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行业里面都会存在一些类似“原动力”的东西,其实说穿了就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定。从业者如果内在对这种价值认可度很高,就可以很踏实地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去追求和实现自己觉得对的价值。机缘巧合,最近得一机会反思建筑师这种行业的这种价值观可能性。内容都来自真实的体验与观察的提炼,并没有推论之类的东西,现整理于此供各位读一乐。
在这种行业低谷到了连清华的建筑系都有需要调剂学生进去的时期,若是恰好新进入学的建筑学同学内心也有些许的迷茫,希望也能够起到一点点类似模糊的路牌的作用吧。
稍微深入思考之后,个人觉得此问题最有意思的点在于它的多样性,虽然都是同一个职业的名字,在这里头能够追求的东西却如此天差地别。下面就是本人有限的经历与思索过程中一路走来所见过的,能够成为驱动力的价值观(也就是或许能成为建筑师想要坚定地追求的那些东西),这里面的每个方向我都见过为其狂热坚定之人,自己也曾先后在其中反复横跳,所以排名也没有先后,也完全谈不到全面,若是能得大佬在评论帮我补充,我会不断更新增补本文内容。
这是我本科时期一头扎进去的方向,它能让人狂热的地方是去各种其他人类的技术前沿领域借人家的成果然后想办法用在建筑学里。举例来说,当下最典型的,人工智能如何辅助建筑学领域,比较飘的比如用各种算法搞出一些虽然在某方面有价值但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形体(比如拓扑优化出来的结构,类似下图是我用拓扑优化算法做的……花盆撑子……) 还有用神经网络试图学习某种设计过程中的操作手法以尝试复制其风格等等;偏落地则可能用带卷积的神经网络加快有限元分析速度以便可以快速迭代方案;或者基于规范的快速审图程序之类的;还有人尝试用视觉算法快速对地图/街景/3D扫描点云做理解归类识别啥的……
以上例举全是计算机技术,是因为我生活里接触的技术革新基本都是这方面的,我想如果是上次工业革命,这个方向探索的可能就是如何实现玻璃、钢和混凝土的最高效的预制与装配(或者他们能够带来何种新的设计风格)吧。上面说的基本都是设计阶段用到的技术,还有建造,使用,甚至拆除的时候用的技术,则更是不胜枚举了。(比如日本那个会“吃楼”的拆楼机器)
这个方向的魅力本质个人觉得是关于一种人类对“制造和应用工具”这件事的天然狂热的,有技术亲和体制的朋友估计会玩的很high,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一不小心就会距离落地的建造实践太远。这其实也没啥问题,只是往那边走应该基本就只能混学术界了。而学术界,那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这个方向是把建筑当作一种情感载体来对待的,就是表达冲动与热忱。举例来说MAD的作品很典型。下图是据说受到北方大雪下山水形态启发的哈尔滨大剧院。
激进一点说就是,不要扯什么逻辑推演,建筑这么复杂多维度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有足够强的逻辑覆盖到本身就矛盾的诸多视角,所以很多那些所谓的概念所谓的逻辑体系都是后找补上去的虚伪装饰。只是为了防御别人的质疑与攻击,就费那么大劲构造一套逻辑出来实在是不值当的(注意,这里的值与不值,就是关键的价值观判断。此处的激进也是仅作举例陈述之用,并非完全代表我本身观点。)所以就不如完全把建筑当作一个情感的载体,设计师好好体验一下其的内心想要表达的那种情感与冲动,然后想方设法把它用建筑的语言(形体,空间,光,材料等等)去表达出来,就完事儿了~至于观者能否感受到,如何解读,那是他们的事儿。既然当艺术去做了,自然就不能追求所有的人都产生共鸣。
当然这是一种很个人的行为,这种行为放在建筑这种尺度上是否合适,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一定是不合适的,至少它在一些角度上很忠实地反映了社会现状。而把社会现状凝固起来表达不正是建筑的特点之一吗?和很多其他显得有些强行的做设计的路子比起来,至少这个路子很率真,不别扭。)我关于MAD的论述若有兴趣,可移步此处马岩松和王澍哪一个的“山水自然”更胜一筹? 举例来说,选择了这个方向的人觉得最爽的事情之一就是会觉得建成项目是真的“亲身的孩子”。在设计过程中随着不断的推进,整个设计中每一个吊顶厚度,收边,梁下走管,幕墙细部,降板边界等等所有的一切细部与做法都是经历了功能、形式、空间、结构、水、暖、电、幕墙构造、各种地方的材料特性选型等等一切方面的取舍与斟酌之后稳定的最终结果。整个建筑里面的所有系统是怎么运作;怎么检修;怎么管理;怎么服务于使用者的;建造的时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里的受力是传导到哪里的;以及以上一切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建筑师全部了然于胸。
