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能理解他想学的原因,多半是我之前发的文章给他留下了印象,在最近的这一年内,我写了 10 篇文章,其中 6 篇发机核的拿到了精选、两篇发少数派的拿到了首页推荐,而最近在机核新发的两篇,也都获得了过百的收藏量。
我其实摸索知识管理一年多了,但此前一直没有分享过自己是怎么做的,因为我卡在了实践上。试了不少工具方法、也看了很多教程,但就是很难理解好的知识管理具体要怎么做。
这其中印象最深的就要属「卡片笔记写作法」,即便去看原书,也硬是弄不明白如何做,就好像刻意藏着掖着不想给人知道,让我一度非常沮丧。我只能照着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一边试验性的搭建知识库,一边搜集其他相关的教程、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迭代。
好在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已经愈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库在接近期望的形态了,能让我写出那么多精选文章,已经能从某种程度体现这套知识库的实用性。而每当我要写文章、想找知识库里现成的笔记时,我都能发现有至少 4 种可选的搜索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自己是如何搭建这一套知识库的,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样,苦于不知道如何做好个人的知识管理,或是面临笔记堆积成山、找起来头大的问题,我的分享或许能帮到你。
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困难,在具体说明我的搭建方法前,我想先介绍下这套知识库的构成,但如果你已经开始好奇这套知识库是怎么搭建的了,也可以直接跳转到「我是如何搭建的」。
希望你能更关注我在选用特定工具方法时的目的,以便寻找最适合你的工具方法。本文中都会以 Obsidian 举例,因为这是我目前在用的工具,但这并不代表搭知识库只能用这一种工具或只能用我的步骤方法。
我基于自己从《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理解,在知识库里存放了 3 种笔记。
闪念笔记:储存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灵感或感悟的简短笔记,比如某一天突然想到两个领域可以碰撞出某种新的火花,就会写一条这种笔记。
文献笔记:储存基本沿用原文表达和结构的笔记,比如译文、摘抄的原文。
永久笔记:储存用自己的话表达、以复用为首要目的的笔记,类似一篇篇独立的文档,知识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对应上面介绍的 3 种笔记,我也建立了 3 个一级目录分别存放它们:
文件夹名称里的数字仅用于排序,而这个顺序则是根据我自己的感觉来定的,我觉闪念笔记算是思考得最浅的,永久笔记则是思考得最深的。
除了这 3 个目录,我还新建了一个名为 images 的目录用来储存图片,因为我的笔记是用 Markdown 写的,而 Markdown 文件的图片必须从外部引用,将所有图片存在同一个地方能让我的笔记目录保持简洁清爽。
而这 3 个目录之下,也都有着不同的二级目录结构: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这 3 个目录下要用不同的结构?由于这套结构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发展出来、并非最开始就设计好的,这里仅分享下我对这些做法的个人理解:
闪念笔记不作二级分类:本身定位就是快速记录的简短笔记,默认的时间戳已经能满足区分不同笔记的需求,如果要找特定的笔记,基本也可以靠关键词、时间戳和标题定位到
文献笔记用媒体类型和来源分类:这些笔记几乎都是照搬原文、没有经过大脑记忆的,对我来说要找特定笔记时,回想起「曾经在 B 站看过一个这样的视频……」比「曾经记过一个 xx 领域的笔记」更容易,因而我选择用媒体类型和来源分类,方便后续查找
永久笔记用符合自己认知的分类结构:能存入其中的笔记,大多是经过自己思考、再表达的,也就是说我的记忆中已经对这些知识做了某种分门别类,因而我更倾向于用自己理解的结构对它们分类,这样能让我更快找到特定的笔记
必须有助于让我快速找到特定笔记
将更多投入留给深度思考的笔记
我最先做的一步,就是为前面提到的 3 种笔记创建对应的文件夹,我在 Obsidian 库中最顶层分别创建了 3 个文件夹:
这之后,为了集中存放图片、保持笔记目录的清爽,我创建了一个名为 images 的文件夹,在目录中右键,将其设为了附件文件夹
至此,这套知识库有了一个基础的框架,就像为了种植不同的作物、在一大块田里划分了多块区域,接下来该准备播种了。
就像我在前面所说,我理解的闪念笔记是一种简短的笔记,用于记录突发的灵感或感悟,以便后续合并到其他笔记。
