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9年波兰第二共和国建立伊始至1945年二战结束,波兰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四次变迁。在共和国的基础上,先后为议会民主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1919-1926)、半总统制(Semi-presidential system 1926-1935)、议会总统制(Presidential system 1935-1939)以及战时总统制度(State of War Presidential system 1939-1945 又称波兰流亡政府)。
1919年2月20日,华沙瑟姆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毫无悬念的决议——将毕苏斯基委任为国家元首,同时通过“小宪法”(Mała Konstytucja)赋予议会立法权。1921年3月17日,众议院通过决议确立“三月宪法”,进一步落实两院议会制度,规定总统的权限职能。三月宪法是仿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设立的,是典型的多党制政府,此后波兰政坛长期存在四大主要政党和几十个次要党派。主要的执政党是左翼的波兰人民党与右翼的国家民主党。
议会设立三月宪法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防止总统权力太大,或者直白地说,是阻止毕苏斯基成为一个独裁者。宪法规定经2/3和3/5议员同意,总统才能解散众议院和参议院。总统不能使用否决权,而且总理直接听命于议会而不是总统,总统本人在战时不能担任国家总司令等等限制。因此,毕苏斯基宣布退出总统选举。“三月宪法”一直沿用到1935年,被毕苏斯基的支持者用“四月宪法”所取代,后者加强了总统的权力,加深了波兰的威权主义属性。
1919年1月,波兰右翼党派发动了针对莫拉切斯基和毕苏斯基的政变,但忠于毕苏斯基的军官阻止了他们的图谋。这是一次失败但和平的政变,无人流血。毕苏斯基无意赶尽杀绝,参与政变的大多数人官复原职,但这次政变成功迫使莫拉切夫斯基辞职。随后在毕苏斯基的支持下,左翼的帕德列夫斯基成功组阁建立临时政府,同年11月27日辞职,随后淡出政坛。
伊格纳齐·杨·帕德列夫斯基是一位早年移居美国的音乐天才,也是杰出的爱国者、外交家和政治家。一战爆发后,帕德列夫斯基努力推动波兰复国运动,通过音乐巡演呼吁外国关注波兰问题。后来,他干脆放弃巡演,全身心投入到演讲与筹款活动中。1917年初,在帕德列夫斯基的游说和帮助下,美国总统威尔逊将恢复波兰独立纳入“十四点原则”。波兰独立后,帕德列夫斯基被任命为总理,虽然他的临时政府只维持了十个月,但却取得了非凡的政治成就,包括确立波兰的政治制度、批准《凡尔赛条约》、建立旨在保护边境少数民族的法案、重建教育体系、消除失业和饥荒等贡献。
帕德列夫斯基本人精通七国语言,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解决了与德国的边境问题,赢得了邻国的尊重。退休之后,他回到音乐界再次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演奏家。二战爆发后,年迈的帕德列夫斯基继续为了祖国的命运奔走活动,建立波兰救济基金会为祖国筹措资金。1941年6月27日,80岁的帕德列夫斯基积劳成疾,病逝于巡回音乐会的路程中。他是波兰的骄傲,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群星之一。
1919年底,利奥波德·斯库尔斯基就任波兰总理,次年6月红军反攻时,作为主战派在议会的压力下辞职。随后的格拉布斯基短暂就任总理一个月也宣告辞职,接手烂摊子的是“皮雅斯特党”党魁温森蒂·维托斯(Wincenty Witos)。维托斯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创建者之一,也是除毕苏斯基和德莫夫斯基外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从1920年至1926年曾三度担任波兰总理。维托斯于7月24日走马上任后调解多个政党的关系,勉强组建了一致对外的联合政府,同时组织完成了里加和约。当红军的威胁解除之后,无休止的党派争斗又发生了,维托斯在1921年9月13日辞职。
