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初以来,以弗雷格、罗素为开端的分析哲学发展演变到这个世纪,经历重要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开启了以数理逻辑为主要工具,对语言的结构、意义和使用进行分析的哲学研究方法。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分析哲学另一主要分支——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日渐壮大,并逐渐促成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认知转向”(cognitive turn),哲学家们将目光逐渐从研究语言符号等表征系统转向探讨心灵的定义、心-身关系、心灵的因果性等问题。
这一心灵哲学系列文章主要基于我阅读与学习金在权(Jaegwon Kim)的著作《Philosophy of Mind》的笔记,试图通过自己的语言以简洁易懂的方式讲解心灵哲学的主要流派与观点。
本篇文章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心灵哲学的主要问题、心灵哲学的本体论框架、心灵-身体关系的主要几种观点、物理主义的几种类型、心灵现象的种类和心灵的记号等。
学习心灵哲学,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是心灵哲学。就像分析哲学的其他分支一样,心灵哲学也是由一组关于心灵和心灵的属性的问题定义的。例如,以下四个主要问题划定了心灵哲学的研究范围。
问题一:什么样的生物可以被说是具有心灵的?区分有心灵的生物和无心灵的生物所依据的条件和标准是什么?
问题二:心灵有哪些属性?心灵的状态有哪几种?不同种类的心灵的状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三:心灵和身体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又被称为“心灵-身体难题”(mind-body problem)。
问题四:心灵会导致身体的运动变化吗?反之,身体的变化会引发心灵的变化吗?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又被称为心灵的因果性难题(the problem of mental causation)。
在开始学习心灵哲学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文献里常见的基本概念,它们包括以下这些:
实体(substances):包含事物(things)、客体(objects)。例如一块橡皮、一把尺子属于实体的范畴。
属性(properties/attributes)与关系(relatiosn):实体拥有各种属性,实体和实体之间存在各种关系。例如一块蓝色橡皮作为实体拥有“蓝色的”属性。橡皮和尺子都摆在文具盒里,那么橡皮和尺子具有某种相对的空间位置关系。
事件(events),状态(states)和过程/事实(processes/facts):状态是静止的,事件含有变化,一系列事件即过程。事件既可以是心灵的也可以是身体的(physical)。例如,当你感受到一阵头晕,在这阵头晕的过程中,你处于头晕的状态。当头晕结束后,你可以说你曾经历过头晕这一事件,因为你的头晕的状态已经结束了。之后你又感受到恶心反胃,那么就可以说你经历了头晕-反胃的过程。
现象(phenomenon)和发生(occurrence)包含状态和事件。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心灵的本体论假设。虽然很多心灵哲学的讨论都使用“心灵”这个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预设了心灵作为实体而存在。也就是说,心灵可以仅仅指代一组属性、特征(features)或能力(capacity),而并非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而存在。当然,一些哲学家也确实将心灵视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这将在后面几章讲到。
随附性(supervenience)是一个常见的哲学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说A随附于B,就是再说当B没有变化时,A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在心灵哲学中,心灵-身体的随附性讲的就是:当身体没有变化的时候,心灵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身体的同一性蕴含了心灵的同一性。请注意,随附性并没有指明任何身体对于心灵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身体发生了变化,心灵也不一定随之变化。另一方面,心灵没有变化也不意味着身体没有变化,而当心灵状态发生改变时,则一定存在身体状态的改变。
随附性也常见于道德哲学和美学中。例如很多道德哲学家都相信,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随附于他的非道德的、描述性的(descriptive)属性。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在所有非道德的方面(工资水平、家庭环境等)都相同,那么他们一定持有相同的道德立场。
唯物主义(materialism)可以说是当代心灵哲学的主流,它的主要观点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是物质或者物质的集合。物理主义(physicalism)作为当代唯物主义的继承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由物理学中的实体构成,都是物理学中的实体或实体的集合。
物理主义与不同的本体论框架相结合,分流出不同的物理主义流派,包括实体物理主义(substance physicalism)、属性二元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property dualism/nonreductive physicalism)和还原的物理主义/类型物理主义(reductive physicalism/type physicalism)。
实体物理主义认为,这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存在于时空之中的物质或物质的集合。除此之外时空之中没有任何其他事物。大部分当代的心灵哲学家都接受了实体物理主义,但是对于心理的属性和物理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因此,尽管大部分心灵哲学研究者都认同本体论上仅存在物质,即实体物理主义,但是对于物质的属性,他们主要分流出两种观点: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和还原的物理主义。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又称为属性二元论,因为他们认为心理的属性不能完全还原为物理的属性,因此物质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心理的和物理的两种属性,即一种属性的二元划分。