这个方向最难,因为它最落地。你需要了解结构水暖电甚至物业管理等等的各种从基本原理到少数细枝末节,然后把这一切与你最初的那个“使用者看得到的设计追求”融合起来(实际上能够实现以上基本就耗掉了实务建筑师工作中99%的时间了。很多时候到了这里基本就已经放弃了所谓的“使用者看得到的设计追求”了)所以它基本上和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不就是设计个立面嘛?”是彻彻底底的反面。但这个方向也是最值钱的,需要很多年的学习,如果你研究一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大纲,就会发现里面要求的全是这些东西。
下图是火神山的其中一张图纸,像这种密密麻麻充满细节的技术图纸,不完全统计建筑水暖电各个专业的加起来应该至少有近(或超)百张,全部在24小时内协调拍定出图完成,这是对建筑相关技术如何的“了然于心”才可能会做到的事情。
还有一个价值,就是偏社会性的方面,比如乡村建设,类似改造一个本地的旧厂房让它切实对当地的周遭起到积极作用;如何建造经济性住房的同时改善高密度居住区的诸多负面现象;甚至如何给城市里的流浪动物设计合理的聚集地,让它们不打扰人类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又不过多繁殖等等。下图为谢英俊先生的四川地震区可持续永久农宅,就这样结合当时在地的具体情况,通过村民协力互助的方式,历时一年完成了56户重建。
个人觉得这个方向上的内驱力是最强的,因为现代科学的大旗竖起来之后,一切都驱魅了,人们猛然意识到大家的内在并不相通,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孤岛,但是转而向内我们又发现其实内在是空虚的,人们的价值往往只能通过他人来实现,所以我们开始疯狂地渴望个体之间内在的链接。如果各位仔细考虑一下所有那些能够轻易调动起内在情感力量的事件,比如诸多彰显强大的国事、比如那个河南暴雨的线上表格、比如《尼尔 机械纪元》的E结局(突然跨次元举例),肯定都是和“他人”或“一个群体”有关系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就是那种“反应视频”的流行(比如《当外国人第一次听周杰伦》、《小哥第一次看“血色婚礼”的反应》)对这种视频的喜爱从根本上不正是一种对内在的共鸣和链接的渴望嘛。关于这一点想顺便附上我以前的另外一篇文章:浅议《OPUS》类游戏作品的现实意义 扯远了,我只是想表达这个方向的成立根基是更深更强的,其做工作成果也很容易破圈。
我本科有个同学,觉得设计里面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太多了,不爽,于是一头扎进书籍的海洋从西方哲学史开始搞,记得最后临毕业的时候找他请教问题,他在纸上画了两个点,问我这是一个点还是两个点,我说两个,他说好!那么我们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区分上下左右的。下一步就是证明人类是有空间感的……也就是说……他从如此根基的命题的证明开始,一步步构造出能真的说得清楚的体系来,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特别迷人的追求。(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当时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量化描述空间”,而这其实也是数字化探索路线的最大瓶颈之一,然后我俩一瞬间一拍即合……当然了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俩能解决得了的……)
还有一个念头是对建筑理论的简明整理(这是一个一听就能耗掉一辈子的工作。野心实锤。)如果对建筑理论稍加了解,就会发现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为“重新发明轮子”而欢呼雀跃,殊不知很多路都是先贤已经深度探索过的了。
另外一方面,随着建筑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里摸爬滚打,那些针对创作和设计的建筑理论越来越少有人问津,虽然或许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合理结局,但如果这些东西都彻底被淹没了,也是一件相当值得担忧的事情……所以我一度觉得有必要整一个简明的理论指南手册啥的(不简明的理论指南手册可以参考下图这本,刘先觉先生的《现代建筑理论》)这个事儿确实不太象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能搞的,不过这不耽误它可以成为一个值得追求的方向。
这个方向和第一个有点像,就是和实践距离比较远,但是我觉得它肯定是可以成立的。
写在后头:建筑行业近年来一片唱衰之声,从业界到学界都存在很多悲观的观点,这也是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类与“景气与否”关系不大的驱动力提出来的原因。但也还请诸位理性看待,毕竟对个人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柴米油盐始终是得摆在第一位的。
评论区
共 2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