我在 Obsidian 里写这种笔记时,会用到软件自带的核心插件「时间戳生成器」,第一次使用需要先手动启用插件,在 Obsidian 中依次打开:设置 > 核心插件 > 搜索插件 > 时间戳生成器,点击开关启用。
每当我有突然的灵感时,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立即打开 Obsidian 新建一个时间戳笔记。通常我更倾向于用快捷键创建笔记,因为这样速度更快、能让我尽快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新建笔记后,我会在标题的时间戳后加上一段话、作为正式的标题描述,这段话要尽可能概括我准备在笔记中写的内容,比如《202211252119 免费内容如何参与黑五促销》。
引导自己沿着预期的方向写作,防止写得太过跳跃发散
方便后续回顾,看到标题就能大概了解里面的内容
写闪念笔记的正文时,我不会给自己特定的结构限制,只要记录的信息有助于日后再次使用,是否插图、用不用有序/无序列表都无所谓。
如果写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自己知识库中的其他笔记,我也会加上链接,以便后续顺着关联性整理笔记。在 Obsidian 中,默认输入两个左方括号即可唤出笔记的搜索框,再输入文本就可以按标题搜索笔记,最后选择要关联的笔记,就会创建一条新的链接。
如果一时半会想不起要找的笔记标题是什么、或是找不到笔记,我会按 ctrl/cmd+shift+F 切换到全局搜索,用标题/正文的关键词找笔记,再回到闪念笔记中创建链接。
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写完标题概括的内容,一篇闪念笔记就完成了。
对我来说,闪念笔记就像是某天吃到了惊艳的料理,激动的写了一段评价,讲这道料理有多好吃、让自己想起了某段愉快的记忆,简短、但没法让我做出同一道菜。
文献笔记是保持原文表达的笔记,我通常会在这几种条件下写:
记这类笔记时,我通常要关注两个区域,一是原文,二是新建的笔记,因而我的查看方式也会取决于原文:
图书和论文方面,因为我平时输入比较少,这里就暂不分享了。
新建一条文献笔记后,如果原文自带标题,我会直接沿用原标题或将其译为中文,如果原文没有标题,我再根据内容概括一个标题,就像写闪念笔记时所做的那样。
接着,我会参考原文的类型将笔记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比如要翻译一篇宣传片教程文章、作者是资深宣传片制作人 Derek Lieu,我会将笔记移动到 2-文献笔记/文章/Derek Lieu 目录下,这样一来,之后就可以通过回忆原文信息快速找到这篇笔记。 出于习惯,完成这一步后我也会在笔记的结尾记下原文链接/出处,以便下次需要确认原文或继续查看时,能快速回到原位。
到这里,一篇文献笔记就有了标题、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也存好了原文链接,剩下的正文我通常有两种记录方式:
文献笔记对我来说,就像是吃到了惊艳的料理,拍下照片,记下了食用体验、能看出来用到的食材,甚至冲进厨房从头到尾拍下厨师的制作过程,相比吃后评价(闪念笔记)多出了一些具体的信息,但也还不足以让我做出同一道菜。
永久笔记是用我自己的话表达、以复用为目的的笔记,我一般会在这些情况下写:
近期从实践中学到了有复用价值的新知识,比如通过 wiki 和教程理解了某个专业术语、写代码实现了一个自动化
在闪念笔记/文献笔记中发现了有复用价值的信息,能拆解重组、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新笔记了
有个想写的文章选题,定好标题就能立即开写了
发现几篇笔记可以归入一个共同的主题,而且能延伸写一些自己的思考
上面这些情况,能说明某个时间点、我在某个主题下知识储备够多了,但要怎样才能写出易于复用的笔记?
每当我准备写一篇永久笔记,我都会先想象写完后自己要如何用这篇笔记,再从 3 种文档类型里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文章类除外):
这套文档分类并非我的原创,而是从别的领域迁移过来的,我曾有段时间在研究如何写出好的开发文档,偶然找到了 Youtube 视频《What nobody tells you about documentation》,其中介绍了 4 种文档类型(比上面介绍的 3 种多了一个教程)。
因为这些文档和知识库中笔记的定位很贴近,我便尝试用在了自己的知识库里,意外发现完美匹配我的使用需求,便一直用下来了。
选定一种文档类型后,我会在笔记的开头加上对应的标签,在 Obsidian 中,可以通过 # 和文本来加标签:
操作指南:how-to
解释:explanation
参考:reference
这样不仅指定了笔记的预期用途,而且可以用标题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写的过程中偏离了预期的方向。
但这还只是开了个头,选择的文档类型不同,笔记的写作思路也会有所不同,接下来我分别介绍下自己写这 3 种笔记时的关注点。
操作指南是帮助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笔记,侧重于描述指导实践的做法。
