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业余的)音乐类文字写作者,“如何更好地用文字记录音乐”,是我不断面对并反复思考的问题。惭愧地承认,很多时候我没有毅力推动自己下功夫来练习,比如拿出严肃文学创作者的态度去逐字逐句地琢磨推敲。因此我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分享个人经验,不过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些自己看过的觉着不错的国内国外音乐类书籍,以供大家阅读参考。乐迷们看完会加深对音乐及其文化的理解,若有志于音乐文字写作,这些书更是能成为学习的案例。
按个人喜好和关联程度,我由前往后推荐,附上评分与评语。
这本书两月前刚推出的中译本,在这之前我便啃过英文原版,原名为《Our Band Could Be Your Life》。这是我逢人就推荐的一本音乐场景记录佳作,我看过的最好的摇滚类相关书籍,没有之一,堪称典范。作者通过对包括 Sonic Youth、Black Flag、Fugazi 在内的十三支八十年代美国独立摇滚乐队所做的群像传记,串联记录 Nirvana 破土前的美国地下音乐场景。内容详尽,文笔优美,叙事节奏的轻重详略也掌握得极好,既有趣味八卦,也有音乐分析,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之感。相信你读完,会对所谓的“独立音乐”产生更为立体丰富的认知。
或许对于机核的朋友们而言,这本书记录的乐队稍微有些小众,但却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硬核”音乐场景的窗口。
作为一位摇滚乐迷,一直以来我都对如何欣赏嘻哈音乐存有大大的疑惑。不过,前年发行的这本《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系列的第一辑成功地让我“入门”。
本书以两位日本乐评人对谈的形式,围绕嘻哈的发展历史、音乐文化、审美体系等等方面,像答疑似的深入浅出地讲解嘻哈文化的来龙去脉。结合这本书,再看网飞拍摄的纪录片《嘻哈进化史》,从影像和听觉上了解嘻哈历史,当然,再找来听一些经典专辑。短短两月,我对嘻哈的认识有了长足长进,相信大家也可以。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这是极富资历的英国音乐记者 Simon Reynolds 撰写的后朋克经典名著,很希望能引进中文版。国内乐迷天天讨论后朋克,但后朋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些什么风格,包含哪些乐队?深究起来是一团乱麻。认真看看这本书吧!
国外有很多像这本书和《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一样,就事论事地围绕音乐和场景本身记录、评论的作品,国内却几乎无人问津。反而是像《神秘列车》这类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文化评论作品引进得更多。大众乐迷都还没有最基础的信息,就开始讨论上层的“玄学”,有多少人能看得懂,看得明白?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整出“摇滚精神”的概念也就不奇怪了。
可谓是“古典音乐欣赏从入门到精通”,一本在手,随时翻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听不懂古典音乐啦!这本书是作者克雷格·莱特教授在耶鲁大学开设的古典音乐公开课的教材,以前本科的时候看过视频,后来才买的书。阅读难度介于专业与普及读物之间,内容非常丰富,结合公开课食用效果更佳。
《 What's That Sound? —— An Introduction to Rock and Its History 》
和上面那本相似,也是一门公开课的推荐教材,即作者 John Covach 教授为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开设的摇滚史课程。作为摇滚乐迷不了解摇滚乐历史,其实无伤大雅,全按自身兴趣听歌的乐趣说不定还会有更惊喜的体验,别把爱好搞得更学术追求似的。但如果想要对摇滚乐的历史有一个稍微全貌的了解?推荐这本书,要求不高,至少相对客观而全面。
倘若购买实体或者下载电子版不方便,去年国内引进过另外一本美国高校的摇滚史教材《摇滚乐风格:从猫王到披头士》,可以作为替代。不过后者的内容深度和趣味程度不及前者。
推荐完摇滚、嘻哈、古典方向的入门读物,也该讲讲爵士音乐的科普作品。
没得说,首选这本大砖头《爵士乐史》,作者对于多如牛毛的乐手、作品、事件如数家珍。就像是百科全书,这么厚一本,单单买回来放书架上供着,心里也仿佛觉着自己对爵士乐的了解增加了那么几厘米。
坦白地承认,对于我来说,爵士的门槛显著高于嘻哈。虽然我同样一边啃书,一边看纪录片《百年爵士》,长达十九个小时的纪录片看完了,书至今没有啃完,需要时间找来作品听着消化的内容实在丰富。
《Please Kill Me——The Uncensored Oral History of Punk》
这是一本色香味俱全的口述史,记录纽约七十年代朋克乐手的原味生活:《吸毒睡粉屎尿屁》,你的偶像绝不是你想象的光鲜亮丽。尽管这本书在许多年前发行过由郝舫翻译的中文版《请宰了我》,但仍然推荐阅读英文原版,并且在目之所及的未来,也不会有合格的中文版问世,因为其中有太多“不堪入目”的内容。
这本书拥有足够劲爆的八卦,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记录下乐手的真实生活与他们对音乐的真诚且深刻思考。
