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本书只有12万字,而且我看的版本还是一个印刷非常小的开本,那起来很轻松。根据作者的序章介绍,这本书是以“新书版”的形式。这是一种日本书籍类型,多为专家面向普通大众而写的简单易读的学术类和报道性书籍。
1、全书包括大量的地图、人物关系、实物照片。尤其是地图和人物关系,可以最快速度的理解。不然就需要补充大量的古代欧洲地理,且要自己画人物关系图。这点作者让读者非常省心。
2、每个章节的形式。每个章节基本都是在叙述历史事件,也就是捋着年表说的时候,穿插一些对当时社会形式的分析、说明,帮助读者理解。
3、亚洲人视角,不涉及宗教。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欧美学者的书籍中几乎必谈的就是宗教对历史的影响,这有他们成长环境的因素,但作为亚洲人的我还是不能完全认同他们对于宗教的看法。而作者特意提到过,本书对于基督教只是稍有提及。
第一章 大河与森林的罗马帝国——边疆视角下的世界帝国真相
这本书的所讲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的浅显易读。书的第一章是对罗马情况的概述,尤其是凯撒时候的罗马世界,包括帝国的疆域、远征不列颠岛等内容。总的来说,就是想读者阐述:那个时候的罗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衰弱之前的罗马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我摘几个其中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来大概描述。
作为“区域(Zone)”的“边境”。这里说的是罗马的边境,和一般概念上国境线的不同,罗马的边境更像是一种生活化的区域分割。靠近罗马的一侧是“帝国行省”,非帝国领土但是有大量贸易往来地区是“罗马帝国版图之外”,而更远的、完全没有生活交集的部分才是“自由日耳曼”。原因就是边境的部队需要向当地人采买、交易生活物资,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对立状态,所以在边境的划分上比较模糊。我觉得也正是因为这种模糊的边界,导致之后罗马的领地不断有外邦人、野蛮人进入和生活,逐渐与罗马融合并最终代替了罗马人成为了土地的所有者。
另一个是关于新的罗马人。书里提到,罗马的阶级主要分三个部分:最核心的元老院、骑士阶层、各城市的市政元老院阶层。当时的帝国人口预计在5000万-8000万左右,市政元老院阶层估计有10万人,骑士阶层2-3万人,最核心的元老院更是凤毛麟角。随着帝国逐渐扩张,从之前主要是沿海城市逐渐延伸到欧洲内陆省份,也就不断有新地区的人加入帝国。且当时帝国是存在阶级跃迁的可能性,内陆省的人有可能通过奴隶跃迁到高位的阶级。随着带来的问题是:新上位的罗马人会更加支持自己出身地区的人。且元老院应该是文武兼备之才,但帝国过大,旧势力的元老院成员以文官为主,而且边境地区新提升的贵族们则更多地是从武官提拔上来的。这也就给帝国的未来买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帝国之外的人。像是日耳曼、凯尔特这些称呼通常大家会认为这是某一个名族。但其实不是,这种称呼更像是:北方的蛮族、外面的野蛮人。跟进近些年的考古研究,古代人并没有自称为日耳曼人或者是凯尔特人。这种称呼本身就带有当时罗马对外族人的蔑视和不了解。
这里先说一下当时的帝国情况,也就是:3世纪危机。马克奥勒留死后,无限代时代终结,之后就是混乱的时期,各个地区的军队开始拥戴自己的领袖成为军事皇帝,这种情况的终结就是皇帝戴克里先重建帝国。
284年戴克里先即位,次年设立“副帝”,286年又将其升格为“正帝”。之后在293年又增加了两位“副帝”,至此形成了:四帝共治制。并且这位个人互相之间还用姻亲关系等制造了比较牢固的关系。这里我要点名表扬本书,因为这里涉及到的人物关系、地理地形说明都很复杂,一般人挺难理解的。但是作者分别对地图、人物关系都给出了想进的图解说明,可以说是相当的贴心。
