真正命运,正如Kat在片尾拨打电话的“事实”决定了她会被TP救下)。 发生了的即是已经发生的,但不一定是我们以为发生的。
当然,即使我前面提到了那么多《信条》中“自由意志”存在的佐证,我们最终还是绕不开Neil的死。
TP在看到Neil背包上那条熟悉坠链的一瞬间,就已经获得了那名为他“死而复生”、“雪中送炭”的逆转队友身份的全部信息。但已经意识到“发生了的即是已经发生的”TP,也只能强忍着眼角的湿润,默默地目送这位刚刚认识,就要永远道别的“多年挚友”;而没有被任何人告知“真相”的Neil,也仿佛是意识到什么似的,在临行前留下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
发生了的即是已经发生的,这是对整个世界运作的信念,而不是袖手旁观的借口。
这句话的确是Neil坦然面对宿命的觉悟,也是所有为这场秘密战争奉献的信条组织成员的信条。他们是即使承受热浪的炙热也愿意赴汤蹈火的伙伴;也是即使深知未来的渺茫却依旧奋不顾身的勇士。
是的,如果单看这最后的一句话,诺兰的《信条》最终似乎还是回到了带有浓重悲观主义色彩的宿命论。但是我认为,如果结合上面总结的两条结论,诺兰真正想表达的“信条”其实是:改变的力量,既不是出于对未来的确信,也不是源自对过去的依赖,而是基于此时此刻的决意与行动。
我们总是愿意将向死而生的精神套用在悲剧的失败或牺牲上,但那些最终作出改变和逆转的“成功者”,又何尝不具有同样的精神呢?当我们作为局外人复盘这些“成功”时,总是去关注背后的客观原因,就如同观看《信条》之后,觉得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但在那些当事人执行和抉择时,由于信息的局限,黎明前的黑夜在他们眼中,何尝不是无边无际的深渊?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坚守心中的决意,毅然“赴死”。而这份拥抱失败的勇气,最终却“改变了未来”。
当我们过于依赖对于事实因果的绝对掌控,就会忽视促使改变发生的那个源动力。正如《信条》正片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枚没有引爆的炸弹,那是一场没人知道的危机,但那枚炸弹拥有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证据也许可以解释改变,但唯有信条可以产生改变。
在这篇影评的开头我说了,因为这部电影的复杂性,我认为需要首先理解这部影片,而后才能给予比较合理的评价。而随着二刷、三刷后对于剧中台词和细节的的越发留意,我也意识到《信条》确实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而整部电影的代入感和冲击力也随着不断循环的影片配乐逐渐深入我心。
首先我需要表明,综合视效、配乐、剧本、题材,我现在最喜欢的诺兰原创题材电影依旧是《盗梦空间》。电影是一门权衡的艺术,剑走偏锋有其风险,试图均衡也可能沦为平庸,但我认为《盗梦空间》是罕见的、既有奇思又足够均衡的作品。诺兰之所以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就在于他对影片进行了“解构再重组”的操作:把《盗梦空间》的画面和剧情切分开来,再通过“时间流速伸缩”的设计,将不同层的梦境和不同类型的动作场景结合起来。于是,最终完成的影片不仅故事上层层相扣,画面上也花样繁多。
这次的《信条》,诺兰再次采用了“解构再重组”的手法。但他不再是将画面和剧情分开,而是将谍战片和穿越片这两个流派的进行了彻底的“粉碎”,再通过“正逆同在”的拍摄手法将它们缝合起来。于是,每一个原本惊险刺激的动作场景,都由于“逆转物体”的引入同时变得新奇反常。最终,《信条》不仅“结构”复杂度比《盗梦空间》还要高很多,而且还保持了整个故事的外在与内在相统一。
但不论《信条》的故事多么自洽,这个“穿针引线”的手法对于观影体验显然是一个破坏式的创新。这样的创新,究竟是一次有意义的颠覆,还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对于电影本身而言,这是一部忠于诺兰风格的《信条》,也是忠于诺兰信条的作品。但对于观众而言,理解影片不是问题,接不接受才是。
在我看来,以电影的代入感类型划分可以将电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脱离现实的影片,这类电影探索现实之外的幻想或提供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渴望,好的电影可以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想象或极度享受的体验;第二类是忠于现实的影片,这类影片的题材取材于现实生活,好的作品可以引发观众去思考影片提出的社会问题,或感悟影片传达的现实思想;第三类电影往往既有非常现实的设定和风格,又会引入“脱离”现实的元素 ,好的作品可以自成一体,并由此引发观众对于这个独特故事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这三类电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创作意图和对应的欣赏价值。不论一部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权衡,它的最终“模样”还是会不可避免趋近于三种类别中的一种。但事实是,如今电影市场上新片的种类或票房分布却是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自由市场的商品满足供需关系,而第一类电影的“服务属性”对于走进电影院的普通观众而言更有实用价值。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当你走进一个电影院或通过任何媒介观看一部电影之后,你给出的评价是否会下意识地偏向或套用评判某一类别电影的标准?而在这种“系统偏差”影响下的评价,究竟算不算对于作品本身的评价?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是否解释了商业电影越来越单一的现象呢?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symmetry
[2] https://variety.com/2020/artisans/news/christopher-nolan-tenet-sound-problems-audio-mix-1234755898
[3] https://www.reddit.com/r/tenet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ot_hole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l_BczfApI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y-worlds_interpretation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e_will
评论区
共 5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