国内的音乐文字,我也看过不少,马世芳、郝舫、颜峻、叶三、郭小寒等等。马世芳可能是做电台的习惯,文字总是轻软,作为社科读物不够硬朗;郝舫呢,意识形态色彩太重,个人不推荐;颜峻和张晓舟很不错,但就是没能很好的结集成书。李皖出过好几本,但也只有这本受《读书》杂志邀请撰写的新中国六十年两岸三地流行音乐变迁的连载文字,比较符合我心中对音乐文化记录的标准。然而很遗憾的是李皖并没有通过采访,而是仅从个人研究的视角完成本书,但作为国内流行音乐变迁的普及读物看,足够了。
关于中国的流行音乐历史,还有另外一本书可以提一嘴。我在查询中国摇滚史资料的时候,找到过一篇 2003 年的博士论文,作者是如今河北大学音乐系的系主任王思琦教授。论文通过引用极丰富的历史资料,勾勒出国内上世纪的流行音乐发展,缺点在于太过依赖报道资料,少了几分温度,不过作为博士论文已经蛮优秀了吧。后来这篇论文也曾作为著作出版,今年又推出新的一本《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史稿》。我在国家图书馆翻看过,大致内容和之前差不多,可以作为资料书参考,阅读性欠佳,尤其是涉及近年的内容时走马观花,能看出来缺少“田野调查”,不够接地气,很可惜。
不论是我念书时候看的教科书,还是业余兴趣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国内作者真的需要向西方写作者学习如何将事情讲得又清楚明白又兼顾阅读趣味。比如这本,它讲述的是音乐科技史,或者更具体一点是互联网盗版发展史。虽然作者采访撰写的内容不求全面,但可读性极强。
另外,这本书关注的角度经常被国内乐迷忽视,流行音乐发展史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是“科技如何影响、塑造、改变人们的收听习惯”。流行音乐的物质形式是如何从最早的乐谱到黑胶,再到电台、磁带、光盘,最后是数字音乐流媒体,演变过程对音乐本身和文化场景均有着重大影响。这本书即聚焦在传统的实体的唱片行业,向数字的流媒体的音乐行业转变的十几年间。非常有趣,读完你会发现,以前下载的盗版音乐或者电影有可能都来自书中提到的同一个组织。
中译本名字听起来有些“猎奇”,但其实它是一本踏踏实实的专业科普书,原名《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Culture》。别看它装帧与价格显得有些廉价,内容却很压秤。一本基础的流行音乐行业入门科普作品,或许值得每一位国内的音乐从业者作为入门工具书,不求它有多深刻的思考(有些名词的翻译也让人头疼),但至少把整个行业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给详详细细地介绍了一遍。别谈什么“摇滚精神”了,赶紧学习起来吧。
另外还有一本同样是介绍音乐行业的著作,即《制造音乐》。如果要用标题概括这本书的内容,可以是《如何理解摇滚乐及流行音乐行业 —— 大卫·拜恩的经验之谈》。作为一本入门书,内容足够丰富,只可惜多数分析局限于拜恩自身视角,往往点到即止。或许你若和拜恩一样是音乐人,可能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触(比如在《乐夏》上钻研此书的华东)。而且这本书价格实在太贵,除非打折,真不如买上面那本《流行音乐的秘密》。
挺好的一本讨论鲍勃·迪伦的集子,分为文化评论与音乐评论两部分。第一部分《视角》,顾名思义,由不同的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鲍勃·迪伦,内容深度介于论文和乐评之间,提供了蛮丰富且相对客观的角度。第二部分《标志性专辑》则相对主观,基本可以说就是内容更为丰富的乐评(可以作为乐评写作参考),同样由不同的人撰写。总之,不管是不是鲍勃·迪伦的粉丝,都蛮值得读一读,学习如何有理有据地讨论一位传奇音乐人,而不是讲八卦吹牛逼。
既然讲到迪伦,就不妨把格雷·马库斯的两本关于鲍勃·迪伦的作品也一并提了,即《老美国志异》与《谈鲍勃·迪伦》,前一本书在近年再版的时候改了名字:《地下鲍勃·迪伦与老美国》,估计是为提促销量。看过马库斯文字的乐迷应该会对其个人风格留有强烈印象,阅读体验宛如丛林探秘,倘若对美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够,是不太容易看明白的。《老美国志异》与《神秘列车》并非普及读物,是写给文化人的小众作品。但我不得不佩服,能把音乐结合历史文化写得如此洋洋洒洒,写出严肃文学的气质,很难得。尽管《谈鲍勃·迪伦》会更亲民一些,但收录文章时间跨度大,零散庞杂,作为写作参考书合适,作为了解音乐人生平经历的书不合适。
这是《谈鲍勃·迪伦》的出品方新民说推出的另外一本体裁相近的音乐书,关于 Tom Waits 的采访集子。编者按时间顺序围绕 Waits 各个创作时期,挑选出主题各异的采访,串联构成一部形式有趣的人物“传记”,Tom Waits 的受访形象和性格很清晰,客观而真实。但问题在于,采访是由来自不同媒体的不同记者完成,有许多重复讲述的部分。
和《谈鲍勃·迪伦》一样,这本书读着也比较容易疲倦。不过,如果有志于音乐采访,这本书可以作为采访集来参考,设计访纲或者学习对谈技巧。
这是一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稍显学术的摇滚乐文化研究论文集,目光都聚焦在五十年代。虽薄薄一本,看懂它却需要一定的流行文化史和文化研究的基础,很值得作为摇滚乐研究的参考书,学习方法,看看人家是怎么严肃分析摇滚乐及其文化。
这本书或许是国内作者写得最好的音乐书籍之一,一本非常有分量的美国民谣普及读本。只不过作者袁越更倾向于关注音乐人生平和代表作,较少涉及音乐文化变迁。
我原本期望看到的一些文化场景变迁在其中没有太多体现,所以我会觉得它更像是一本串联起来的人物百科。当然,这不是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写作定位和内容取舍的选择。另外不得不吐槽的是新版的设计,虽美观好看,适合摆着,却不便于阅读,也和质朴的民谣内容不符啊!
