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行者,请检查飞船后视镜和核动阀门,调整电台音乐频率。前方即将降落于土星野餐旅馆: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
「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一个写作团体,由一些玩家和游戏作者共同成立。我们希望一起做一些硬核又有趣的事儿。在疯狂的宇宙里,希望有片刻能打动你——每一位旅行者。
“每部电影都是一部纪录片。”——比尔·尼克尔斯
不管我采用了什么题材,其实讲的都是宗教题材。只不过他们的救赎发生在大街上,而不是教堂里。——马丁·斯科塞斯
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我倒不是怕死,只是死到临头,我不愿在场。——伍迪·艾伦
“每天待在这里,会把这里当成全世界,会相信事情一成不变。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多了。”——《天堂电影院》
“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仅仅童年如此?” 、 “总是如此。”——《这个杀手不太冷》
以下内容皆为全息玫瑰碎片成员集体创作,我们正在探索更多的“集体创作”形式
《寄生虫》——奉俊昊
《悲惨世界》——拉吉·利
《第九区》——尼尔·布洛姆坎普
《蒲公英》——伊丹十三
《婚姻故事》——诺亚·鲍姆巴赫
《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兹·鲁赫曼
2020年,曾执导过《杀人回忆》、《雪国列车》等作品的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终于凭借剧情片《寄生虫》捧得奥斯卡小金人,包括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与最佳原创剧本等重磅奖项。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因为获奖,更是因为电影的主题与剧情——有关于阶层矛盾、底层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人性的考量与审视。
故事看似十分简单:生活在街边地下室的一家四口,游手好闲,皆是社会的边缘人。机缘巧合之下,长子金基宇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中,担任其子的家庭教师。贪婪、不择手段的一家人以此为契机,在欲望与谎言中愤恨地入侵、蚕食着社长的家。两个千差万别的家庭以错位的姿态交织在一起——直到真相来临。故事跌宕起伏,由细节处见波澜。
电影中,这样的书写与主题其实并不鲜见。观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想起了贾樟柯的《小武》、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甚至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同样是底层人的希望与挣扎、现代社会错位般的生活状况。除了同情与怜悯之外,更多的是思考与谅解。
这一次,奉俊昊在它的故事中扮演了冷酷、凶暴的命运之神。阶层矛盾、贫富差距、善与恶的界限、社会问题……他将这一切都推上了极端。矛盾与冲突交织了整场电影,部分情节和演出反而更像是一出戏剧,而非电影。
电影讨论的诸多问题中,最让我深思的部分,来自于基宇母亲的一句对白。
她坐在凭借谎言与阴谋得以享受的大别墅里说:“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
《漫长的告别》中也有一句话,“你不能指望生活质量极低的人,品德高尚。”
我想了很久,但这两句话,我都不认可。我甚至一点儿也不怜悯他们一家人。我尊重一个人,只渴望看到他是否善良、正直、勤奋又勇敢,仅此而已。
有人说,他们没有选择;可我不觉得,他们的选择确实十分有限,但绝非仅此一个。
