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女学生为什么要穿女仆装,是因为她们是国家的仆人吗?
这个有些古怪的问题来自问答网站Quora。它看起来很像是英国人会提出的脑洞,毕竟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仆制服是现代女仆装的历史源头,当英国、女仆装和"国家公仆”同时出现,脑海里自然的浮现出一些其他的画面:
这个问题下面的回复寥寥无几,署名尤金·拉琴科(Eugene Radchenko)的用户写道:
当然不是。苏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仆,也没有人把校服视为“女仆装”。
另一位署名阿尔特姆·安德雷耶夫的用户的回答有些愤愤不平:
“国家的仆人”这个说法起来很愚蠢,一点也不苏联。而且有一种对女仆装的恋物癖,在苏联,恋物癖者会受到严厉的谴责,很可能会被打青一只眼。
尽管将女仆装与“国家公仆”联系在一起是少有的异想天开,但将苏联女学生校服和女仆装混为一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或许是在外观上所具有的一定相似性,在以“苏联校服”+“女仆装”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发现持有这种论调的不在少数。
如果说苏联女学生校服并不是女仆装,那么它是什么?
要探究苏联校服的源头,首先要明确校服的概念是何时在俄罗斯形成的,这得回溯到尼古拉一世(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 1825.12—1855.3)时期。
俄旧历1834年2月27日发布的《公民制服条例》首次对学生的着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规定,帝国下属学校的学生必须要统一着装,穿着深绿色双排扣大衣(搭配金色或银色金属扣和蓝色布领),同时佩戴深绿色布帽,样式接近同时期的军服。
在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 II 1855.3—1881.3)时期,随着预科教育(Гимназия,一种为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的学校,类似现在的大学预科)的兴起,学生的校服样式也开始变化。受到同时期官员与士兵制服改革的影响,校服从双排扣变成了单排扣,色调也变成了通体的蓝色,身穿校服的学生被同龄人调侃的称为“蓝牛”。
到了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末期,校服的设计引入了腰带元素,并做出了夏装与冬装的区分,同时针对不同地区,校服也做出了颜色差异处理,在西北部地区是深蓝色,在南部则是灰色。
直到19世纪末之前,校服都是男孩子们的专属,针对女学生设计的校服出现的时间要晚很多,这是因为当时女性普遍缺少接受公共教育的渠道,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制作校服。但也有例外,这便是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Смо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благородных девиц)。
这所学校最初被称作帝国贵族女子教育协会,是在别茨科伊倡议下,经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4年签署法令成立的欧洲第一所女子公立教育机构。根据法令中所述,该协会的目的,是给国家培养“受过教育的妇女、好母亲以及对社会有用的成员"。
校服的制作基本延续了创校理念,是用于配合学校的教育,从外表层面将学生打扮成符合当时环境下“上流社会”中贤惠、谦虚的淑女形象。在设计风格上,这款校服是由羊绒连衣裙和围裙(罩裙)搭配而成的组合,继承了教会学校服装(和修女服)的部分特征。
作为一所贵族女校,校服也被用于强调等级差异,学生的连衣裙和围裙的颜色会根据年级和场合差异做出区分。随着学业接近尾声,连衣裙的颜色也越来越浅。从最低年级最初棕色,到接下来的蓝色、灰色,直至毕业生的白色。至于围裙,针对不同场合有所区别,学生们平日里穿黑色,到了节假日和庆典场合换成白色。在《公民制服条例》颁布60年后的1896年,首份有关女性校服的规定出台,这套校服规范得以推广。
作为苏联校服历史源头,沙俄时期的学生校服是“家境殷实”的一个标签,与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仆制服相比,不论着装对象还是使用场合都大相径庭。后者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兴起、女仆用工数量增加而开始普及,是一种给特定职业人群使用的工作服装。沙俄时期的校服并不属于大众消费产品,上学是属于“上层社会”少数人的特权(穿着校服的学生也被调侃的称为“上等生”),普通家庭既没有上学的机会,也无力支付制作繁杂、价格不菲的校服。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随着《统一劳动学校法令》的颁布,过去沙俄时期的校服制度被正式废除,其背后原因通常认为是由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乎意识形态,旧式校服被认定是属于“阶级身份”的附属品,具有天然反动性,是必须要打倒封建遗留。另一方面则更为现实,内战当前,阶级斗争如火如荼,新生的苏维埃力量即没有精力、也缺乏财力在全国去推行统一的学生着装。并且,对于饱受经历了战乱摧残的普通家庭来说,校服仍然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奢侈,因此在革命胜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出现关于校服的成文规定,不论男女学生们都穿着家人的旧衣物去学校。
在工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的背景下,苏联开始注重普及基础教育。1930年8月14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明文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四年的义务教育,并自1937年起在全国推广七年制义务教育,越来越多的儿童回到了学校,校服回归的外部条件逐渐成熟。
1949年,苏联发布了要求学生统一着装的新规。如果说过去的校服是为了凸显阶级身份,那么新校服的所承担使命则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属于所有学生的服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统一着装不但有助于学生们建立集体意识,也可以督促他们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劳动上面,而不是花太多时间用于穿着打扮。
在样式设计上,新式校服并没有在另起炉灶,而对旧式校服进行了“社会化”改造,一方面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又提升实用性。经改造后的男学生校服风格上保留了军装的风格,整体改为采用了灰色基调(降低了染色成本),由长裤和束腰上衣组成,胸前增加了方便收纳的口袋搭配有一条宽腰带和带帽徽的帽子。
女性校服在保留连衣裙搭配围裙的组合基础上,引入了可拆式领子和袖口。象征着不同年龄阶段的颜色被统一的深棕色取而代之(这种低调的颜色有助于学生专注力)。连衣裙的长度发生了改变,从过去没过脚踝的长裙现在被改短到了略高于膝盖,目的是方便学生进行活动。至于围裙部分,旧时的习惯得到了延续,女学生们平日里穿着黑色、在节假日和重要的场合穿白色。对于女学生而言,新规除了统一的服装标准外,也对发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女学生的头发必须编成辫子,可以采用蝴蝶结和丝带来进行装饰,但必须配合围裙的颜色。
通过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新式校服很快遍布了苏联各地的商店,低廉的价格几乎任何家庭都能够负担的起。不过对于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来说,一年更换一次校服依然并不便宜,因此他们通常会买更大一号,这样至少可以穿几年。
在样式设计之外,学生们胸前飘扬的“红色”是过往校服中从未出现过的新元素。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苏联内几乎所有适龄学童(9-14岁)都加入了到了列宁少年先锋队的队伍,这也让红领巾频繁的出现在各种场合,成为了苏联校服具有标志性的特征。
Мы поднимаем красное знамя,
我们来举起鲜红的旗帜,
Дети рабочих, смело за нами!