1922年12月11日,无明显党派倾向的加布里埃尔·纳鲁托维奇(Gabriel Narutowicz)当选第一任波兰总统。因为左翼人民党在选举中对他的支持,纳鲁托维奇被波兰右翼团体视为眼中钉。12月14日,毕苏斯基在贝尔维德宫将他的元首大权移交给纳鲁托维奇,新总统被给予厚望。但在12月16日,纳鲁托维奇上任仅仅五天时,这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工程专家就被右翼分子公然刺杀了。刺杀事件震动波兰政坛,尤其对毕苏斯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前,毕苏斯基相信民主议会制度是波兰的有效选择,准备退出政坛投身军队。之后,毕苏斯基必须重新思索自己的政途与波兰的前景,他开始倾向独裁政治。但经过考量,毕苏斯基还是决意退出政坛和军界,从1923年6月9日到7月2日,他辞去了最高军权和其他职务。在离职演讲中,这位军人出身的铁汉痛斥了波兰政坛混乱无序的党派政治,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的失望。之后,毕苏斯基搬到了华沙附近的苏莱霍维克庄园内专心写作。但是没有人真正认为波兰国父会丧失他的政治威望和强大影响力,毕苏斯基在家中密切关注波兰政坛的一举一动。他的“隐退”更像是表达对糟糕政局的抗议和不满,无需多久,元帅将取回波兰的最高权力。
1922年12月22日,毕苏斯基的另一位朋友斯坦尼斯瓦夫·沃西乔夫斯基(Stanisław Wojciechowski)在皮雅斯特党的支持下当选第二位波兰总统,他的任期延续到了1926年。1923年5月18日,维托斯就职波兰总理,皮雅斯特党与波兰基督教民主联盟合作,成立联合政府。维托斯的保守政策没能拯救糟糕的局势,包括通货膨胀、工资下降、生产崩溃和无休止的罢工。毕苏斯基辞职后对政府的猛烈批评让左翼反对派士气大增,一些毕苏斯基的盟友和支持者踢破了毕苏斯基家的门槛,期望他能返回政坛重整朝纲。很快,以毕苏斯基嫡系军官和一些左翼政治家为核心,成立了新的政治集团,随时准备协助毕苏斯基夺回权力。毕苏斯基原本不同意他的支持者也开始结党,但议会政治的混乱无能更让他感到反感。1925年,毕苏斯基终于无法忍受无能的维托斯政府造成的一塌糊涂的国计民生和政治乱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维托斯辞职。
毕苏斯基曾深信波兰的政治动荡会随着和平到来而终止,他也很快让出了权力。但波兰的议会民主制度浪费了宝贵的六年时间,换来的只是更加糟糕的政治局面。毕苏斯基辞职后的时间里,波兰政治持续动荡。格拉布斯基政府、斯科林斯基政府和维托斯政府轮流执政,但没有一个人能解决经济问题。在议会里,几十个政党针锋相对,为了他们不同的意识形态互相攻击,党同伐异。结果就是政府长期以来难以推出并执行任何一个建设性政策,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导致古代波立联邦衰亡的剧烈内耗。民众很快对这些政客产生厌恶,所有主要政治人物的威望都受到极大挫折,但毕苏斯基因为远离政治纷争,反而赢得了极大声誉。驱使毕苏斯基决心发动政变的另一大原因是当时欧洲持续恶化的外交态势,波兰的边境已不再安全。
1926年5月10日,毕苏斯基接受采访时承诺要让波兰政治恢复“健康”(sanation 音译为萨纳奇)。维托斯政府不愿坐以待毙,他们在5月11日宣布华沙戒严。5月12日,毕苏斯基的部队占领了维斯瓦河上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大桥,当天下午17:00,毕苏斯基与沃西乔夫斯基总统在桥上谈判。毕苏斯基不希望造成流血冲突,要求维托斯内阁下野,总统希望毕苏斯基停止政变,双方陷入僵持,但谁都不愿动手。5月14日,波兰左翼党派声援毕苏斯基,宣布全国铁路罢工。当天晚些时候,经过反复斟酌,为避免内战爆发,维托斯总理与沃西乔夫斯基总统宣布辞职。在这场政变引起的混乱中,一共有215名士兵和164位平民丧生,近千人受伤。从1926年至1939年,波兰进入萨纳齐政府时期。
萨纳齐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议会的权力,国家大权被攥在“与政府合作的无党派联盟”(Nonpartisan Bloc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简称BBWR)手中,这是一支创建于1927年,绝对忠诚于毕苏斯基的政治力量,也是直到二战前萨纳齐政府的主要执政党。
BBWR是个中等偏右的党派联盟,它有四个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对毕苏斯基的无条件忠诚、批评其他政党、增强总统权力、团结社会所有阶层。早在5月31日,毕苏斯基就以绝对的优势被议会选为总统,但他仍然拒绝任职,因为总统的权力在宪法改革之前仍然很小。第二轮投票时,毕苏斯基的另一位老友伊格纳齐·莫希齐茨基(Ignacy Mościcki)就任波兰总统,毕苏斯基接受了国防部长的职位。1926年8月2日,BBWR成功实施宪法修正案,极大地削弱了议会权力。1929年10月30日,下议院举行议会。支持毕苏斯基的军官云集于此,因此下议院议长达申斯基拒绝开始会议。毕苏斯基风风火火地赶到质问其原因,达申斯基表示不会在毕苏斯基的武力威胁下展开议会,双方不欢而散。毕苏斯基对议会的批评转变成抨击和谩骂,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议会制度的厌恶,1930年8月29日,总统莫希齐茨基下令解散议会。
