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希腊世界诞生了一颗新星,他就是亚历山大三世,腓力二世之子。短短十余年他就征服了已知的几乎所有世界,成为欧洲第一个建立地跨三洲的超级帝国的人。战场上的荣誉,在他看来要高于自己的生命,他将自己的战争变成了一场神圣的任务,亚历山大本人甚至也是现实世界和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们最像的人物。
在所有以亚历山大为主角的电影里,有两部是最广为人知的,一部是1956年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另一部则是2004年的《亚历山大》。这两部电影并不是翻拍和被翻拍关系,内容截然不同。姑且就用它们来看看亚历山大一生中的战争吧。
两个版本的亚历山大都不是由希腊人出演——1956年的主演是理查德·伯顿,英国人;2004年的是科林·法瑞尔,爱尔兰人。同样,两人对亚历山大这个角色的塑造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伯顿饰演的亚历山大给人的感受更多的是冷静和威严,或者说,不怒自威之感。面对被击败的希腊人时,他毫不留面子,要求他们臣服于马其顿,为后者进攻波斯的战争出钱出力;面对格拉尼库斯河畔战败的希腊佣兵,他拒绝停战要求,怒斥他们:“我是希腊的大统领,你们是人民的叛徒。”咒骂雇佣兵头领门农是在“为钱而战”;攻克爱奥尼亚后,面对希腊人的不从,他下令把所有人贱卖为奴。面对大流士的嘲讽,亚历山大也岿然不动,战前更是发誓三次“杀了大流士”。
法瑞尔的亚历山大要更感性,他在战前的演讲显得抑扬顿挫,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我在高加米拉,为了——希腊世界的——荣耀和自由!”面对手下的迟疑不前,他愤怒地喊道:“你们把你们的王留在了亚洲!好,我将自己和亚洲人一起前进!”即使面对父王腓力二世,也因为他即将和欧律狄刻联姻而愤怒不已。这个版本的亚历山大相比来讲,情感要丰富许多。
至于哪个亚历山大更像真实的那个,估计不是很好决定。
在历史上,被他所征服的民族对他的评价甚至比希腊人对他评价更高。“亚历山大演义史”(Alexander Romance)出现在十几种语言之中;他的名字是最早被犹太人采用的希腊人名,其变体“伊斯坎达”则在其他中东民族中流行开来;他的战术在实战中从未失败过,他还促进了希腊文明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与融合……然而到了目前,一种更批判的观点将他视作一个野心十足,多疑和残忍的暴君,毁灭了包容多元的大国波斯,在战场上也没有过去认为的那么有才华。事实大概就在极端之间,但是毫无疑问他是前4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
如果说外观描写的话,伯顿与法瑞尔饰演的亚历山大自然是有一些相似点的。他们都是金发的,身体并不算特别高大,但是很强壮。不过他们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年龄太大了——两个版本的亚历山大都比实际上对应的年龄更老。前者可见在亚里士多德门下学习的亚历山大,后者则是高加米拉之战时的亚历山大——都比那个时候的亚历山大更老。
两部电影中,亚历山大都师从于大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历史上的描述一样。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也是个博学的人,这一点也被两部电影都表现了出来。普鲁塔克说,亚历山大兼有冷静和暴躁的两面——他具有敏锐、逻辑和强计算能力,热爱哲学,足够理性;同时他很固执,鲁莽冲动,曾经顶撞自己的父亲。这一点也被两部电影表现出来了,不过总体来说,伯顿的版本更具理性色彩,法瑞尔的如前所述要感性的多。
两个版本的亚历山大最大的差别似乎是性取向。伯顿饰演的亚历山大对女性都比较尊重,尤其是自己的妻子们;而法瑞尔饰演的亚历山大似乎对男性更感兴趣——他的“帕特罗克勒斯”赫菲斯提翁,还有波斯太监巴高斯。前者固然是有社会风评和宗教影响方面的考虑,后者将亚历山大塑造为一个“双性恋”也制造过不少争议。不过我们需要知道,古希腊时期的恋爱观和现代人是不一样的,亚历山大的“双性恋”也未必和现在的双性恋是一样的。