工农的孩子,勇敢地守护!
Близится время светлых годов,
光辉的时代即将要到来,
Клич пионера - "Всегда будь готов!"
少先队口号 -“永远准备好!”
——《燃烧吧营火》(全联盟列宁少年先锋队队歌)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男生校服样式发生了两次显著改变。先是灰色羊毛混纺西装取代了束腰上衣,接着带有臂章的海军蓝夹克成为了标配。而与之相对的女生校服却没什么变化,依然是深棕色连衣裙搭配围裙的两件套。
在70年代,英国《卫报》在一篇介绍苏联校服文章中写道:
对于本周返校的苏联男孩来说,有个星期有些特别,他们有了一套新的校服。所有7岁到15岁男孩子都穿上了深色的牛仔布材料的夹克。
“它看起来比大多数成年的西装更有范儿。”一位年轻人羡慕地说。
孩子们喜欢它吗?“非常喜欢。”街上一个9岁的孩子回答说。其他四个年龄相仿的男孩自觉地笑了起来,避开了这个问题。
然而,对于女孩来说,她们校服还是棕色连衣裙,白色的领子和围裙(特殊场合穿白色,日常穿黑色)。看起来就像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仆,特别是在他们头发上绑着白色丝带的时候。
对于男生的时尚新造型,女孩们很嫉妒。“我们女孩对此很不解,”署名穆尔诺娃的读者在《苏联文化报》上留言写道。“为什么不是我们?”
尽管如此,在样式没有改变的情况,女孩们还是找到了让校服“焕然一新”的方式。
受到同时期美苏关系缓和的间接影响,过去关于校服严格规定有所放宽。一方面,学校对女学生的发型不再做统一的要求;另一方面,虽然对校服样式仍旧要求保持统一,但具体到衣领、袖口、和围裙这些部分,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解放。
衣领和袖口是校服中的必备“零件”,同时也是各种麻烦的源头,因为白色的领子和袖口很容易被弄脏,需要经常清洗,因此女孩们一般都会备有多套进行更换。至于围裙,根据学校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准备两条,平日里上学穿的黑裙没有什么特别的,而用于假期和节日的白裙则成为了学生们的试验场。
利用在学校制衣课程种学习到的缝纫技巧,许多人能够在没有母亲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对服装进行改造,为袖口绣上花边、将领子改成圆领或者立领、为围裙添蕾丝、荷叶边等不同风的装饰,自己动手成为了一种流行(这场流行背后无法忽视的还有价格因素的影响,虽然商店里也会出售那些制作精美的改良版本,但它们的价格往往是普通款式的两倍,DIY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在几乎是学生自发推动的作用下,罩在连衣裙外的围裙逐渐从原本的功能属性转为一种象征属性,校服的统一着装也从“样式统一”转为了“辩证统一”。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如果你去回顾这一时期有关学校的摄影、绘画、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时候,凭借第一眼印象,你能很容易的能看辨认出图像里面生们是穿着一样的学校校服,但只要多加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的着装各有不同,这也是苏联女学生校服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靠自己的双手去实现改变。
就像伏特加熊成为了一种固有印象,多数人对苏联女生校服的记忆停留在了连衣裙加围裙,但实际上,“两件套”并不是苏联女学生的唯一选择。1984年之后,8年级(相当于高中)女生拥有了裙子、背心和夹克组成的西装三件套。在列宁格勒、西伯利亚和一些北方地区,少先队制服也被纳入到了校服范畴之内,这套服装包括一件短/长袖衬衫,一条蓝色的裙子,少不了的还有红领巾和队徽。
1991年,苏联解体,接着到来的1992年的春天,俄罗斯取消了要求学生统一着装的规定,苏联校服也成为了红色时代记忆的一部分。时间转眼过去了20年,2012年5月,随着新《教育法》教育法的通过,俄罗斯恢复了统一校服制度,但这一次决定权被交给了学校,各地区的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新校服的规格,苏联校服重回了人们的视野。
在结业典礼那天,有的学校会让毕业生们换上苏联时期的校服,参加最后一次学校的集体活动,此时的苏联校服成了一种象征.他们与过去进行一场漫长的告别,也为即将到来的明天做好准备。就像苏联科幻《她来自未来》片尾曲《最美好的前途》歌词里写的那样: 从零点开始起步,迈向向明天新的前途,哪怕是漫长的路。
苏联女学生为什么要穿女仆装,是因为她们是国家的仆人吗?
当然不是。苏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仆,也没有人把校服视为“女仆装”。
评论区
共 2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