305年戴克里先退位,四帝共治唯一一次进行了和平的交接。不久之后就是战乱时代,以君士坦丁大帝的胜利为结束。这期间就是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军事描述,有兴趣的话还是自己来读比较好。其中我想说的是关于新的部队,一个是由外族人组成的部队也就是对非罗马人的起用,这里作者强调了所谓的日耳曼部队有可能是当时的罗马人部队对外族人的一种蔑称和歧视。另一个是军制改革,削弱了边境的驻扎军力,改为建制骑兵的机动兵团。这个有可能是收到了帝国财政的限制,也有可能是皇帝惧怕地方军队过强,有随时自立的可能性,而机动兵团是流动性的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这一章节的最后,是关于君士坦丁大帝晚年的事情。首先就是他杀掉了当时最佳的继承人,也就是他的大儿子。罪名似乎是他的大儿子和继母有染,但现在推测这个罪名很有可能是不成立的。但总之,大帝的长子和第二个老婆被处死了。留下来的是三个小儿子,这三个儿子就成了帝国未来的继承人。此外,大帝晚年还将大量亲属都提升到了位高权重的地位,让他们都有上位称帝的可能性。这种做法比较迷惑,也确实为接下来的帝国内斗留下了阴霾。
上一章节的末尾,君士坦丁大帝晚年的迷惑行为:提拔了大量亲属,在其死后马上就有了反馈。大帝于336年过世,葬礼结束后,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正帝”,并在9月9号进了各自属地的协商会面。但就在前一天,在君士坦丁堡发生了军队屠杀事件,造成了大量权贵死亡。后世有人分析,军队的袭击、暴乱可能并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有准备的、有预谋的。因为在袭击之后,整个帝国的核心重新回到了三位正帝的手中。现在三位正帝的划分区域分别是:
长子,21岁的君士坦丁二世,统治高卢、西班牙、不列颠岛。也就是帝国的西部。
次子,20岁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东方行省和色雷斯地区。这里有点儿不好理解,因为关于罗马的内容总会提到东方行省,但这里的东方并不是亚洲的东方,而是在大约君士坦丁堡的东边,包括亚洲的一部分、地中海最东边的沿岸、埃及等。
三子,15岁左右的君士坦斯,统治帝国中部的意大利、北非、多瑙河沿岸的伊利里亚、默西亚。
三正帝的局面仅仅维持了几年,到340年长子对其三弟的领地进攻,却遭到反杀。之后三子君士坦斯接管了大哥的通知地区,可惜好景不长。350年,也就是10年后,指挥帝国机动部队的马格嫩提乌斯发动了叛乱。在高卢擒获了君士坦斯并将其杀死,之后被拥立为皇帝。
此时大帝的继承人仅剩下一位,那就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他首先要做的是平定东方的问题,为此提拔了之前屠杀事件后仅存的亲戚,卢加斯,并将其提拔为副帝。之后转身开始平定马格嫩提乌斯的叛军,于351年9月28号进行交锋。叛军损失2/3的兵力后落败,帝国方损失1/2的兵力惨胜。353年8月,叛军皇帝于高卢自杀,叛乱结束。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完成了对三分帝国的重新统一。第二年,354年新皇帝不满其自己任命的副帝卢加斯将其召回。10月,在召回的路上,卢加斯的副帝职位被废并被杀死,时年29岁。
从帝国三分,三位正帝统治帝国,到兄弟相残、叛军出现、平定叛军、副帝身死,最终帝国重新统一。短短8年的时间帝国风云突变。且叛军马格嫩提乌斯的影响并未结束,一方面帝国需要清剿叛军残党和支持者,一方面高卢也不稳定,还有永恒的东方心患。所以此时的皇帝需要一个副手,因此提拔了卢加斯的弟弟,尤利安。无论当时皇帝处于什么想法,是否只是想给帝国西部增加一个形式上的傀儡皇帝,还是另有其他计划。总之,尤利安将会再次搅动刚刚有所平静的帝国。
对于尤利安为什么称其为背教者,是因为他并不是基督皇帝。在他被派往帝国西部前,尤利安接触了大量的希腊哲学思想,还有柏拉图主义哲学。所以说尤利安并不是基督皇帝,甚至在掌握实权之后还开始复兴过去的多神教。355年11月6号,君士坦提乌斯任命尤利安为副帝,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之后,时年24岁的尤利安在12月出发前往高卢。
此时的高卢正在发生战争,尤利安并无军事经验,且皇帝也没有准备让其成为帝国西部的真正统治者。军队的实际指挥还是由各位将军们进行。尤利安此时还只是一个帝国权利的象征和代表。随着战争不断进行,尤利安也在适应战争和帝国西部的局面,书中用了不少篇幅来记录西部的战事。总之,尤利安逐渐成为了合格的帝国西部皇帝,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军事方面。但可惜的,当时的罗马几乎没有什么平静的时间。