还原的物理主义则对此持相反态度,认为所有的心理属性,包括心灵状态的类型,都可以还原和化归为物理的属性与类型。也就是说,心理的属性与种类就是物理的属性与种类,因此这种还原主义又被称作类型物理主义。
举个例子,任何实体物理主义者都会认为,疼痛作为一种感觉,仅仅是一种心理的属性,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存在的实体。而对于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者而言,疼痛这种属性不能还原为C纤维激活这种物理的属性,疼痛与C纤维激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属性。对于还原的物理主义者而言,疼痛作为一类心理属性,就等同于C纤维激活这一类物理属性。
除此之外,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还包括字符物理主义(token physicalism)。根据这种观点,同样,疼痛这一类心理属性不能还原为C纤维燃烧这类心理属性,但是每一次疼痛,即“疼痛”这类(type)属性的每一个字符(token),都等同于一个物理事件,也就是能够还原为一个物理属性的事例。
还原主义与非还原主义的物理主义者之间的争论构成了当代心灵哲学的争论的主要部分,因此详细了解他们各自的观点十分重要。
除了随附性与主要的哲学流派,在进入正题之前,还有必要了解一下主要的心灵事件与状态的种类。
第一种重要的心灵现象种类是感觉(sensations),又称为感觉质(sensory qualities)或感受质(qualia)。例如,疼痛、痒、看到一棵树等,都属于感觉。
第二种中主要的心灵状态种类是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又称为“意向的”(intentional)或“携带内容”(content-bearing)的状态。例如,“我认为……”、“我希望……”这一类带有指向性的心理状态,它们往往指向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在日常语言中常常是一个从句,表达命题态度指向的内容,因此又被称为“内容句”(content sentences)。比如,句子“我希望明天下雨”中,“我希望”是命题态度,“明天下雨”就是内容句。
情感(feelings/emotions)是另一种主要的心灵状态,它既涉及命题态度,也涉及感受质。还有一种主要的心灵状态是意志(volitions),它属于命题态度的一种,并且在所有意向性(intentional)行动之前都都有意志在先。除此之外,行动(actions)也涉及多种心灵状态,例如信念(beliefs)、欲望(desire)和认知(knowledge)等。
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集中讨论感觉和命题态度,因为它们与心灵-身体难题等心灵哲学主要议题关系更为密切。
当我们试图去区分什么生物有心灵,什么生物没有心灵时,我们似乎就是在寻找一种记号,这种记号标明了有心灵和没有心灵的界限,这就是心灵的记号(a mark of the mental)。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标准作为心灵的记号,例如认识论的标准、非空间性的标准等。
认识论的标准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即关注心灵状态的可知性。认识论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种是迅速性与直接性。根据这种标准,我们对于自己心灵状态的知识都是直接而迅速的知识(direct or immediate knowledge)。与此相对,非心灵的知识则是见解和较慢获得的知识。
第二种是隐私性和第一人称特权性。这种标准称,我们关于心灵状态的知识是隐私的,只有你能经历,因此这种知识呈现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非对称性。
第三种是无误性和透明性。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自己的心理状态的知识是不会出错的,因为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的感受都是透明的。
很明显,细细想过之后,这三种标准每一种都不够完善,都会漏掉一些应被归类为心灵现象的现象,同时将一些不应被归为心灵现象的现象错视作心灵现象。
除了认识论的标准,还有一种标准来区分心灵的和非心灵的现象:心灵的非空间性。这也就是说,心灵不占据空间,而物理的事物都占据一定的空间。然而,如果严肃地看待这一观点,则有可能走向实体二元论,即承认心灵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而存在。
第三种标准是心灵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心灵的意向性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提出,意思是说,心灵和心灵的状态都是指向(directed upon)一些客体、关于(about)一些客体的。这种心灵的意向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mind-world relation),体现了心灵表征(represent)世界的能力。
心灵的意向性还可以下分为两种,分别是指称的意向性(referential intentionality)和内容的意向性(content intentionality)。指称的意向性指的是心灵指称或关于我们自身的思想、信念等内在心灵状态的意向性。内容的意向性则是心灵表征外在世界、拥有内容和意义的意向性,前面提到的命题态度就是其中一种。
然而心灵的意向性也不能作为合格的心灵的记号,因为有一些心灵现象不具有意向性,例如疼痛。另外,能够表征世界、具有意向性的不只是心灵,事实上语言等符号系统也可以表征世界,但是它们不具备心灵。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一些哲学家提出区分真正的(genuine)、内在的(intrinsic)意向性和看似的(as-if)、派生的(derivative)意向性。据此,语言等符号系统的意向性是从人类心灵派生出来的意向性,而非真正的意向性。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那些可以表征世界的物理系统就是可以被视作有心灵的。因此,尽管意向性不是合格的心灵记号,但仍然是心灵的一个充分条件。
我们已经看到,心灵现象主要分为两类:感受质这类意识状态(conscious states)和命题态度这类意向性状态(intentional states)。那么这两大类心灵现象,哪一类更根本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让心灵哲学家分为两大派别。
一个派别认为意识(consciousness)更根本,拥有意向性的前提是拥有意识,意识是心灵的唯一基础。
另一派别认为意向性更根本,所有的意识现象都是意向性的和表征性的,意识的本质就是表征事物,意向性是心灵的唯一记号。这一派别又被称为意识表征主义(consciousness representationalism),而它能够为心灵哲学提供一种统一的心灵的概念。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冷帯雨林(id:coldzonerainforest )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