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The Intimate Bond:How Animals Shaped Human History
这是本非常浅显易懂的、关于人类驯化动物的书,但没有涉及到鸡、鸭,这两种农业中非常重要的禽类。在看书的时候我就会时常想到《银之匙》,所以在看完书之后,这两天把银之匙的漫画重新翻出来又看了一遍。可能是由于作者的出生地的关系,我觉得银之匙对于农家、农民、畜牧业、动物的关系和想法可能更加符合东亚人的思维模式。尤其是漫画中男主人公对猪的看法,从宠物到食物、再到经济动物、最后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人类的早期,和动物的区别很少。或者说,那时候的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和绝大部分的动物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人和动物可能是互相观察、互相协作。比如蜜鸟想吃蜂巢、蜂蜡,但是它并不能直接攻击蜂巢。人类想吃蜂蜜但是不一定找得到蜂巢。
人类会用音声、烟火吸引蜜鸟,然后蜜鸟带人类找到蜂巢。人拿走蜂蜜、鸟吃掉蜂巢。这就是原始的人和动物的协作。那时候的人对于动物更多是尊重、观察、幻想。
狗对于古代人类可以说是绝对的协作伙伴,可以守卫营地、协同捕猎、有的还可以帮忙携带物资。相比于现代的狗更多是宠物的形式。古代的狗更像是人类聚群的多功能强化道具。现在可以明确狗是从狼演化的,但一直没有确切的化石依据。也有推测,古代的时候可能有过体型和狼类似,但作用已经接近狗的生物。那样的话,虽然不能骑,这种中间生物的形式已经很接近奇幻小说中的“坐狼”了。或许,这或许就是坐狼幻想的原型。
可能从狗开始,人类就知道想要驯化动物就得获得其幼崽,毕竟成年的狼几乎是不能驯化的。但获得狼的幼崽就有机会驯化、调整其习惯。还有一点儿,狼或者说狗和其他的驯化动物不一样。这是我现在边写边想到的,狗是人类工作的一部分,人需要狗的协作能力且是完整的狗,而不是狗的某个部分或功能。马虽然也是功能性的,但是公马太危险了通常需要阉割。而狗不一样,人类需要的是完整的狗,无论公母。
猪在野生的情况下和狼有点儿类似,野猪是很危险的杂食动物。小猪会有成年的野猪轮流看守,且野猪并不会和狼那样与人类协同作战。所以人类想获得,或者可能是偶然获得了幼年的小野猪,从而开始了养猪。
可以养猪之后人类开始获得相对稳定的肉类来源。也就在这个时候,猪成了一种功能类的动物。小猪要分类,公猪大部分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宰杀,母猪会留下繁殖、保证种群的数量。这点从人类遗迹周围的化石得到了印证。不像狗,人类需要的就是狗本身。而猪羊牛,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的一部分,是农业化的一部分。
羊和猪的情况类似,现在的推测人类养羊的过程可能也是从获得幼年体开始,逐渐扩张家养的种群。对了,返回来说一下,现在推测饲养猪的时候会把繁殖期的母猪放过野外,等之后母猪怀孕了再回收。毕竟那个时候人类的生活范围和真正的野外环境区别不是很大。说回来羊,羊的功能就不只是吃肉,羊可以提供羊奶和羊毛,是农业化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牛。和猪、羊都不一样,现在的推测人类获取牛的过程可能更复杂。因为牛通常是成群出现,而且成年的公牛非常有攻击性。通过观察和推测,人类早期获得牛的过程是可能是不断生活在牛群周围,通过融入牛群的生活,比如驱赶攻击牛群的生物、把牛群引导向有水草的地方。之后,逐渐在牛群周围制造围栏、提供稳定食物,将牛群固定在某一些地区,并让牛群适应人类的存在,接受人类的饲养。
获取牛之后对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首先肯定是肉食,然后是牛奶、皮革,以及更重要的耕地和祭祀。耕地大家肯定能明白,相对于猪、羊,牛是古代绝对重要是畜力。中国古时候也有很长时间是不让杀耕牛的。除了畜力,祭祀也是牛的在古代的重要作用。古人会在很多重要的场合杀牛祭祀。
比如古希腊因为需要大量的牛来祭祀,也派生了稳定了养牛、屠宰牛的农业产业。牛肉不是古罗马人的日常食物,牛肉主要是祭祀的牛,他们也不爱喝牛奶而是爱吃牛奶制成的奶酪。因此,相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罗马人会更高,因为他们的饮食相对更好。
驴,没错这里讲的动物不是马,而是驴子,一种谦卑的动物。