359年帝国东部被波斯萨珊王朝威胁。360年的2月,皇帝在西部的两个重臣,一个渡海前往不列颠,另一个因为粮食供给前往南部。就在此时,皇帝的书记官面见尤利安,希望能派兵支援东部。皇帝要求的部队数量几乎会抽空西部的军力。我们无从知晓当时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想法,正因为这个征兵的要求彻底激怒了西部的将领们。在部队出发前一晚,士兵们威胁并拥立尤利安为皇帝。从这个角度看尤利安的叛乱似乎既有无奈也充满了巧合,毕竟叛乱的时候皇帝派去的重臣都不在身边。但后世也有学着指出可能这次叛乱是蓄谋已久的行为。
361年7月,尤利安兵分三路进攻帝国东部。此时的军队中包括了大量高卢人,甚至指挥官阶层还有法兰克人。之后的人分析,这些人之所以进攻帝国可能是因为马格嫩提乌斯叛乱事件后,帝国对于他们的镇压,积攒了对帝国的怨气。就在东西帝国再次开战的时刻,皇帝草草收尾东部和波斯的事务准备返程。戏剧性的是,皇帝路上就病重,并于11月3号过世。
12月11号,尤利安在市民的欢迎中进入了君士坦丁堡。之后,新的皇帝开始重用自己在高卢时期的部下,并对开始反攻倒算,清晰掉了一批前任皇帝的手下。此外,尤利安放开了宗教事项,进行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基督教不再是帝国唯一的国教,过去的多神教重新被启用,多神教的献祭得以恢复。
362年7月18号,为了解决东方波斯的问题,尤利安前往远征基地安条克。之后的经历非常不顺,于次年也就是363年3月5号,皇帝尤利安开始远征。同年6月26号左右,皇帝战死。从360年叛乱,到363年战死。短短几年时间,帝国经历了两个皇帝的死亡。罗马可谓是命运多舛。
尤利安的死让帝位再次陷入的混乱。时年43岁的瓦伦提尼安在小亚细亚被拥立为皇帝,364年2月25号,新皇帝进入君士坦丁堡。3月28号,将自己36岁的弟弟瓦伦斯提拔为共治皇帝。哥哥负责帝国西部,弟弟回到帝国东部。两位新皇帝都不足以控制住这么大的帝国,随着而来的包括旧势力的反扑、阿勒曼尼人的问题,以及帝国对不列颠岛的袭击等。
367年瓦伦提尼安身患重病,为了防止权利混乱,皇帝任命自己8岁的儿子格拉提安为副帝,不过之后皇帝痊愈。375年,瓦伦提尼安在谈判桌上暴怒倒下,随后在11月17过世,时年54岁。皇帝过世后本应由副帝,也就是其长子继伟。但被拥立为皇帝,却是次子瓦伦提尼安二世,当时仅有4岁。不过小皇帝的哥哥还是辅佐其弟成为了新的皇帝。这场政治阴谋的幕后主使可能是法兰克人,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批罗马人,帝国的新势力不仅仅在基层,已经深入到了帝国权利的最深处。
之后书中开始讲解关与新罗马人逐渐深入帝国的内容,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罗马人,有法兰克人、哥特人等。其中哥特人的融入,涉及到匈人入侵和哥特人被迫迁西。罗马人了解了神秘的游牧民族之后,允许哥特人过河进入帝国领地,代价是之后要向帝国提供兵员。好景不长,因为对难民的待遇极差等原因,哥特人开始了对帝国的进攻。当时帝国的东西两方还有紧密的合作,不过在378年8月9号,帝国东部的皇帝瓦伦斯战死。东部皇帝的位置,再次空缺。当时帝国西部的皇帝年仅7岁,主要尤其兄长格拉提安主政。为了尽快恢复帝国东部的安全,他们启用了30岁出头的狄奥多西。
狄奥多西的父亲曾经为帝国收复了不列颠岛,但却在375年在迦太基被处死,可能死因是宫廷权谋的斗争。虽然老爸被处死,但作为儿子的狄奥多西还是在379年1月19号登基为帝国东部皇帝。至此,帝国东西部皇帝不仅轮番更换,更是完全没有参考血统、世袭等因素。我的个人感觉是:当时罗马皇帝,只是把看起来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放上去试试,行,就是幸运的;不行,大概就会战死,然后换一个新的。像狄奥西多这样的非皇亲国戚,且父亲在4年前被处死的人,还能一跃成为帝国皇帝,放在之后中世纪或者东亚是很罕见的。
如今帝国的形势是,西部由兄弟两人执政(哥哥格拉提安和弟弟瓦伦提尼安二世),东部由狄奥多西执政。风雨飘摇的帝国,没有什么的稳固的。383年6月,不列颠岛拥立新的皇帝,驻扎在莱茵河沿岸的军队也响应了叛乱,甚至是格拉提安伟人的重臣都投靠了敌营。格拉提安只能出逃,但终究被抓8月23日被杀死。之后叛军于387年继续进攻瓦伦提尼安二世的领地,年幼的皇帝马上逃亡帝国东部。
此时,帝国东部的狄奥多西解决了哥特人的问题、也完成了和波斯萨珊王朝的和谈,立刻转向进攻西部的叛军。于388年8月28日,处死了叛军拥立的伪帝。之后,将整个帝国西部中间交给了瓦伦提尼安二世。等西部的皇帝年满20岁时,也就是392年,其本人想摆脱辅佐重臣的指挥就下令将其革职。可非但没有革职成功,反倒引发了叛乱,西部的皇帝于同年的5月15日被杀。叛军再次拥立了新的伪帝。