亚历山大从小就被母亲告知他是宙斯的儿子(两部电影里也都有提及),在他到达埃及受了神谕的预言后,他更是坚信自己是上神之子。征服波斯后,他又成为了阿胡拉·马兹达在人间的化身,这样一来,不同神话里的神都属于他了。1956年的电影中他促进了希腊人和波斯人的联姻,2004年的电影里还表现出他在王宫中采用波斯的文化元素,历史上这曾经让许多马其顿人感到不悦,但是这是加强文化融合,保持江山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亚历山大在神性之外务实的一面。
说完了这两点再回来谈谈片中亚历山大的两个亲属——腓力二世和奥林匹娅。
两个版本的腓力二世分别由弗雷德里克·马奇和方·基默扮演。根据历史记载,腓力二世年轻时被伊利里亚人扣为人质,后来被遣送到了底比斯,师从名将伊巴密浓达。回国称王后他创立了马其顿方阵战术,屡败伊利里亚、培奥尼亚和色雷斯。他在前355年和雅典的战争中丢了一只眼睛,后来在和伊利里亚人战斗的时候又瘸了一条腿。
前338年的喀罗尼亚之战中,腓力二世击败了雅典-底比斯-科林斯联军,建立了除斯巴达外,全希腊的联盟。这个联盟在现代史学界被称为科林斯同盟,但是在当时它就叫希腊同盟(Hellenikos,属于希腊和希腊人)。他最后在马其顿国都参加女儿克娄巴特拉同伊庇鲁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婚礼时,被一个叫保萨尼亚斯的人刺杀。
两部电影对此有不同的解释,1956年的《亚历山大大帝》里,保萨尼亚斯这么做是因为被阿塔罗斯嘲讽后,奥林匹娅的诱惑,2004年的《亚历山大》中是因为被新皇后欧律狄刻的叔叔阿塔罗斯酒后强暴。前者的解释大概来自2世纪罗马作家查士丁的记载(奥林匹娅曾下令每年祭奠刺客一次),后者似乎来自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不过这两个版本都完全不是当时的叙述,同时代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人记载过刺客的动机,说阿塔罗斯和他的朋友曾经羞辱过保萨尼亚斯(不知何种手段)。
腓力二世并不是电影的主角,自然也没有过多的篇幅渲染。不过,腓力二世的总体形象在电影中差别不大。相比亚历山大他更缺乏控制能力,和儿子的关系也并非风平浪静。他的死亡不仅让亚历山大成为了国王,还使得马其顿的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是两部电影中都出现的另一个人物。1956年版里她由丹妮尔·达里厄斯饰演,2004年版里她则是由安吉丽娜·朱莉饰演,而且她们塑造的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区别比亚历山大还要大。前者的版本显得非常顺从,除了鼓动保萨尼亚斯去杀掉腓力二世以外;后者从一开始就和腓力二世有着微妙的关系,但是也对亚历山大足够疼爱。
历史上奥林匹娅是伊庇鲁斯的公主,前面说的亚历山大一世之妹。她的本名叫波利希娜,因为腓力二世赢得了前35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冠军而改名。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她是酒神教信徒,有与蛇共眠的习惯。这些在2004年的电影里体现的比较明显,1956年电影里她并没有太多的个性。但是在两部电影中,她都认为亚历山大是宙斯的儿子,这一点显然影响了未来的大帝。
在腓力二世死后,她处死了腓力新婚欧律狄刻的孩子,欧律狄刻之后也殒命(自杀或者被杀)。此后除了亚历山大,再也无人能够继承马其顿的皇位。在亚历山大死后的战争中,她和亚历山大的其他家人——妻子罗克珊娜和儿子亚历山大四世都被卡山德处死。由于最后这些和亚历山大本人已经没有关系,电影中都没有相关片段。事实上,自从亚历山大发动远征之后,母子就没有见过面,仅靠书信联系了。
和亚历山大有关的另一个角色大流士三世,在1956年的电影里是主要的反角之一,而在2004年的电影里仅在片头短暂出场。大流士三世作为阿契美尼德帝国的末代皇帝,在王室中只是个远亲,曾任亚美尼亚总督。大流士登基时,阿契美尼德帝国已经严重衰落,军事力量低迷,边疆各处都反叛不断。而亚历山大的到来彻底终结了他和波斯帝国的统治。