你不能把这本书当作一部音乐纪实作品阅读,它是一本记录个人与时代的极具风格的自传,文笔优美,不然怎么获得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其实书中关于音乐的部分或许还不到三分之一,更多的是 Patti Smith 关于生活的回忆、感触和思考,文学、音乐、摄影等等艺术形式均有涉猎。不认识 Patti Smith,纯当作故事看也不会枯燥。这是音乐人自传的正确写作方式(之一)。
相比之下,Kim Gordon 的自传《乐队女孩》会逊色不少。虽然其中以女性视角观察美国地下摇滚乐场景难能可贵,且作为 Sonic Youth 的乐迷不得不看,但看完好像也没太记住什么。前年还出版了 Joan Baez 自传《钻石与铁锈》以及去年的 Marianne Faithfull 自传《泪水流逝》,我还没看,看不动了。
这本书就故事性而言,值得一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在叙事立场上有值得商榷之处。作为一本音乐人的传记作品,这本书对于科本的音乐创作过程和音乐文化背景少有着墨,根本没提西雅图、奥林匹亚或者西海岸的任何音乐场景,就连垃圾摇滚本身也几乎不涉及,令人摸不着头脑。作者反倒是无比细致地在记录八卦,比如家庭纠纷,再比如描写科本的吸毒史,基本从三分之一的部分开始,每翻开一页都有和毒品相关的内容。由于一些关键人物拒绝接受采访,本书的科本形象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要打一个问号。
对比起来,我更想看的传记是《我们的乐队也可以成为你的生活》作者 Michael Azerrad 在九十年代完成的那本《关于一个孩子 : 涅槃的故事》。
雅众文化近年其实推出过不少音乐书籍,包括前文提到的《我们的乐队...》《爵士乐史》《泪水流逝》以及这本《重于天堂》,除此之外我看过翻过的还有山羊皮乐队主唱自传《漆黑清晨》、由《重于天堂》同一个作者写的吉米·亨德里克斯传记《满是镜子的房间》、埃里克·克莱普顿自传《天堂十字路口》、平克·弗洛伊德传记《无尽之河》和皇后乐队传记《狂想人生》。怎么说呢,作为音乐写作的大板块,国内引进的音乐类书籍里过半是人物传记。刚开始听摇滚的时候,喜欢看这种大部头。然而现在可能是人年纪大了,不追星了,厚厚的传记我是看不动了。后面的这些作品稍显粉丝向,大家按兴趣买就行。如果不是音乐人的乐迷,看完之后的收获感并不强。我希望了解音乐人的生平,但不希望了解得如此详细,除非,内容文字本身足够精彩。
一本传记,适合 Lou Reed 乐迷。而坦白地说,我不是,所以这本书很难引起我的共鸣。它成书于 Lou Reed 逝世之后,此前作者也并没能采访到本人,而是围绕每一张专辑进行各类资料拼图.因此与其说是一部传记,不如说它是一本乐评集,而且还是变着法子夸夸夸的乐评(就算有负面评论,作者也会想方设法为 Lou Reed 开脱),最尴尬的是全书最后一段:“卢·里德是最棒的。”
这是一套关于专辑的经典系列书籍,一本介绍一张流行音乐经典专辑,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国内近年开始逐步引进了一些,可以上豆瓣查看。虽说这个系列的书不错,但不推荐一股脑地都收集,有条件的话,尽量去图书馆借回来看吧。而且不同的作者,风格会有很大的差异,基本的叙事风格都比较主观,加上这次的中文翻译很多是由征集报名的乐迷完成(我想报名的时候刚好截止),可能每一本的翻译质量得不到保证,当作趣味读物看看或许不错。
罗列到这里差不多,最后我抬头看了一眼买回来吃灰一年多没有拆封的《余下只有噪音》,我们有机会下次再说。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