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朋克Magic-punk,反叛的就是将魔法作为简单符号来表现,以《DND》为起源的剑与魔法异世界故事;以及将魔法视为新的能量或旧的科技,用理工科学来解构魔法的科幻故事。魔法朋克意图构思一套全新的,以荣格心理学为原理的魔法体系,以及将魔法视为资本,围绕着魔法资本主义而展开的,社会及文化激烈冲突与变革的全新世界观。
这是一个宏大的系列,目前暂时是用四个篇章去规划这一世界观:
重新定义魔法:魔法与荣格心理学
重新定义魔法社会:魔法资本论
重新定义魔法货币:魔法虚拟经济
重新定义魔法文化:魔法符号学
其中的1和2已经有了具体的成文,但3和4只有朦胧的小思路。在机核上分享,也是渴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参与完善,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肯定不是一个人所能够支撑得住的。毕竟赛博朋克和蒸汽朋克也是由一系列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所构建的。
DND:以远古神话,萨满崇拜,女巫,炼金术为缘由诞生的剑与魔法异世界。将魔法解释成对空气中各类自然元素的运用,亦或是对神的祈祷从而获得神的祝福。
魔法科技:试图将魔法解释成一种未知的高科技系统,魔法是系统响应了魔法师的咒语(代码)而响应出来的能力。亦或是将魔法解释成一种新的能源,能被人们用精神力所直接转化或使用。
魔法:一种以力比多为源,将人精神的感知,通过魔法师的放大,直接产生现实象征的超自然现象。
力比多究其本质而言是欲望(appetite) [1]在大多数魔法故事中,力比多被简单理解成了一种可以量化的精神能量,也就是所谓的魔力了。力比多又被荣格称作心理能,虽然它是借鉴于物理能的概念,但它却没有可以计算和测量的单位。
心理能来源于一个人所曾有过的那些体验。正像食物被我们的身体所消耗并被转化为生物能和生命能一样,人的经历和体验也被精神所“消耗”,并被转化为心理能。[1]
感知或知觉(英语:Perception)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2]
上述的主流魔法体系中,对于构成感知的主观意识经验定义,源于洛克的经验主义。洛克把构成经验的基础称之为sense data,他认为感知是由大脑中不同感觉的材料(data)构成的,它是可以被高度知识化,也就是可以被量化成一个一个的单元。[3]
也就是说在洛克的经验主义指导下,魔法是可以被直接知识化公式化,魔法能以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咒语,被不同的人学习,在现实中释放出同样形式的魔法。
在《无职转生》鲁迪的魔法师毕业考试中,老师洛琪希先是示范了魔法——豪雷积层云,而随后主角鲁迪便重复上述的咒语,学习并释放出了同样的魔法。
而魔法朋克对于主观意识经验的理解,则源于休谟提出的“恒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 。休谟否定因果论,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有哪些东西会必然导向某一种感知的,我们只能说感受(sensation)就是我们最基础的东西[3] 。
感受指感官侦测到外境的能量变化后,于个体内产生的生化反应;大脑将这些神经讯号接收处理后,就会得出感知[2] 。
对应到魔法朋克的世界观里,每个人的魔法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同样的知识,被不同的人学习转化成不同的感知,也因此必须要不同的咒语,才会在现实中释放出不同形式的魔法。
可能有点类似,相对符合休谟定义的魔法,就是《哈利波特》的守护神咒。尽管每个人的守护神形态都独一无二,取决于不同人内心的象征,但毕竟守护神的咒语还是固定的“呼神护卫(Expecto Patronum) [4]” ,不符合魔法朋克对于魔法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定义魔法的具体举例,我会在讲完魔法原理之后再详细展开。
放大(amplification)是一种对于一系列幻想深入的分析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要求分析者本人就某一特殊的语言要素或语言意象,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来自种种不同的渠道:分析者本人的经验和知识;产生这一意象的人自己所作的提示和联想;历史资料和考证;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以及文学、艺术、神话、宗教等等[1] 。
放大本质上是魔法师学习并掌握魔法的过程,而主流的魔法作品却将其学习过程给简单的体感化,神秘化了。对其学习的过程,要么是对自然元素或物理原子更细腻的体感控制,亦或是不断对神加强信仰的过程。
而魔法朋克试图想做的,就是将魔法的学习过程,以荣格的放大法为主轴,在故事中具体展现魔法师从开始学习,到逐渐掌握一道魔法的全部过程。
象征: “一种东西, 如果我们不能或不能完全按常规对它作出合乎理智的解释, 同时又仍然确信或直觉地领悟到它具有某种重要的、甚至神秘的 (未知的) 意义, 它就被视为一种象征。”
荣格又说: “真正的象征——视为对某种事物的表现, 但这种事物是一种仍未被意识所承认或者仍未形成一种概念的事物,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内容使象征不同于单纯的实物或符号。” [5]
不得不承认,荣格对象征的定义是极其抽象的(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而在魔法朋克中,我们则关注荣格的象征在人内心的表述,象征是无意识与我们主观意识进行交流的语言[1] 。而魔法朋克中的魔法,正是能将这种无意识与主观意识交流的语言,直接在现实中具现出来的一种超自然现象。也因此,魔法朋克中的魔法,是一种新的可以表达人内心象征的文化媒介,这点我们会在后续第四章的魔法文化里尝试探讨。
在解释完重要的心理术语之后,可能大家对魔法朋克中的魔法,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但不管您有没有听懂,总之请先放下您过去对魔法的所有认知,让我们一起怀着学徒之心,开始新的魔法之旅吧。
这里请不得不容我献个丑,容我引用自己短篇小说《魔女想要写魔法》中的情节,作为介绍和深入解释魔法原理的案例。
有一位魔女,她从小就是孤儿,在贫民窟里饱受饥饿的折磨。在被国王收养并被培养学习魔法之后,她被推崇成了全城人的信仰。当王都因为灾荒全城人饱受饥荒时。我们的魔女,通过共情格林童话《生命之水》中,小王子借吃不完的面包给国王,从而使王国的臣民摆脱了饥饿的桥段。她用魔法将童话中虚构的吃不完的面包,成功具现到了现实中,让王都的全城人也摆脱了饥荒。 [6]
让我们先回顾魔法的定义——魔法:一种以力比多为源,将人精神的感知,通过魔法师的放大,直接产生现实象征的超自然现象。
接下来我会借助荣格的人格理论,去尝试解释魔法师的精神,是如何孕育出魔法的。在此之前,我想留一个问题给大家: “魔女吃不完的面包魔法,什么时候才会被吃完呢?”
