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系列文章希望可以就个人了解的资料和理解来还原中国古代武士人物形象,当然最后落点是在绘画作品上。此类书籍文章不少,但是有的美术风格不喜欢,有的还原出来的形象不是很协调,所以决定自己尝试一下。
碍于个人水平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各位莫当圭臬。(图片来源见水印)
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准备北伐时发表《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朱元璋北伐的纲领。后被孙中山所改编,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明朝立国之后恢复汉王朝衣冠又花去数十年时间,不过武备这种东西往往历经百年却变化不大,所以明初的武备很大程度还是继承了元代。
看过本人以往文章的读者应该有印象,中国古代甲胄自秦汉以来都以扎甲为绝对主流,只不过不同时代扎甲的形制会有所不同。布面甲,自元代就已出现,可能是元军在横跨欧亚的征讨中结合各地特点铠甲所发明。但本质上来说,布面甲还是扎甲。
甲片藏在内部,部分解决了金属佳片导热性的问题。传统扎甲有时还需要在外面穿罩袍,用来御寒避风。
这也是最为大众熟识的明军铠甲。有的还有一块护心镜,镜子的反面会刻画一些道教符咒以保平安。
关于这幅画,现藏于东大,日本人用红外照相机据研究此画,发现倭寇的旗帜上有“弘治”年号,所以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大概就是1555——1557左右,也正好是戚继光抗倭的时期。所以图中的武将有没有可能是戚继光本人呢?
明代的刀,弧度没有元代的大,也比元代的刀更为宽厚。刀镡多为盘口造型,有瓦槽,用于减轻刀身重量。
藏系刀,和后面的西南地区刀一样,多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直刀造型。
明朝中后期在与倭寇作战的时候,发现了倭刀锻造的优良性,于是产生仿倭刀,有的甚至直接使用日本刀条。
其实《鬼泣》里,尼禄用的刀就是来源于中国的大雁翅刀。
刀姿修长如同禾苗,是谓苗刀。是比较晚期的一种刀型,个人认为是结合倭刀的特点所改造的双手长刀。因为日本浪人个体战斗力较强,就用长度赢得空间,弥补技术上的缺失。苗刀后来发展出了一套很完整的刀法,是一种集帅气与实用的兵器,我个人是比较中意。如果能再加强一下护手的设计,与德意志长剑都是可以一较高低的。不过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兵器在设计思路与使用上与西方的差异。
明代还有各种奇门兵器,花样繁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主要参考了《出警入跸图》,这幅画应该是当时的形象工程产物,所画铠甲多有美化装饰,以仪仗甲为主。仪仗用的武器很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样样俱全。像是明代的叶锤与西方的叶锤几乎没有区别,只有装饰细节不一样。
参考了《倭寇图卷》,这幅画里的铠甲是偏向实战的。武将的铠甲我改成了步人甲,普通士兵多为布面甲身,水军无甲,使用弓箭、投石、长枪等武器作战,画中并没有出现火器。
明代典籍中记载的一些并不是很常规的甲胄形制。左一贴身锁子甲,又穿扎甲护身,应当是相当轻便有兼具防护力的一种设计,手拿扑刀带环,在步战中可能是一类精兵。扑刀也是明代常见的兵器,《水浒传》里的好汉出门必带,真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必备良器。顺便提一句,像是这种长柄武器,一般在出远门时都会找个布袋子套起来,没有明晃晃晾在外面的道理,这一点影视剧力就没有表现出来的。
中间出自抗倭时期,全皮甲的设计结合称为狼筅的武器,是戚继光所发明的鸳鸯阵中的一环,主要作用是扰乱妨碍对手,给旁边的长枪手或是刀斧手创造机会。
右一。全铁甲,算是一种局部板甲,我的设想应是特种精兵一类。不过这个设计总是让我想起一个人。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