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对驴子的印象是:倔脾气、蠢、平庸。无论东西方的传统概念中驴子都是不什么精明、伟岸的造型。狗是人类的伙伴、羊是温顺的家畜、牛是田间的重要劳动力,更不用提马,下一部分会说到马。驴和马有类似的造型。想到马通常是英武的、统帅的坐骑、骑士的坐骑、武将的坐骑。但驴,几乎联想不到这些伟岸的事情。驴是平凡的畜力,是商队的移动工具。
驴子是非常重要的劳动生产力,尤其是驴的运输队。和大部分人的印象不用,马并不是很快普及的。人们对马的驯化一开始并不是为了纯粹的运力。而驴子不一样,驴是非常吃苦耐劳的。驴更好饲养、训练起来也更容易。所以驴子就成了埃及重要的运力。没错,早期并不是骆驼,而是驴。在马、骆驼得到量化驯化之后。驴已然是民间常用的畜力。
当然,还有驴子和马的杂交,骡子。骡子是一种很拧巴的动物,他们兼具了一部分驴和马优势,但不能繁殖,所以很难登大雅之堂。
马是重要的移动工具,和前面提到的动物都不一样。驯化了马首先就是移动力,古人可能是偶然骑上马,这种举动为之后的人类极大的拓展了移动范围。古时候骑牛、骑驴虽然能拓展移动的距离,但是相对有限。牛要吃肉、产奶、耕地,驴要运输。
马不一样。马是人类双脚的拓展,骑马这件事儿,让古人的移动范围极大提升。可以迁徙的更远,生活范围也更远。所以人类对于马的需求是移动力,不是吃肉。世界上喜欢吃马肉的民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在移动这件事儿上,骑马的副产物,马车改变了世界。
PS:补充一下,就是我最近看了一个科普视频讲的是关于全世界吃马肉的地区。我一度开始怀疑不爱吃马这个事儿主要是发生在欧洲,尤其是西欧,但法国人也有马肉料理。所以这部分关于马肉的事儿,我严重存疑。
没有完善的马具之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骑马,骑马是一个需要训练的事儿。但是马车不一样,马车、战车虽然也需要经验丰富的车夫。但是留出来乘车人的空间。马车就成了古代的战争利器。书中提到了像是赫梯人、斯基泰人、罗马人。
比较有意思的书中用大段内容来讲述中原王朝和游牧族以及马的关系。从商代到明清,古代的战马、战车、骑兵一直都是战场上重要的部分。可中原并不盛产马,尤其是战马。所以对马种的引进、培养、购买就成了中原王朝历史的一部分。这里建议大家去读原文,还是相当有意思的。尤其是这部分很容易理解,像是赫梯人的内容离咱们一般的常识比较远了。
如果说驴是三蹦子、马是皮卡、骆驼就是不折不扣的重卡车。相对于驴和马,骆驼的运载能力最强,耐受力最好,能忍耐沙漠的气候。而且运力最高,虽然骆驼因为驼峰的问题,导致很长时间没有合适的鞍具。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专用的、架在驼峰上的设备,导致很长时间骆驼的运载力没有被发挥出来。
书里有一点儿是我没想到,就是骆驼在近现代还是有需求的,其中之一就是非洲东西向的运力。西非洲需要盐,穿越沙漠又很麻烦,所以骆队就有稳定的需求。
终于到了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但其实是我觉得写的不好部分。这部分讲的是工业化之后动物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狗,因为大部分人类不再需要看家护院和狩猎协作,绝大部分狗和猫都成了宠物。随之而来的大范围的宠物经济、就业岗位等等。
猪牛羊这些畜牧业的动物,彻底沦为了工业化的一部分。它们要不是纯粹的肉源提供、要不是毛料提供,总之都是为了某一种需求而存在的,是大工业化的一部分。和过去小农经济中,牧场与动物的关系截然不同。另一个大篇幅讲到的是马。
马是工业时代前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战争的物资。在工业时代开启前,马是人类极端重要的物资。比如有段时间公交车的动力不是蒸汽机、内燃机,而是马拉公交车。想想在内燃机不普及的时代,马拉公交车也确实合理。但随着蒸汽机、电气化的出现,马被快速的淘汰。再加上战争的变化,一战前后战争设备变化,导致骑兵冲锋成了战场的笑话。所以,那就成了竞技体育和少部分有钱人炫耀的资产。当然,在一些地区马还是必要的交通工具。
不过,我想说的是:全书前面的科普部分我觉得不错。但是最后关于动物在工业时代的境遇,我是不赞同的。如果说人类为了吃肉,对动物过于残忍,但另一个角度看,因为人类要吃肉所以某些动物被高度工业化,从而种群数量极其庞大并稳定。虽然还是有传染病的风险。可相比于野生的同类,至少猪牛鸡羊这些物种被保留了下来。
还有就是动物福祉的问题,我也觉得作者的观点过于白左了。动物福祉尤其是提供肉源、蛋源的动物其实相当有限。反而过度在于动物福祉可能会造成一种:为了某些人的安心而脱了裤子放屁。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