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H·R·吉格,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Zdzisław Beksiński)可能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如果你喜欢听重金属、嗜好恐怖片,早年混迹于百度贴吧并热衷浏览各种半真半假的鬼怪小故事,那么贝克辛斯基的画作,你一定会感觉有些“熟悉”。
贝克辛斯基一生的画作都与死亡、毁灭和衰败绑定在一起,或者更简单的说,就是“地狱”或末世风景。
与画作一同被人们痴迷解读的,是他与家人如同《艾迪芬奇》家族一般所遭受的离奇不幸:1998年,贝克辛斯基妻子因癌症离世,一年以后的圣诞夜,他的儿子被发现于家中自杀身亡(汤玛斯·贝克辛斯基是当地知名音乐记者、电台主播和电影译者)。此后数年,贝克辛斯基一直在悲痛中度过。
2005年2月21日,贝克辛斯基的尸体在家中被人发现,他的身上有17处被刺伤的伤口。不久后,警方逮捕了年仅16岁、和年仅19岁的两位犯罪嫌疑人,后者是贝克辛斯基朋友的儿子,因一桩小事而蓄意报复,致使画家身中数刀而亡。
贝克辛斯基一生所留采访甚少,目的是为了保持作品的神秘性。这和他多年以来的做派也多少有些一致性:
不给自己的任何作品命名,拒绝各种层面的解读和隐喻的干扰;不去自己的画展现场,因为“画廊里的灯光无论如何也不能复刻出我作画时的光线”;被评论家与宗教人士视为异端分子,贝克辛斯基却称自己的画作是“执行死刑前送给囚犯的一壶美酒”,“我只是想让我们所有人一起坐在这片虚拟的风景中,看看远处。”
我一直很喜欢贝克辛斯基画作中那种“慢慢消失”的感觉,它们其实并不恐怖,而是一种事物在衰败中相互连结,在连结中逐渐消失的状态。
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1929年出生于波兰东南部的小镇萨诺克,在一战的余烬和二战的炮火中长大,目之所及皆是道路两旁的坍塌房屋和成堆的废弃军备。
二战过后,贝克辛斯基遵从家人的建议,前往克拉科夫的工业大学学习建筑设计,但显然,这份学业并没有激起他太大兴趣。毕业后他留在了当地的一所建筑工地当监工,也是那几年开始,贝克辛斯基尝试以自己的方式摄影、作画,和做雕刻——所用的灰泥、金属、电线等材料,全是从工地带回来的。
工地生活结束后,贝克辛斯基于五十年代回到家乡,与萨尔达成婚,在一家由祖父创立的小公司里设计公交和大巴(后来他确实也画过腐坏的巴士车)。这一时期,他的摄影作品较多,一些鲜明的意向:破碎的面孔、充满褶皱的皮肤、被捆绑和被虐待的身体,也都在他日后的画作中反复出现。
波兰当时流行现实感强烈的“straight photography”,贝克辛斯基的照片自然不在受追捧的范围之内。六十年代开始,他主攻绘画,并于1964年在华沙举办第一场画展,所绘的作品均顺利售出;这场画展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的青睐,但画画的人却不会在乎。借助当时盛行于西方国家的“神秘主义”之风,贝克辛斯基也研究了一些来自东方的神秘教义,它们与各式各样的宗教符号混合在一起,在“没有宗教信仰”的画家本人的笔下,诞生出一个个难以被观看者解读的场景。
贝克辛斯基的很多作品充满了虐待/受虐倾向,人物的嘴部、面部被缝合,异样的肢体是他永恒的绘画主题:
褶皱的皮肤、锈迹斑斑的建筑,被风干后露出纤细骨骼的奇特生物,都是他特别喜欢描绘的情景。
贝克辛斯基的作品常被描述为“空想”或“超现实”,但其实他的笔法十分写实,正如画家本人所言:“我希望把作品画得像是在梦境中摄影一般”。
同样,他的末日世界荒凉、破败,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并不会觉得战栗或绝望,在一些画作中,你甚至能感受到一丝世界尽头的光亮与温暖:
另外我也非常喜欢他描绘血液的方式,贝克辛斯基似乎总是在用一种类似于“线团”的方式来展示“鲜血”:
《Scorn》的预告和演示中其实有很多的场景也描绘了这样的“血液”:
而且我一直非常一厢情愿地认为,《猩红山峰》中鬼魂的设计↓,也借鉴了一些相同的元素!
晚年的贝克辛斯基画风更加简洁、抽象,家庭电脑开始普及后,数位影像与摄影结合的方式,成为了他的新创作方向。
2005年2月21日,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在家中遇害。
2012年,一座由众多艺术家参与制作的“T型”十字架在美国的莫哈韦沙漠中拔地而起,以纪念这位波兰艺术家一生所做的传奇作品。
另外,2016年有一部根据贝克辛斯基晚年生活改编的剧情片《最后的家庭》上映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查看~
评论区
共 5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