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6年,我参加CGsociety网站举办的庆祝成立25周年THRUST宇宙飞船概念设计大赛的作品,当时获得了“宇航飞行员组”冠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创作过程。
这个角色造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在巴黎植物园内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次参观。博物馆大厅里塞满了现代/古代的各种动物骨骼标本,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海象和海龟的骨骼标本。因为只看骨骼的话,它们的造型实在是太奇特了,感觉甚至不像是地球生物。
我在脑中想象一种复合了海象与海龟壳的奇特生物,进而想到:这样臃肿的造型,和宇航员的舱外活动服很相像,如果把它放在太空里是什么样?于是,拿铅笔画了一会儿草稿,创造出这样一种近未来风格、装备给战斗机(飞船)飞行员的舱外宇航服。
考虑到这是一种为战斗机宇航员提供的救生战斗服,坚固的外壳必不可少。它具有陶瓷外部装甲,而且白色在宇宙背景里反光强烈,能提供目视救援的识别。
如海龟壳的背包是一种“扩展维生系统”,能够大大延长宇航员从战斗机里弹射以后,在宇宙环境里的存活时间,增加获救的几率。头盔为全封闭设计,宇航员通过360度摄像头对于环境进行观察。在头盔“口鼻”位置有大型红外观测摄像头,提供在目视困难环境下的辅助光学观测。
因为考虑到在战斗机被击毁,需要宇航员弹射逃生的情况下,四周必然飞散高速的碎片,我还设计了配套的“弹射逃生夹仓”。在宇宙环境,这些碎片就像子弹一样致命,因而这种逃生夹仓必不可少。
其实,更准确的定义描述,“海象”是一种“宇宙环境力回馈动力护甲”。它自带马达,提供肢体运作的动力。表面的细小孔洞是微型火箭喷口,用以在太空失重环境里调整姿态,这样,即使宇航员在战斗中受伤,也不会妨碍正常运作。
它具有两种姿态模式:“飞行模式”与“着陆模式”。正常情况保持飞行模式,这个模式下,宇航服外形好像一只昆虫的茧。肢体运动被锁住,宇航员维生系统可以设置为“休眠模式”,提供更长时间的维生自持力。而且锁住肢体运动,能够防止四肢挥舞时产生不必要的力矩,以免陷入不可控的旋转姿态。宇航员在此模式下能够选择飞行,或者只是静静地沉睡等待救援飞船。当有特殊情况的需要,就转为着陆模式,解决迫近的紧急问题。
与“海象”相匹配的,是我设计的“蜻蜓”宇航战斗机,两者的尺寸比率如下所示:
制作过程其实很普通而且按部就班,基本的工具是Zbrush、Maya、PS、Quixel nDo。
首先我在Zbrush里塑造整体的造型。利用Zsphere建立一连串的球形,堆积成最概况的形体。然后将这些Zsphere转换为多边形,产生最初的低多边形模型。将其细分,描绘相对细致一点的粗糙形态。在这个阶段,同时观察模型是否与设计图相符,找出设计图里不合理的地方,调整改善最初的设计稿。
下一步,重新拓扑多边形模型,尽量使新拓扑出的模型布线合理。这一步完成以后,就可以导入Maya修补多边形的错误,并且调整布线,展开uv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将上一步完成的模型导入Zbrush,细分以后雕刻细节。然后输出Normal map,在最后渲染时保存这些细节。同时绘画需要的贴图,输出这些贴图。导入Quixel nDo继续材质绘制,然后进入PS修补细节的问题。
最后在Maya里设置好材质,骨骼,打上灯光就可以渲染啦。
我还做了一张博物馆展厅的图,在“海象”旁边的是我先前一个项目里制作的加加林第一次宇航飞行所穿的SK-1宇航服。
再来一张《银翼杀手》场景:罗伊在猎户座看到燃烧的战舰...
PS:版权在我这里,有兴趣模型化的朋友请和我联系 ;-)
评论区
共 2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