《寄生虫》的悲剧,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必然性就是他们生活十分艰难的状态和环境;偶然性就是突然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而他们选择铤而走险。所以,他们的悲剧并不是完全注定、宿命式的、无望的。并不是百分之百由阶层固化、贫富差距的社会造就的。
若说给予这些弱势群体重视和帮助,也只能从“必然性”即社会环境进行改善,而这是长期性的始终需要坚持的事业。归根结底,真正铸就这种悲剧的,不是亟待改善的穷人的贫穷本身,而是穷人们的自甘堕落与道德底线的缺失。前者可他救,后者只能自律。
21世纪20年代,我并不相信人穷必定志短。与其说《寄生虫》是一部有关社会结构的电影,毋宁说是一部关于底层人民如何面对选择的价值观电影。
“朋友们,请记住。 世上本来没有坏庄稼,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
——维克多 雨果《悲惨世界》
只有结尾这一段文字和影片背景与名著《悲惨世界》有着零星联系、整体故事却丝毫不与原著相关的这么一部现代题材影片,在2019年给我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于2018年法国夺得世界杯后,位于巴黎的93省街区发生的一场警民冲突。不同于其他电影使用分外妖娆的滤镜来渲染游行庆典,新人导演拉吉·利以十分晦暗无光的黄灰色调,辅以冷静低潮的Ambient背景配乐,以旁观者的角度窥视着这个陷入疯狂的社会;本应是欢天喜地的举国同庆时刻,观众体验到的却是好似黄沙漫天般“粉饰太平”的气息,这样的差异感令人寒毛直竖。当观众的视角随着导演的镜头定格在这一事件上时,竟一时间分不清到底是“游行庆典”还是“游行示威”,导演花费三分四十秒的时间模糊着这一界限,为影片打好了完美的铺陈。
观众随着新人警探斯蒂凡的视角逐步深入法国巴黎底层的阴暗角落,警方、黑帮、宗教派、孩子们等等不同的势力在暗中巴结争斗,多方势力的关系层层叠叠,一环扣着一环,逐渐形成了微妙的社会平衡。不过,当一件事发生后,这种平衡带来的连锁反应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把第一件事推向下一件事,最后压垮整个骆驼,整个社会。如此这般链条式的社会关系,映射着法国早已畸形的社会顽疾,底层人民为了求存而不得不如此行动的无奈。
当夕阳西下,疲惫的人们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中,成为平凡的、普通的、来源于这个社会的一粒沙尘,就好似这一切都未曾发生。有的人耐心地照顾着自己的亲人、有的人训斥管教着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在餐厅中默默忏悔、有的人面对母亲抱头痛哭。而正是这些零碎的私人视角,为我们传达了真实且有力的人性二字。
悲惨的是,人性终究无力拯救这个已然断壁残垣的社会。暴力、痛苦、惨叫。一切使人坐立不安的元素充斥在最后的楼梯间场景之中。三个警察不断躲避着孩子们四处袭来的烟雾弹,此时的执法者已然成为被猎杀的对象。直到影片最后,小男孩伊萨站在阶梯之上手持燃烧瓶,对整个已然退化为“弱肉强食”的“动物社会”发出了不公的怒吼。
导演借助名著《悲惨世界》所要传达的信息,不是原本人性的善会与这世间的恶作永恒的对抗,而完完全全的是字面意义上的——畸形社会不断传递下去的恶——所形成的悲惨世界。在导演看来,在雨果写成《悲惨世界》的一百多年后的法国,仍旧是病入膏肓,没有得到一丝救赎的。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2018年法国夺得世界杯后不到半年,从喜悦中惊醒的人们再次涌上街头,因抗议政府加征燃油税而引发了巴黎五十年以来最大的“黄背心运动”。从“游行庆典”到“游行示威”,这一切真实到让人发笑,这一切真实到让人痛苦。
直到最后,导演为小男孩伊萨与主角斯蒂凡的对峙留下了开放式结局。在第一次观影后,我急于知道伊萨是否向警察们丢了燃烧瓶,抑或是主角斯蒂凡向伊萨开了枪。但仔细思考过后我才慢慢发现,这样的矛盾是是无法被解决的。阶级制度、宗教信仰、种族歧视、司法腐败等等一长串腐烂至深的问题串联勾结在一起,形成法国社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粉饰太平之假象。伊萨丢了燃烧瓶又如何?斯蒂凡开枪了又如何?这些问题终归像浪潮一般一波退去,一波再起。