荣格将人的精神区分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来说,意识就是我们能意识到的部分,其中的自我就是筛选外在体验的是否进入意识的阀门。这里魔女因为要解救全城人的饥荒,所以她的自我会主动去接受有关人们挨饿痛苦的经历,也会尝试饿肚子让自我接受身体饥饿的体验。而这些经历和体验,会被精神消耗转化成力比多。
那不被自我认可的体验呢?它们被储存进了个人无意识,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结(complexes),它是由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聚集成的一簇心理丛。故事中的魔女,从小就饱受饥饿的折磨。而这些痛苦经历,被魔女的自我拒绝,从而潜藏在了魔女的个人无意识中,促成了她的饥饿情结。当她面对全城饥荒的时候,这段情结就被再次唤醒触发,这段过去的经历也被她的精神消耗转化成了力比多。
然后魔女的祖先,也都有过被饥饿折磨的经历。这些人类有关饥饿的远古意象,都会被储存在集体无意识中,通过繁衍遗传给后代。而这些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经验,一生不能被人意识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被称为原型(archetypes)。
那么假设魔女的祖先是希腊人,他们信仰农业女神德墨忒尔。让我们暂且命名一个名叫农业女神原型,假设她代表着希腊人对饥饿恐惧的一面,因为她既能给予大地生机又能令大地枯萎。当我们的魔女带着对全城人饥荒的同情入梦时,梦中她可能就会浮现出麦穗以及镰刀的象征,而麦穗和镰刀就是农业女神德墨忒尔[7]的象征之一。即使魔女从未下乡,从未阅读或了解过农业女神德墨忒尔,她都有可能梦到这一原型所表达的象征。
而当她醒来后,她就会不停地去阅读,想找到对应她精神(包含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潜意识)感知的现实象征。当然,我们的魔女在阅读到《生命之水》小王子借吃不完的面包给国王,从而使王国的臣民摆脱了饥饿的桥段后。她终于找到了完美对应她精神感知的现实象征,那吃不完的面包。最终通过念咒,将她的力比多变成了吃不完的面包。而这不断寻找现实象征,最后念咒的过程,就是放大,也就是魔法朋克想尝试表现学习并掌握一道魔法的具体过程。
从逻辑上来看,只要切断力比多与现实象征的联系,面包就会被吃完了。那力比多是怎么和现实象征联系的呢?
是投射。这里我定义的投射,主要讨论的是人与象征物的关系。假设有一张白纸,你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遗愿,那你的特征就被你投射在了这张白纸上。它也就不再是白纸,而是代表你个人的象征了。
从个人的角度解释,在理想封闭的环境中,当魔女自己吃饱了,她有关饥饿的欲望(力比多)开始消散,自然这个面包就能被吃完了。
但就这,怎么可能让全城人都吃饱呢?这是违背能量守恒(力比多是心理能)不合逻辑的。
让我们解除理想封闭的实验环境,把饥饿的全城人,这样重大变量引入进来。那么,让我们再次发问: “面包什么时候才能被吃完呢?” 。
答案是,当全城人都对这块面包没有了饥饿欲望(力比多)时,这块面包就会被吃完。在这里,请让我将这块面包定义为魔法象征。魔法象征,也就是由魔法创造出来的现实象征。这块魔法象征,可以把所有信仰魔女的人的饥饿欲望(力比多),转换成现实中可以吃的面包。
也就意味着,魔法象征,可以通过信仰的方式收集他人的力比多,然后放大它的现实象征……
一个名为魔法资本的潘多拉魔盒就此被……还是让我们留到下期在揭晓吧。
评论区
共 7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