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阅读漫画后再来看这篇观后感 ,如果看过了,我希望你能再重新回味一遍。
让我们先来看看藤本树用了哪些手法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吧
首先,漫画在关键情节的镜头处理上大量使用人物直视的镜头,通过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段来与观众直接对话,这些画面与其说是人物的内心独白不如说是“表演者”与“观影者”的对话,甚至是在通过人物来映射读者自己。
其次,频繁得将画面跳出镜头也让读者不断切换着“表演者”与“观影者”的身份。当读者观看第一部电影时是坐在了观影同学的视角之上,读者不免得会发出如同同学们一样的感叹:“这电影拍的真是无厘头,大烂片,怎么能这么拍呢”,当画面跳出镜头时读者便退到了观影同学之外,并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原来的“观影者”身份和那些同学一样变成了“表演者”,而那些同学的形象也就是上一个镜头里的自己。
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跳出镜头,使读者逐渐模糊了“表演者”与“观影者”的边界,加之漫画中大量打破第四面墙,漫画中的人物不断突破镜头与镜头之外读者的对话,令读者错愕的同时不禁萌生出“在我人生这场电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观众?”的想法。
柏拉图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中曾意识到,当我在提出“我是谁”这个问题之时我的意识已经脱离了我本身,他游离在我身体之外审视着自己,而当意识到“我”在身体之外时,实际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我”在前一个“我”背后审视着前面的一切,这是一个无限递进的过程,“我”之后永远有一个脱离自己的新的“我”在审视着前方的一切。
当意识到类似的问题后一部分人便出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简言之就是将人生当做是一周目游戏,“我”则是在身体之外操纵着身体的意识,因为无法证明其他人也如我一样拥有意识,而将人生当做一场单机游戏,其他人则是如同程序控制的NPC一样的角色,“我”自然是没有必要遵循他们的规则关心他们的看法的。
如此一来人生的目的便只有将这一周目的经历演绎得足够精彩,因为一个无聊的剧情是无法取悦坐在屏幕之外的“我”的,屏幕之外的“我”需要有游玩体验,而一个由他人评价和社会规则所塑造出来的,毫无参与度的剧情是远远无法满足“我”的需求的。
还记得绘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第一次与绘梨相遇前,优太因在意他人看法而陷入由同学差评带来的绝望;第二次与绘梨相遇前,优太因长期“循规蹈矩”的生活变得在意社会规则带来的“丈夫”“父亲”等身份的生活,而陷入因家人车祸去世带来的绝望。
每当优太被他人的看法或者社会规则所裹挟而绝望时,绘梨就会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优太其他人都是傻子不用理会。
绘梨在我眼中也许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于故事的人物,他更像是站在优太背后另一面,在优太面临绝望时提醒优太为自己而活的另一个自己。
所以,不如给自己的人生来一抹奇幻色彩吧,就像绘梨说的一样“你的电影,超~~有趣的!”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