在2004年的电影中大流士三世没有多少戏份,不过在1956年版里他有一定的桥段。总体来看,电影中的大流士不是个成熟的将帅,他在战场上逃跑了,即使是占有有利的数量优势也打了败仗。大流士试图用帝国半壁江山换亚历山大和平,但是亚历山大只要能打仗就不会要和平。攻陷波斯波利斯后(两部电影中均无此桥段),他进一步下令继续追击大流士,直到后者散尽民心被杀为止。
总体来说在人设这块两部电影基本上没有明显优劣,算是各有侧重吧。不过老实说,2004年的这部人设更有戏剧性,情节稍微曲折了一些,1956年这版情节总体来说太沉闷了,人物个性也不是很鲜明,算是一个扣分点。
说到这块,两部电影都有很多地方值得说说了。如果说要评个分的话,1956年版的服化道肯定是不及格,但是2004年版也不是满分。
1956年这版本里的服装大概受困于那个时代的技术,看起来相当假——跟卡纸做出来的一样。而且显然也不是那个时代马其顿人的主要装备。比如片中的马其顿骑兵戴着全封闭的头盔,步兵握着看起来很奇怪的盾牌,穿的盔甲也大小不符。甚至在片场,就有很多演员(包括伯顿)的头盔不合适。
2004年的版本里,马其顿步兵的装备基本上和现实差不多了。他们头戴着弗里吉亚盔,装备整齐的圆盾,全身披亚麻复合甲,使用长枪摆出方阵。骑兵则装备开放的维奥蒂亚盔,用长枪作战,还装备弯曲的砍刀作为武器。此外还能看到轻步兵、持盾卫兵等其他不同的兵种。
总体来说2004年这版的考据要好了很多,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马其顿步兵在行军的时候会将长枪拆成两截,方便行走;此外,片中出现过随骑步兵这一兵种,亚历山大的时代他们并没有特别显眼的使用。另外,现实中马其顿军队里的兵种数量实际上比影片中这几种还要多。
马其顿人虽然和希腊人有着相同的信仰和文化,但是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四大希腊民族——伊奥利亚、爱奥尼亚、亚该亚和多利亚人之一。他们生活的土地在奥林匹斯山以北,西边是伊利里亚人,东边是色雷斯人,北方是斯基泰人。在很多希腊人的眼中,他们和他们的邻居一样,也是野蛮人之一。
亚历山大继承了腓力二世创立的马其顿方阵战术,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方阵的核心是方阵步兵,或者伙伴步兵。他们使用的是双手持握的长枪,使用山茱萸木制造,长度足有4.5米左右(亚历山大的时代进一步延长到5.5米左右)。长枪是如此的长,以至于很难在近距离有效刺击,所以方阵步兵还要携带一把短剑或者砍刀作为备用武器。
由于方阵步兵无法手持盾牌,他们使用较小的圆盾,用臂环套在左臂上,另用一条绳索挂在脖子上。他们头戴开放的弗里吉亚-色雷斯盔,穿着结实的亚麻甲,小腿上有护胫,脚上穿轻便的凉鞋。一位方阵步兵的装备要比常规的希腊重步兵轻一些,但是也有27kg。方阵步兵在实战时组成16×16的中队,6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马其顿军队里大概有6个方阵大队。
除了用长枪的方阵步兵外,亚历山大的军队里还有不少传统的重装步兵。来自希腊城邦的雇佣兵大部分依然用传统的长矛和大圆盾作战,马其顿军队里也有被称为“持盾卫兵”的一类步兵。在过去,这种持盾者是负责为主人携带盾牌的奴隶,但是在马其顿军队里他们应该和重装步兵差不多,使用大圆盾作为防具,一手持长矛,可能披甲或者不披甲,在机动性和防御力之间改变。他们大部分位于中军和右翼的夹缝位置上,避免这里的防御出现漏洞。
在马其顿军队里还有形形色色的轻步兵,他们来自不同的区域,比如色雷斯、培奥尼亚、阿吉里亚和伊利里亚等。轻步兵不穿甲胄,有时会戴头盔,他们的盾牌是柳条材质的,一般是月牙形或者圆形。轻步兵的武器主要是投射类的,比如投石索、标枪和弓箭。希腊世界的多数城邦没有自己的弓箭手,像雅典宁可从北方的斯基泰人那里雇佣射手。但是在克里特岛,却有着全希腊世界最强的弓箭手。
在亚历山大的军队里,骑兵才是决胜的关键因素。马其顿骑兵的核心是伙伴骑兵,他们的指挥官都是亚历山大儿时的伙伴,吃一锅饭长大的,对他们的皇帝自然非常服从。马其顿伙伴骑兵没有马镫或者马鞍,他们戴开放式的头盔,在亚历山大的时代一般是维奥蒂亚盔。他们穿亚麻盔甲,使用长矛作战,不佩盾。马其顿的军马背上往往捆着兽皮,这是他们的特产。
