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红海短暂却悠闲的假期,旅行团返回开罗。在这段旅途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辉煌。在埃及的最后时光我们将把视角投向法老与众神消逝后的年代——埃及的基督教和阿拉伯统治时期。
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让人误以为开罗是一座与法老有关的城市。然而金字塔时代距离它们最近的城市是古城孟菲斯。开罗城的崛起是发生在漫长岁月之后的故事。
埃及的希腊裔托勒密王朝在埃及艳后的统治中迎来终结。它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从独立国家沦为一处行省。公元642年,自阿拉伯半岛崛起的穆斯林在将领阿慕尔·伊本·阿斯(Amr Ibn al-As)的率领下击败了拜占庭帝国的守军,埃及成为了新兴阿拉伯帝国的领土。欧洲势力就此退出埃及长达11个世纪。
阿慕尔·伊本·阿斯在如今的开罗南部建立了一座城市弗斯塔特(Fustat)。公元969年,北非的穆斯林势力法蒂玛王朝(Fatimid Dynasty)由突尼斯进军埃及,自罗马统治埃及后这片土地三易其主。弗斯塔特被抛弃,新的征服者在北边建立了一座城市。
新首都破土动工之际正直火星上升。火星在阿拉伯语中名为“Al-Qāhira”,意为“胜利者”。于是城市之名“Al-Qāhirah”应运而生。后来的欧洲人将其音译为“Cairo”,这就是开罗之名的由来。而后的岁月,开罗见证了诸多穆斯林王朝的迭起兴衰: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来了又去。待到欧洲人再次踏上开罗的土地时已是19世纪的穆罕穆德·阿里统治时期。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开罗作为一座穆斯林的城市突破了最初城墙的束缚,疯狂吞噬尼罗河绿洲的土地。直到穆罕默德·阿里的孙子伊斯梅尔(Isma'il)统治埃及,受过法国教育的他决心将开罗变成一座更加国际化——或者说欧洲化的城市。开罗迎来了建成以来城市变化最大的时期。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使得如今的开罗遍布历史遗迹。游人随便行走在一条街道上,都能感受到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首先到达了开罗最古老的地区,曾经的弗斯塔特城所在地。大巴停在一座清真寺旁。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核心地区的清真寺建筑,由围墙围绕的开放式庭院与多柱结构的礼拜殿组成。如果旅行手册所言非虚,那么这座清真寺就是整个开罗甚至整个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阿慕尔·伊本·阿斯清真寺(Mosque of Amr ibn al-As)。我向导游求证,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可惜行程中并不包含参观这座清真寺。
这个地区被称作科普特区(Coptic)。科普特是阿拉伯人对埃及的称呼,而科普特人在埃及的伊斯兰化初期则是阿拉伯人对埃及原住民的统称。他们是古代埃及人的血缘后代,其中大多数人在古埃及文明消亡后转而信仰早期基督教。因此这片区域的非伊斯兰宗教气氛最为浓郁。
我们的第一站是名为悬空教堂(Hanging Church)的基督教建筑。它始建于公元7到9世纪的某个时期,因位于罗马人的要塞巴比伦堡(Fort of Babylon)的水门之上故而得名。然而漫长岁月早已将尼罗河岸抬高了数十米,“悬空”之名只有通过教堂内一处刻意移除的地板才可一窥究竟。
教堂主体是19世纪建成,属于成熟期的基督教建筑。相比于那些金光闪闪的圣象,我对随处可见的复杂几何图案更感兴趣。它们的存在使这座教堂的气氛更接近清真寺。这种古怪的宗教融合艺术彰显了埃及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融合。
离开悬空教堂,深入科普特区迷宫般的小巷,我们随着人潮涌入另一座教堂——圣赛格鲁斯和巴格斯教堂(Church of st. Sergius and Bacchus)。教堂得名于两名罗马士兵,因其基督教信仰在三世纪末期在叙利亚被处决。教堂的基础结构是一座巴西利卡式建筑(Basilica),四周以基督教圣象作为装饰。
这座教堂建于11世纪,其在基督教世界久负盛名。传说圣母玛利亚和约瑟,以及还是婴儿的耶稣为躲避当时犹太国家统治者希律王的迫害而逃亡埃及,其间在这座教堂下的山洞躲藏过一段时间。
从刻意设立的科普特区能感受到,科普特人在伊斯兰埃及的存在被长期限制于一定的范围。这个群体在现代埃及成立后的遭遇更为坎坷,近年来屡遭伊斯兰极端势力的迫害。科普特区入口荷枪实弹的警卫就是最好的反映。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