这是一部完完全全关于吃食的电影,纯粹到你可以认为,除了吃食以外的内容,都不应该存在在这部电影里。
近年来,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国内成为一股潮流,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被接连引进:温暖无声如深夜食堂,深沉幽默如侠饭,纯粹简单如孤独的美食家,还有像和歌子酒这类融和了不少其他元素的吃播剧。吃饭,或者就是饮食吧,是日本文化中一个完全无法被忽略掉的部分,甚至在描述一部监狱生活的片子《刑务所之中》里,也有大段的剧情是吃饭,饭桌上聊天,或者几位主角在一起想着过年该吃什么。有太多的思绪,太多的感情,大多是真心的,是在饭桌上静静地流露出来的。就像《孤独的美食家》的那句著名的开头旁白:“不被任何人打扰,无所顾忌的吃东西,这样的行为是孤傲的,也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好的治愈。”
而《蒲公英》这部“完完全全是吃食”的电影却完全不同,“吃”的行为,它本身自在的内涵被剖开,暴露在外,淋漓尽致,在《蒲公英》里,有各种层次,各种风格,各种姿态,各类人生的吃,无论卑劣或者高尚,生存或是死亡……其实人这一生,简化下来,除了无谓的吃就是无梦的睡,无梦的睡是死的样品(钱钟书),而无谓的吃便是生的映照。
故事从大雨中的货车上,枪为开车的黑郎念着小说里细腻而有些做作的大师吃面桥段开始,这一段里充满了沉默而滑稽的幽默感:如何把一碗日本最廉价的吃食吃出一种高尚的敬意呢?“尊重食物,让它们安然的浸润“汤汁”,你应该好好观察它,欣赏它的香气。吃面的时候,要同时深情的注视猪肉,它们是滋味的关键。” 结果到最后,年轻人完全不会吃面了。他疑惑地问大师:您为什么要甩三下猪肉。大师说,我只是想弄干它。
整部电影里,这样有些荒唐而让人回味的桥段数不胜数。伊丹十三对世间的各种食态嬉笑怒骂,他无情地嘲讽了装腔作势的高档餐厅,西洋礼仪培训班上虚伪的说教,白衣黑道那衣冠禽兽的作态,恶意破坏食物的无情老太……而另一边,开车的卡车司机,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们,这些与精致、美味可能毫无关系的人,都可能才是真正美食的承载者,伊丹十三给他们的镜头,和给之前那些人的完全不同:满含温情,尊重的目光里,是对生动活力的赞美。
《蒲公英》曾被称为日本式的拉面西部片,影片里处处都有《原野奇侠》、《荒野大镖客》等西部电影的元素,比如黑郎那始终不拿下的牛仔帽,和伊斯特伍德那顶是一模一样的;帮助蒲公英改造拉面店的几人也毫无交集,他们聚在一起只为了一位单亲母亲蒲公英的重生,而黑郎如此努力的帮助蒲公英的原因也是如此简单:为了一碗面。
我不想更多的剧透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里可以挖掘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很多评论家借由这部电影称伊丹十三为社会派导演,但事实上他用一碗面,一份吃食的经历拍出了人奇幻的一生:食物与人生的关系是如此奇妙啊,从出生到死亡。
想起来,我每次从学校回家,都要跑去随便哪家面馆,点一份叉烧酱油炒面,吃完这盘面才能算回一次家。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饿了,也突然想家了,顿时所有的美食都索然无味,只想去梦里吃那盘面条。
这是一部以伪纪录片形式来推动剧情的电影。主要讲的是外星人移民到地球,被人类限制在第九区生活的故事。我个人的最深感受就是来自这部电影对于种族歧视的极度讽刺,一个镜头打过第九区门口的人与外星人手牵手和平相处的雕像,接着镜头开始采访街头的人类,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大虾”的厌恶,更有极端者声称要杀光外星人。这种矛盾随着主角被感染变成“大虾”之后到达顶端。
之后我便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变成其他种族时,我们还会有我们本身作为人的权利吗?
