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希望可以就个人了解的资料和理解来还原中国古代武士人物形象,当然最后落点是在绘画作品上。此类书籍文章不少,但是有的美术风格不喜欢,有的还原出来的形象不是很协调,所以决定自己尝试一下。
碍于个人水平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各位莫当圭臬。(图片来源见水印)
清代铠甲的主流是布面甲和锁子甲。其中布面甲的形制和明代有了一些区别,由对襟一体加金属环臂甲变成了分体式全布面甲。就防护性和便于维护性等综合性能来说,也是冷兵器时代的集大成者。不过看惯了扎甲的金属质感,总还是觉得布面甲无德不足。
长久以来占据中国甲胄主流的扎甲实质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次是锁子甲大量应用,锁子甲其实最晚唐代就已有图像资料,但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没有太多直接图像资料留存下来,但是古代雕塑绘画中常见的锁子纹又总是暗示着锁子甲的存在。
清代的刀基本继承明制,装具细节有所不同,至于明清刀具多采用盘口刀镡设计有很多猜想,比如认为盘口的设计可以在不增加太多体积重量的情况下加强镡的强度,或是可以有效避免刀在鞘内时灌入雨水等液体,防止锈蚀等。
这柄剑,根部有“神锋”二字,金龙衔背,以松石红珊瑚装饰剑柄,应是受到藏地风格影响。
中早期骑兵形象,主要参考《阿玉锡持矛荡寇图》,身着锁子半身甲帽式铁盔,带弓箭、火枪、腰刀、长枪等。
主要参考《乾隆平准平回战图》中准格尔人的形象,无甲,配腰刀、长枪等。
西藏骑兵,着半身锁子甲、藏盔,带弓箭、火枪、腰刀、铁杆短枪等。马着全铁扎甲,脖颈与面部着布面甲或硬皮铁甲。
西藏武士形象,宋元时期的扎甲在西藏有很多保留,但基本是作为仪仗铠甲和步兵铠甲。
清代蒙古服饰与元代时有较大区别,可看下图领口及其他结构的不同对比。
我个人感觉,清代的蒙古服饰是满蒙一体化政策后的产物,所以很多方面与满族服饰有所融合。
至此,《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小论》系列第一阶段告一段落,今年计划开启第二轮更加细致深入的第二轮研究。
评论区
共 5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