写操作指南时,我会先起个好标题,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
比如我想写一篇笔记,讲用 Python 从网页爬取数据、需要用到一个名为 Scrapy 的库,好的标题可以是《如何用 Scrapy 爬取网页》,不太好的标题可能是《如何使用 Python 的 Scrapy 库》,因为前者更好的体现了「做什么」。
明确标题后,为了确保自己能写出清晰的操作指南,我在写笔记正文时还会考虑一些点。
起个面向实践的标题,比如《如何 xxx》
提供可实践的步骤/做法
选择合适的起点
注重结果,而非解释
允许多种途径
解释类笔记正如其名,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术语、概念或某些因果关系。
我在写这类笔记时同样很关注标题,好的标题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解释某些东西的,具体来说,我会考虑这两种表达:
定好标题后,写这类笔记的正文时,为了做到通俗易懂、实用的解释,我也会关注一些点。
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根据要解释的内容,从配图、举例子或打比方这 3 种方法中选择最合适的,这是我从擅长打通游戏和教育的 Nicky Case 那学来的。
最后,我还会为解释类笔记加上别名,这是一个 Obsidian 中支持的功能,为笔记指定一个或多个文本作为别名后,就可以额外通过这些文本搜到这篇笔记,这其实是方便了我后续的找笔记。
比如《游戏的钩子》这篇笔记,这个概念对应的英文是 hook,我就会在笔记的开头写上这样一段内容,加上「hook」和「钩子」这两个别名:
加上别名后,我就可以通过别名的文本搜到这篇笔记,不管是全局搜索还是创建链接时都支持:
选一个能体现出概念/因果解释的标题
讲自己能听懂的话
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
讲清前因后果
避免讲做法、或写成结构化的参考
参考类笔记像 wiki、字典一样结构化,查阅时往往只需要关注特定部分的信息,比如发布文章前的检查项目、数据库常用的查询代码、用不同器具制作咖啡时手磨的研磨度。
和前面两种笔记一样,参考类笔记也要一个好的标题,根据我的经验,我倾向于在标题中纳入找笔记会用的关键词。
比如一篇参考类笔记,描述了用不同器具制作咖啡时,推荐手磨设置的刻度,我用的标题是《C40 制作各类咖啡的研磨刻度参考》,其中的关键词是「C40」和「刻度」。
在写这类笔记的正文时,为了让自己日后能更便捷的查阅参考,我也有一些考虑的点。
使用对查阅友好的结构:就像我找笔记时借标题理解其中的内容,在查阅参考类笔记时,我也会通过大纲中的子级标题理解对应部分的内容。为了帮助自己更高效的查阅,我也习惯于将查阅的关键词作为标题。
比如上面咖啡手磨刻度的笔记,我在查阅这个笔记时相当于在问「要制作 xx 类型的咖啡,我应该将手磨的刻度调到什么范围内?」,查阅的关键词都是「咖啡类型」,因而笔记内的子级标题最好都是咖啡的类型。
只提供查阅所需信息:提供的信息应该刚好能满足查阅的需求,避免添加过多无关信息、导致查阅的效率变低。
还是手磨刻度笔记的例子,我在查阅时只需要知道「刻度范围」,因而每块内容中讲清推荐的刻度范围即可,而不应出现「如何调节刻度」这样的内容,后者适合单独写一篇笔记,必要时通过链接引用。
保持准确一致:参考类笔记中的内容需要经常查看,为了避免误导,需要持续更新、保持内容的准确性,而为了提高查阅的效率,也最好使用一致的结构、语气和格式。
用找笔记的关键词起标题
使用对查阅友好的结构
只提供查阅所需信息
保持准确一致
永久笔记对我来说,就像是我为了能还原某道好吃的料理,反复摸索尝试后写出的食谱,能指导我的实践行动,告诉我要准备哪些食材、如何烹饪、最终还原出那一道料理。
这样的笔记不管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离不开「让自己高效复用知识」的目的。
每次写笔记时,我也会关注其中是否有关联到其他笔记的内容,如果有的话,便会新建一个链接、在对应的位置链接关联笔记。
在知识库的长期使用中,我发现链接笔记主要有这两个好处:
但什么时候才要链接笔记?在写这篇文章的期间,我也随机回顾了不少知识库中的笔记,发现我创建链接的场景主要有这 3 种:
提到了某个术语/概念:比如我在写宣传片领域的笔记时,「游戏的钩子」就是一个高频出现的概念,我便会在提到它的地方引用对应的解释类笔记
需要同时使用操作指南和参考类笔记:比如一篇分步骤介绍如何做某事的笔记,需要用到另一篇笔记里的某种规范/标准,我会在更有可能被找到的笔记中链接到另一方
提及笔记本身:就像「那篇笔记」、「这篇文章」,关注的焦点是笔记本身,而不是笔记中储存的知识,主要出现在一些背景/摘要里
Obsidian 管这种内部笔记间的链接叫「内部链接」,要新建一个内部链接,可以在编辑笔记时连输两个左方括号、唤出内部链接菜单:
此时输入文本,即可用关键词搜索标题,查找匹配的笔记:
点击内部链接,便会打开对应的笔记、跳转到开头,但我通常还会有一些额外的需求:
我在 Obsidian 里都找到了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希望打开笔记后跳转到特定位置,可以在链接中输入 # 搜索并选择标题。在内部链接中用 # 唤出标题选单
如果想要跳转到更精确的位置,比如另一篇笔记里的某一段文字,则可以在链接中输入 ^ 搜索并选择对应的内容,注意这种格式和链接到标题只能二选一。
要自定义链接显示的文本,可以在链接的末端输入 | ,然后输入要显示的文本,比如 [[一大串超长的笔记名称|这篇笔记]] 会显示为「这篇笔记」。
在链接笔记时,笔记的别名也能提高我找笔记的效率和成功率,就是我在解释类笔记里提到过的那个 alias,因为有时候脑子一抽、就是想不起来要找到的那个概念的中文/英文叫什么,如果设置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别名,就可以用还记得的关键词都试试。
前面已经讲了我是怎么写各种笔记的,但搭建易用的知识库显然不只是写笔记这么简单,因为时间一长,知识库里的笔记也会堆积,导致很难在文件列表里找笔记,这也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试过不少方法后,我最终选择了不预先创建目录、而是等某个文件夹的笔记堆积到一定量再建,也就是自下而上的搭建目录,因为我发现这么做对我有 3 个好处:
省事:相当于只在必要的时间触发目录更新,不会像定期维护目录那样浪费一部分时间
提升找笔记的效率:目录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建立的,因而找特定笔记时,可以通过回忆快速想到对应的目录位置,我早期也试过参考专业的图书分类建自己的目录,但既不能很好匹配我的关注领域,也不能帮助我快速回想起笔记的存放位置,因为有些分类我自己都搞不懂
适合跨领域学习: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我经常要学习很多新领域的知识,早期曾试过自上而下先建文件夹再写笔记,但发现文件夹即便高频改动也很难调整到满意的情况,最后换成了自下而上的搭建法
具体来说,我并没有为触发目录更新设定一个精确的笔记堆积量,更多是凭感觉。
每当我存入一篇新笔记、或是随意浏览文件列表时,我都会扫一眼可见范围内同级的笔记数量,如果笔记数量已经堆到我一眼看了就无法忍受,我就会开始在这一级更新目录。
我会快速扫视这些笔记的标题、先对它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选一个能纳入最多笔记的分类、新建文件夹、将对应的笔记移动进去。
文献笔记大多可以依靠原文类型、来源平台/作者建立子级目录,但永久笔记都是自己的话写出来的,最好有一套定制的目录,而且目录的结构不能太过复杂,否则找笔记也头疼。
为此,我为永久笔记下的子级目录指定了命名规范,统一用 000-分类名 这样的格式,3 位数字分别代表一级、二级、三级目录的序号,也由此限制了子级目录的宽度和深度。
以我最近在学的游戏宣传片领域为例,对应的目录逐层深入就是:
在为子级目录写分类名称时,我也会尽可能保留一定的拓展空间、避免范围限得太小,但即便一时没选好也不会有太大负担,因为后续的目录维护也能换更合适的分类名,必要时还可以重新移动笔记位置。
要找一篇笔记,除了搜索标题/正文关键词、顺着目录结构找、顺着内部链接找,我在开头还提到过一种途径,不知你是否还能回想起来?
索引相当于笔记的中转站、传送大厅,其中专门整理了同一专题笔记的链接,并且会用多级标题将关联的笔记分门别类,便于我高效查阅、找到所需的笔记,这个角度来说,索引也算是一种参考类笔记。
每当我发现知识库里的笔记可以凑够一个专题,我就会尝试新建一个索引笔记,将关联的笔记链接都收录进来。
至于多级标题如何取,一级标题我会用文档框架分,比如如何做、参考、解释,二级再视情况「自下而上」创建,选择对我自己有意义的分类。
对我来说,索引算是锦上添花的存在,相当于额外搭建了一个找笔记的途径,而整理索引的过程中,也会帮助我深入理解原有的笔记。
以上,便是我目前这套知识库的搭建方法,基本可以概括为 3 步:
创建顶层目录
写笔记存入
维护发现笔记的渠道
在摸索这套知识库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 4 个对我帮助较大、让我学得更深的技巧:
但我必须承认,这套搭建方法并不完美,比如现在就还存在这两个问题:
要搭好个人的知识库,方法也不一定只有这一种,这么做只是暂时满足了我当前对找笔记和写作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也会继续把这套知识库折腾下去,在学习、记笔记和创作的过程中持续优化它。
希望我的做法和经验能对你有所启发,帮你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创作自己的内容。
至于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看完这篇文章的草稿后,他留下了这句话:
由于本文在发布前的测试使用了 Notion,另一位朋友也给出了锐评:
评论区
共 4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