想到这,突然想起前几个星期看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讲的是一个职员一早上起来变成一个大甲虫的故事,但这可不是一个奇妙有趣的故事。从一开始妹妹愿意养着自己,父母的同情,到后面亲人的慢慢疏远,以及妹妹眼中流露出的、轻描淡写的厌恶。甚至没人感谢主角之前一直都是一个人努力工作养全家人的,那种绝望,使那只大甲虫死去了。
第九区也有这种感觉,男主不断地给未婚妻打电话,而未婚妻却无法接受他的一切。说实话,换做是我们,我们能接受吗?当看到一只怪异的生物扑向我们,我们绝对不会认为它是在亲近我们,也许我们还会被吓得向它开枪。这是一种现实,我称为是一种可悲的现实。主角最后用着外星武器疯狂地杀着人类,我没任何感觉,甚至感觉一种释然。我想,这也许是我对于人性的一种忏悔。
“Don’t give up on me, okay? Because I haven’t given up on you, all right?”
我和男友第一次去私人影院时,刚好选片界面上就有《婚姻故事》,所幸我早在之前就看过,便拒绝了这个选项,我不是很建议刚刚坠入爱河的朋友们去看这部片子,影片太过真实,以至于美好和丑陋都是如此的真实。这可不利于营造恋爱时的心动气氛,热烈的时刻尽情享受当下的欢愉就好啦。
不过拥有长期稳定关系的朋友倒是很值得一看,这份真实会让你们的关系更加牢固,毕竟,“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相比于爱情,婚姻背负着更多的责任,甚至还要为此割舍一部分的自我,而与此同时,婚姻也会升华爱情,会给予比爱情更加丰富的羁绊与情感体验。无论如何,这不是一部让你看完之后会畏惧婚姻的影片,它只是让你认清婚姻。了解婚姻,你才能说你更懂爱情。
我之所以爱Nicole,
即便是令人尴尬的事,她也能让大家感到自在。
当别人诉说时,她总能认真倾听,有时她会因此花费太多的时间。
她是个好市民。
当遇到棘手的家庭琐事时,她总能知道该如何处理。当我犹豫不决时,她知道何时该推我一把,何时让我一个人静静。
我们的头发都是她剪。
她总是莫名其妙地泡一杯茶,却不喝。
对她来说,把袜子收好或关上柜门或洗碗都不容易,但她会为了我努力去做...
我之所以爱Charlie,
Charlie无所畏惧,他从不会因为别人的观点或任何挫折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
Charlie吃东西时总是速战速决。就像有人跟他抢似的,吃三明治时总是狼吞虎咽。
但他极其注意整洁,我要靠他才能让一切井井有条。
他很有节能意识。
他不常照镜子。
他看电影时总是会落泪。
他非常自立,他会补袜子,给自己做晚饭,熨衬衣。
他很少会有挫败感,而我却经常有。
Charlie从容地接纳我所有的情绪,他不会被我的这些情绪影响或让我因此难堪...
影片的开始是男主Charlie和女主Nicole分别回忆自己当初想要结婚的理由,这里面既有令人赞赏的品德,也有可爱的生活小习惯,既有个人的独特魅力,也有为他人付出的关怀。听他们娓娓道来那些瞬间,仿佛自己也陷入了爱情的怦然心动之中。可是自由就好像是短暂欢愉的牺牲品,时间加深了爱情褪淡的钝痛感,一点一滴的不理解不满意累积起来,最终离婚的决定令人措手不及却又似乎理所当然。
本可以好聚好散的两人,却又因为Nicole偶然结识了律师Nora开始了狼狈的权益之争,两人的矛盾冲突因为律师的参与达到了激烈的顶点,仿佛热锅倒油,撒入白糖准备给里脊肉炒糖色,焦糖迅速泛起密集的泡沫,端盘撇肉下锅的手可能就慢了那么一拍,冷热之间的碰撞瞬间爆发,糖液溅出,其中一滴蹭过手臂并冷却下来,和皮肤粘连在一起。等放下盘子伸手揭开糖痂,下面的灼痕便明目地延伸开来,散发着热痛。没有人可以在婚姻变为零和博弈时体面地离场。
影片最后Charlie去看望自己的儿子Henry,碰巧听到Henry在念之前婚姻调解时Nicole写的话,在结尾处,她写道:
...他做事非常有条理,极其细致。
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像我,有时会搞不清楚。
我对他一见钟情。
我永远不会停止爱他,即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也许Charlie可以多倾听一些Nicole的声音,也许Nicole愿意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也许也许...可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也许,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解释的理由,在能尽情享受欢愉的时候紧紧地拥抱吧,不要让未知的恐惧夺走了当下的快乐,Carpe diem!