政治上的反对派依然存在,毕苏斯基对他们实施了毫不留情地铁腕打击。1931年11月,大批中左翼政治家和活动家被关押在布列斯特要塞中,大多数人都受到了审讯,部分人还受到刑讯。布列斯特要塞对政治犯的审判持续到1932年1月,史称布列斯特审判(Brest trials)。主要的政治犯有11人,萨纳齐政府给了10个人两种选择——要么出国移民,要么服刑。其中5人移民,5人服刑,刑期最短的1.5年,最长的3年,其中1人无罪释放。但是没过几年,“移民”的政治犯就回到了波兰,服刑的几个人也都获得减免刑期。
1934年6月15日,波兰内政部长布罗尼斯瓦夫·皮拉茨基被乌克兰极端组织刺杀。莫希齐茨基总统一怒之下下令建造贝雷扎·卡特斯卡集中营(Bereza Kartuska detention camp)。这里主要关押着共产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乌克兰种族主义者、国家民主党等反对党人员。在5年的运营时间里,有约3,000~10,000人入狱,大部分都遭受了不同程度地折磨,有10~20人死于集中营,半数死在医院里,还有一个人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1939年1月20日,一个普通囚犯的待遇报告来看。集中营每位囚犯每天的食物成本约为50兹罗提,包括咖啡、糖、面包、干酪、饺子、面粉、土豆、猪油、盐、洋葱以及大麦。布列斯特审判和贝雷扎集中营是波兰萨纳齐政府时期最残酷的政治迫害,堪称波兰版“大清洗”。这也是波兰遭到当时苏联抨击为“法西斯政府”的有力论据,毕苏斯基为此也受到不少媒体杂志的批评,但这些机构仍被允许继续运营。
毕苏斯基领导的萨纳齐政府是一个具备法西斯主义部分特征的世俗威权政府。虽然政府确实动员群众支持政权,但国民生活的大部分区域都处于它的直接控制之外,包括反对派政党、工会、各界组织、经济部门和宗教派别。
毕苏斯基最后的政治生涯致力于将议会制变成更加中央集权的总统制,但他却反对极权主义。遵照毕苏斯基的意志,萨纳齐政权反对民族主义。毕苏斯基用“国家同化”方针取代了“民族同化”政策,实际上就是在毕苏斯基当政时期,波兰的少数民族受到了相对良好的公民待遇,民族矛盾被弱化,这与他的“联邦情怀”脱不开关系。到1935年4月,显著加强总统权力的“四月宪法”出台,但此时毕苏斯基深受肝癌和中风折磨多时,面孔消瘦、心力憔悴。1935年5月11日,四月宪法公布一年后,毕苏斯基病逝。
毕苏斯基去世后,波兰进行全国哀悼,毕苏斯基的棺椁和遗体安葬在瓦维尔教堂的地下室内,与波兰历代先王并列。但他的心脏被葬在立陶宛维尔纽斯,毕苏斯基家族墓地中,这表示了他既是波兰人又是立陶宛人的心态。在毕苏斯基丧葬期间,波兰社会各界终于暂时放下政治斗争,为波兰国父哀悼。除了波共大肆抨击毕苏斯基是法西斯之外,即便是最针锋相对的反对派也表达了由衷地慰问。
因为毕苏斯基的族裔宽容政策,波兰少数民族群体对他的去世尤为悲痛。因为毕苏斯基的宗教宽容政策,东正教、新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组织同样表示深切哀悼。数十位国际大国元首抵达波兰参加葬礼,包括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意大利国王伊曼纽尔三世、法国总理阿尔伯特·勒布朗和总统皮埃尔·埃蒂安·弗兰丁、英王乔治五世、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和裕仁天皇。希特勒还在柏林制作了一个覆盖波兰国旗的空棺表示哀悼,然而这不过是他的又一次政治作秀。后来,在波兰人民共和国时代,毕苏斯基遭到当局的种种污蔑,但在“去斯大林化”之后,毕苏斯基的声誉逐渐得到恢复。苏联解体之后,波兰爱国主义高涨,毕苏斯基被公认为无可置疑的伟大民族英雄。
波兰的父亲走了,这个新生的国家必须独自面对凶险莫测的未来。
毕苏斯基最后十年是典型的强人政治,维系政府运转的不是法律法规,而是他个人的超凡魅力。也正因为这一点,毕苏斯基去世后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担当他的政治继承人,所以波兰萨纳齐政府的结构在众人的争权夺利中迅速瓦解,又回到了之前的议会政治时代。毕苏斯基去世后,他的爱将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继任波兰总司令。希米格维在波兰的地位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也热衷于将自己定位成毕苏斯基的接班人。但希米格维无力掌控局势,以国家民主党为首的右翼势力卷土重来。希米格维经常与温和派的莫希齐茨基总统发生政治对立,尽管后来双方和解,但波兰政局还是分裂为“总统集团”与“元帅集团”。随着波兰政治愈加保守和排外,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少数民族开始受到歧视和迫害,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学校和教堂被关闭,当局开始有意识同化国内的乌克兰人。
但谁都不知道,那场席卷全人类的浩劫已经进入倒计时,那只被绥靖政策和种族主义哺育的凶兽已经蠢蠢欲动。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