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下内容为小组成员共同创作的产物,原作者署名请参见文末】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这句话时常被人引用,虽然有的时候是断章取义,但终归是为了强调“人生值不值得活”这个伦理学上的究极问题。
许多人一想到哲学,就会把ta等同于深刻的人生道理。今天在此想讨论的问题与「人生意义」这个话题也有着关联——「朋友」的解构。
人生的意义有很多:为了孩子、为了冒险,或者活得精彩,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个「存在」经常被人们选中作为人生意义。那便是「朋友」。想来也是必然,由于人的社会性本质,「朋友」自然会被人们当做人生意义的备选。
人的一生会结交许多朋友,我们必然是不可能与所有朋友都采用同一种模式相处的。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朋友有多少,「交往模式」就会有多少。与朋友相处的时光通常是「快适的」,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悲伤,收获与失去,虽然偶有摩擦,但也无伤大雅。
会讨论这些,是受了当季热门番GBC的影响。因为,我也是一位HTT(轻音少女)爱好者。如今大家总结日常番的模式很简单,就是“一群美少女一起做一件事”,有音乐,有陶艺,有钓鱼。
这句话中,“美少女”和“一件事”很好理解,但“一起”这个概念,也就是「友谊」,往往是作品的精神内核。“和我组一辈子乐队吧!”这些话语正反映出友谊的珍贵。
“到底什么是朋友?”
“为什么要做朋友?”
“朋友会一直是朋友吗?”
我们在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往往不会描述这个事物本身,而是描述ta的性质。同样,探讨朋友的重点是阐明与朋友的交往方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相处”,“分享”,归纳起来就是这两点:
“相处”与“分享”只是现象与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稍加思索后不难看出,朋友之间的交往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相互)的。
「主体性」,即人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独有的主导地位。以以绝大部分人持有的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看,在认识与实践中表现出的主导地位便是人可以被称之为人的根本,通过认识与实践改变自己与他者也是确认「此在」(tobe)的重要依据。
一、剥削他人的主体性,通过物化他人,将他人视作客体的方式来彰显自己身为主体的特性;
二、依附他人的主体性,通过物化自己,将自己视作依附于其他主体的客体存在,身为人失去主体性无法构成「此在」(tobe)但身为物却天然拥有「存在」(being),便拥有了一种「虚假的」主体性,又或者通过解离自己的主体性隐入群体,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从而在群体的主体性上获得支持;
三、内源主体性,通过与物和超越性的交互确定自己的此在,很明显,朋友间的「交往」便属于前两种。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吧,我们身边多少都会有在朋友面前炫耀的情况,其实就是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也会有喜欢向朋友寻求帮助,依赖自己的恋人,或者喜欢与朋友一起做一件事的现象,就是第二个途径。
每个人对主体性都有需求,所以总会与他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交往,而这种交往又是相互的。
所以,我们不妨将「朋友」定义为「交换主体性的两个个体」。
而「朋友」与「真正的朋友」之间间仍有距离,「真正的朋友」应当是「平等交换主体性的两个个体」。
结合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我们所讨论的「交往」指代的是现代人,在现代都市生活背景下的交往。
许多时候,现代人的交往,正如《美国精神病人》里所谓的“精英人士”交换名片一样,往往是一个剥削他人的过程。
《美国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朋友间通过两种不同的交往方式来交换主体性,这两种方式又组合成了三种不同的「交往模式」。
我炫耀自己让对方崇拜,对方又反过来这样让我崇拜,(当然,这种过程不总是以炫耀与崇拜的方式进行)在这样的一来一回间,我们就完成了彼此主体性的交换。
如果只是单纯的交换,这个系统内总的主体性似乎并不会增长,但每个人在不同的交换过程中对于得失价值的「判断」并不尽然相同。我在这个交换中觉得受益,对方或许也会感到受益,有了来自这部分的主体性,系统的主体性才会呈现出一种看似增加的趋势,使得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换可以达成一种拟似的平等。
但实际上人并不只有「工具理性」,所以主体性的得失并不能完全相抵。哪怕我们通过剥削他人获得了主体性,在被他人剥削时仍然会感到不适,故而这种关系最后往往会转化为第二种单方面的剥削。
在更极端的情况下,出于判断不同,甚至会出现剥削彼此却依然无法获得主体性的情况。
素世下跪名场面中素世放弃了一切去挽留祥子,祥子反过来批评素世。
两个人都没有错,素世没有理解祥子的崩溃执意挽留,祥子没有接受素世的让步选择离开,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实践,但双方都没有受益
讨论进行到这里,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剥削他人」与「物化自己」似乎是一个互补的行为:
一个人物化他人来体现自己的主体性
另一个人物化自己来获得虚假的主体性
可事实上由于物化自己获得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所以并未构成平等的交换。个体对真正主体性的追求没有消失,而是压抑、转化、累积,最终到达阈值而爆发,关系破裂。
福柯的观点是「人通过客体化他者来获得主体性」,萨特的观点则是「他人即地狱」(是的,这句话经常被误解),似乎两个主体间必然会因为彼此对主体性的需求而相互厮杀。
人固然对主体性有需求,但追求主体性的过程才是带来痛苦的原因。
正如佛教的「四谛」(苦集灭道)中欲望是苦的来源,消弭欲望正是解脱之道。
是否存在一种这样的可能,我们既放弃了对主体性的追求,却又可以获得主体性?