来自南方盟邦色萨利的骑兵也非常重要,通常被部署在需要防御敌方骑兵冲锋的左翼位置。凭借着相对平坦的地形,色萨利出产当时希腊最强的骑兵。他们最初用短矛作战,但是到了亚历山大的时代都采用了长枪。色萨利骑兵不佩盾,戴维奥蒂亚盔,披亚麻护甲,也佩戴短剑作为备用武器。
马其顿军队里除了以上两种重骑兵(以及希腊盟军的重骑兵)外,还有轻骑兵。马其顿的轻骑兵被称为“前哨骑兵”或者“长枪骑兵”,这实际上可能是单一兵种,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用标枪,在执行突击任务时换成长枪(比伙伴骑兵的更长,但是没有方阵步兵那么长)。他们戴头盔但是不披甲,依靠机动性优势行动作战。此外也有来自培奥尼亚的持盾骑兵,到了后来征服波斯后,亚历山大又吸纳了大量的游牧骑射手,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根据记载,亚历山大的军队大概有三万步兵和四千骑兵,凭借着多种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斗能力和亚历山大本人出色的指挥能力,毫无疑问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两部电影中也都对波斯军队做了不少刻画。很显然,它们都受到了波斯波利斯的浮雕或者伊苏斯镶嵌画的影响。1956年版里波斯军队主力几乎都是没有盔甲,但是装备盾牌的骑兵,使用的也是短枪和砍刀一类的武器。波斯战车兵倒是穿着盔甲,还有色彩艳丽的服装。
2004年这版里虽然亚历山大只和波斯人打了一次仗,不过出现了很多波斯兵种。有来自巴克特里亚和马萨革泰的重骑兵(就是贝苏斯带领的那一群,他是巴克特里亚的总督),有轻装的骑兵和步兵,还有骆驼骑兵和战车兵,甚至可以看到非洲部落人(埃塞俄比亚或者努比亚?)等等。两部电影对波斯人的塑造大概只能算差不多,实际上也有不够还原的地方。
亚历山大时代的波斯步兵和一百多年前侵略希腊的波斯步兵在装备上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波斯人自己没留下多少历史,只能靠着希腊人的记录还原。阿契美尼德帝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三洲的超级大国,在巅峰时期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它的疆域内,因此波斯军队里充斥着来自不同角落的兵种,军队很容易就能凑出几十万的庞大规模。不过一百多年前,希腊重步兵就面对波斯军队打出过许多“屠杀式”击杀比的战役,一百多年后面对大败希腊重步兵的马其顿大军,波斯人的表现能好的到哪去吗?
和马其顿步兵不同,波斯步兵是没有盔甲的,他们主要靠柳条盾牌提供防御力,虽然一些步兵开始装备希腊风格的盾牌。作为波斯步兵核心的是10000人的“不死兵”,他们是最精英的步兵,使用柳条盾组成盾墙推进。他们的长矛比马其顿步兵的短很多,只有2.5米,此外也使用匕首或者斧头作为副武器。其他的波斯步兵,分为弓箭手和长矛兵两个大类,波斯骑兵和步兵都大量使用远程武器——投枪和弓箭来突破敌军阵势。
从浮雕上来看,大多数波斯士兵没有装甲,当然也可能是没能雕刻出装甲。根据希罗多德所说,波斯不死兵身穿彩色的衣服,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兵种,还有精巧的鳞甲。波斯的将官和皇帝的盔甲都是镀金的,看起来非常华丽。
晚期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军事力量日趋衰弱,步兵越来越依赖希腊雇佣兵作为有效战力。而面对马其顿的长枪骑兵和伙伴骑兵的时候,使用短矛的波斯骑兵毫无招架之力,迫使大流士求助于贝苏斯的那些来自东方——巴克特里亚和马萨革泰的甲胄骑兵。色诺芬就记载过波斯军队里这些全身披甲、连马匹都有披甲的重骑兵。一些波斯重骑兵使用的不是短矛,而是两手持握的长槊,有的配备圆盾或小的柳条盾。
甲胄骑兵在冲锋的时候会以纵列前进,从而冲破敌阵。斯基泰的重骑兵有的使用直接在兽皮尖帽上附加鳞甲的帽盔,有的则使用一体式的卵形库班头盔。不过自从前6世纪,爱奥尼亚人在黑海沿岸建立了殖民地以来,各种希腊头盔——科林斯式、哈尔基斯式、维奥蒂亚式和弗里吉亚式开始在斯基泰骑兵之间流行。因为头盔的制作要比鳞甲复杂得多,对于生产能力相对落后的游牧人来说自然是自己造不如花钱买。这些头盔通常会被改成更适合斯基泰人头型的样子。