虽然影片的结局令人唏嘘,但我依然相信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经历之一,婚姻也是憧憬未来中的一种选择,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攀越不了的山峰。
人生就犹如以优雅高贵的勇者姿态步入冰块般的行刑场,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战后,美国以微薄的代价在战争中获得极大的利益。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沉浸在暂时的极乐世界中“以消费狂热代替精神空虚”,肆无忌惮地醉心其中又冷眼叙述(原文语:“I am within and without.”)。
一切终止于经济大萧条的1929年,穷欢极乐,乐极生悲,奢靡成空。作家他自己也由挥金如土变得贫困潦倒,不久之后在终日酗酒中死去。1919~1929,十年“爵士时代”,这一切都在菲氏最伟大的,追寻久久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被永远铭记。
若一个故事应该寻找最适合表达它的容器——盖茨比的一生,十分适合展现为视听语言的艺术。
小说随着“我”尼克·卡拉韦的叙述展开,尼克出生于美国中西部, 战后随时代的人流涌进东部繁华光彩的华尔街。他租住在纽约长岛一带的西卵镇,隔着海湾相望的东卵镇,住着他的表妹黛西与她的富豪丈夫汤姆(挥金如土,生活阔绰光鲜,正是爵士时代的写照。)
尼克住宅相邻的是一座豪华别墅,主人盖茨比是一个富有又神秘的人,鲜少露面,但别墅里每晚都有盛大光彩照人的免费派对,吸引整个纽约的人前往。随着尼克应邀参加派对以及主人的露面,一切才显现了意义:多年前,盖茨比在军队任下等军官,结识了法官的女儿黛西,坠入情网。但因身份卑微,收入微薄无力娶她。在盖茨比参战期间,黛西嫁给了家世显赫的汤姆布坎南,盖茨比悲痛欲绝,发誓要努力奋斗,夺回心上人。
他在战后靠投机暴富,举办宴会为了吸引黛西来,在与爱人隔水遥望的大别墅里苦苦等待直到终于相见。可黛西事实上不过是一个物质、平庸又懦弱的美丽女人,她贪恋丈夫的财势,不愿分手,汤姆气急败坏,二人借机害死了不知情的盖茨比——他于午夜倒在了飘满纸屑与酒瓶的泳池里。
曾经络绎不绝的宾客不见踪影,葬礼结束在凄凉的雨中。繁华谢幕,尼克也变得清醒回到了西部。
“他滴酒不沾,宴会上的人喝得越发沉醉,他就显得愈加冷静清醒……人们都在揣测他的劣迹与罪行——而他站在台阶上向他们挥手告别。心中藏着永不磨灭的梦想。”
“他们都是烂人,他们全部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你。”
这部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心中最特别的一部。因为它代表了太多令我钟爱的元素,与气息。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和他的一生、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华美与破败、爵士乐、摇摆舞,以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硬朗落拓面容、凯瑞·穆里根纯净性感的美貌。这种极具私人情绪与记忆的钟爱,也许很难经由语言表达。
想想看,有时做共犯比告密者更好——犹如萍水相逢的人最终成为一段歌谣,我们是游戏玩家,我们是「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