东部皇帝狄奥多西再次率军攻打叛军,于394年9月6日在意大利北方的冷河发起会战,一举击杀叛军。此时的东部皇帝也已经是风中残烛,于395年1月17号在米兰去世。不过皇帝在去世前完成了帝国下一任的继承人安排,分别是东部的长子阿卡狄乌斯17岁,西部的荷诺里10岁。虽然两位皇帝尚且年幼,但都安排了辅佐大臣。可接下来的问题就出在了两个辅佐重臣这里。
书中这部分内容不再是对事件的描述,转而开始分析当时帝国形式、皇帝的辅佐重臣、帝国国民对于罗马人身份的认同、外族人等内容。这里我想说一下我的分析和想法。首先就是关于帝国的皇帝,上一章节的末尾我也有过感想,就是罗马的皇帝不需要绝对的父子血缘关系,从帝国末期的动荡和皇帝的交替可以看出来这点。但是皇帝对于罗马是很重要的,皇帝本身是一种象征、是罗马的象征,无论国民还是帝国的权利者都会根据皇帝的情况来审视帝国的现状,或者干脆叛乱。还有就是,东西两个皇帝,要不是有血缘联系的,要不是A提拔了B,两者有权利的关系,而且都会在之后有一定的姻亲关系。但395年狄奥多西死后,在位的两个东西两个皇帝都是小孩,虽然他俩是血缘兄弟,但是真正执政的人分别是他们各自的辅佐大臣,这两个人不需要为对方找想,也就出现了帝国东西两边的矛盾。这是帝国顶层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来自底层,也就是:什么是罗马人。
在当时罗马,罗马人的概念是需要为帝国服务、履行义务、接受帝国的传统,你就是罗马人。以现在的推测,当时对于民族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对于罗马人来说没有所谓的凯尔特人、哥特人、日耳曼人,那些都是蛮族,但是蛮族愿意为帝国服务,之后也可以成为帝国人。毕竟很多位高权重的人,都是这些满族人。但是到了这个时间点,帝国的概念越来越模糊,罗马人开始警惕:什么才是罗马人,哪些人是非我族类。并开始给外族人进行划分,你们是日耳曼人,你们是外族人。在历史上可能日耳曼人自己都没有民族性的概念,而时候来逐渐形成的,因为他们本不是单一的民族。
之后,帝国再次发生了转机。407年,被称为“君士坦丁三世”的篡位者击败了高卢人的入侵,保护了不列颠岛。击退高卢人之后,其渡海前往大陆,一边压制入侵者一边抵达了法国南部。409年,这位君士坦丁三世任命的罗马总督被不列颠岛放逐,至此不列颠岛不再服从与大陆的罗马皇帝。时间往前一年,在408年东部的帝国皇帝阿卡狄乌斯驾崩,西部的皇帝荷诺里此时24岁,有想要自己主政的想法,因此要去参加兄长的葬礼。但被当时他的辅政大臣拦下。之后西部的皇帝听信谗言,将其处死。虽然这位重臣阻拦了皇帝去吊唁,而且确实有一定的私心。但其本人是当时的国之重臣,多次保卫国家,在其死后罗马军队发生暴动,引发了屠杀同盟部队的严重事件。410年8月,叛军逼近罗马城门,此时的帝国真的是风中残烛了。
本书的最后章节先是对西罗马最后做了一些时间罗列。首先是接近上一章节的叛军事件,410年8月24日,叛军攻入罗马城,进行了3天的烧杀劫掠。之后南下意大利半岛,叛军首领死后,又转向进攻高卢,在418年定居高卢。423年,帝国西部的皇帝荷诺里过世,罗马帝国所谓的西部就已经名存实亡,降格为意大利的一个地方政权。最后就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节点,476年,最后一个皇帝被佣兵部队的领袖废黜,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之后就是作者关于罗马灭亡的原因,我的理解还是前面说的那些,也就是罗马身份的变化、以及帝国精神层面的衰弱。或者说,是在帝国强盛的时候是不需要边界的,而且每一个外族人都想成为罗马人。当帝国衰弱时,帝国的国民就会质疑,谁是罗马人、谁是外族人,是不是外族人的入侵弱化了罗马、是不是外族人成为了领导阶层弱化了罗马。从某种意义上,帝国的衰弱和国民的不自信,是息息相关、互为因果的。
最后的最后,罗马的灭亡是否能让大家反思,国家灭亡是实际领土的消失吗?还是从精神的层面上,这个国家的国民自己泯灭国家精神,才是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开始。毕竟领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夺回来,但国家精神的消亡是无法用法术、魔法、奇迹来复活的。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