在希腊人的历史中,对波斯军队的描写经常混用希腊军事术语,有的时候也不会详细记录波斯的兵阵情况。但是从一些共通的地方来看,波斯军队的规模都非常庞大,不过虽然原本的编制还在,实际上已经缺乏足够的战斗力。比亚历山大早几十年的古希腊万里长征期间,色诺芬带领的万人希腊佣兵就从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腹地,一直前进到黑海沿岸本都人的土地,期间多次打败围追堵截的波斯军队。此时(亚达薛西三世)的波斯军队不仅无法和居鲁士时代相比,即使和当初入侵希腊的薛西斯时代波斯军队也无法相比了。
严格来说,喀罗尼亚战役不算是亚历山大时代的战争,当时的指挥官是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带领的是左翼。不过在这次战斗中,18岁的亚历山大就显露出了不输于腓力的才华。
随着马其顿的强势崛起,位于南方的希腊城邦面对的压力陡增。在留克特拉战役后,底比斯成为了希腊世界的新霸主,但是随后就陷入了和弗西斯的圣战之中。此后斯巴达、雅典、底比斯和科林斯等几个地方强权争战不断,但是马其顿的崛起迫使他们中的几个团结起来。在维奥蒂亚地区的喀罗尼亚,两军即将一决胜负。
在喀罗尼亚战役前,马其顿军队集结了30000步兵和2000骑兵,腓力二世在右翼亲征。希腊盟军主要是雅典和底比斯的军队,由这两国的将领指挥,雅典人在左翼,底比斯在右翼,科林斯、哈尔基斯、埃皮达鲁斯、墨伽拉和亚该亚等盟军在中路。查士丁认为希腊联军具有数量优势,但是当代史学家认为双方没有数量上的差异。
在战前,希腊军队处于防御态势,占据了从提利翁山道凯菲索斯河一带的地形。马其顿队形则相对笔直,且靠近希腊联军左翼。因为希腊右翼处于优势的高地上,直接进攻很困难,所以腓力二世只能专注左翼突破。
有关喀罗尼亚之战本身的细节很少,只有狄奥多罗斯提供了正式的记录,另外还有波利埃努斯收录在《谋略篇》(Strategems)里未必完全可信的记录(由于证据缺乏,不知道其中哪些是错误的)。狄奥多罗斯的记载并不详细:“从开战之后,战斗打了很久,双方都死伤惨重,看起来谁都可能胜利……年轻的亚历山大一心想让父亲知道自己的实力,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把联军右翼撕裂了,迫使他们逃走。同时腓力也亲自击溃了希腊联军左翼。”
据波利埃努斯所说,当马其顿右翼和雅典军胶着了一段时间后,腓力下令右翼后撤,从而让雅典军队追击,同时让马其顿右翼加速冲击。这样可以将雅典大军和其他联军分割开来,从他们的右侧将其一举击溃。腓力二世随即突然从雅典侧翼的缺口猛攻, 将他们击败了。而在右侧,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也向底比斯人发动了进攻。
前面说到,狄奥多罗斯记载亚历山大和他的伙伴一起战斗。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伙伴骑兵,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普鲁塔克的记载,亚历山大攻打的是底比斯右翼的圣军,他不可能只靠骑兵冲击密集的步兵方阵。亚历山大应该是指挥了两支部队——一支是色萨利的骑兵队,他们在亚历山大指挥下绕到底比斯军后方突击;另一支是马其顿方阵队,从正面进攻底比斯阵线。最后,底比斯圣队全军覆没,在战场上留下了一座雄狮雕像作为他们的墓碑。
战斗之后,腓力二世获得了对希腊世界的统治权。他建立了第一个完全的泛希腊同盟,从而统治他们,实现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但是在他被刺杀后,亚历山大成为了新的马其顿国王。而希腊世界也再度反叛马其顿,亚历山大摧毁了底比斯,进一步加强了管控。至此,除了斯巴达外,希腊本土几乎所有的强权都在亚历山大手中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海对面的波斯帝国。
评论区
共 1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