这个通路似乎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奉献」,或者说,物化对物化。
有一个大家在平时经常听到的说法——「相互治愈」,两个残缺的人,或许都没有完整的主体性,但两个人的相互依附最终就可以解脱。
尽管这种关系会因一个人获得他源主体性或者因为其中的一个个体没有获得足够的主体性而解体,但如果真的能将这个关系维持下去,似乎也是可以达到平等交换的。彼此都将自己物化而依附于他人,相对于彼此来说也就都是主体,虽然剥削了自己的主体性给对方,但是也获得了对方给予的主体性,这也是判断导致的差别。
如果脱离这个极端的情形去把握本质的话会发现,真正在这段关系中起效的其实是「爱」。由于对对方有爱所以可以做到无私奉献,也会因对方的奉献而感到无比幸福,同时会从奉献中得到道德上的回报。
人作为存在的特殊形式此在于世并不断操心,其实是很劳累的,如果将主观上的主体性(对主体性的追求)解体,转向对「爱」这种超越的高尚存在的追求,或许不失为一种「解脱」之道?
至此,「朋友的交往模式」已经阐明,那我们去追求那种互相无私奉献的爱就能解脱——吗?
前面的部分都是基于建立朋友关系后展开的分析,我们得到结论是:有爱才可以。但为什么要成为朋友,又为什么能有爱,依然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朋友」这个概念只是一个合法性的称呼。如果两个人相处得好,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仪式或者特别的宣称来确定两人是朋友,朋友的实质(合法性)就是能够进行主体性交换的两个个体。
而之所以能够进行主体性交换,是因为我们认可了对方的品质,认为“与这样的人可以相处融洽。”
尽管我们在开始交往时就已经对对方未来的发展有预期,但变化的人永远不是我们能用去把握不变的物(being)的手段能够把握住的,更何况,总有一些无法被人把握的超越性因素会干预着人的变化。
尽管对方或许也努力维持着朋友关系,但有时分道扬镳是无法避免的结局。一味的相信对方不变,反而是以对待物的态度把握对方,是对ta的物化。
我们总倾向于认为我们能与「老朋友」重建关系,或者与「已有的朋友」维持关系。可惜的是,现在与未来的ta们和与我们开始交往的ta们相比,往往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只是因为存在的「连续性」,认为ta还是ta,才继续维系着「朋友」这个称呼。
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是否构成朋友只取决于行判断时当下那一刻对方的状态,与「过去」并无联系,尽管会留有感情,但终归还是会造成一些伤害。
也许有人会说,有的时候正是因为关系会结束,我们才会珍惜与朋友在一起的每一刻。
但这个类似于「向死而生」的逻辑与「因为关系结束与存在消亡」之间存在的差别会导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此时主体已经消解,但关系结束后关系结束本身仍然会给人带来(往往是)消极的生命体验,而且相比于美好的回忆,这种痛苦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甚至会被美好的回忆一同牵动。
从「帕斯卡之赌」的角度,做朋友分开痛苦,不分开开心,不做朋友不开心。
如果分开成为大概率事件,不做朋友或许会比做朋友更为开心。
有些人主体性过强,以自我为中心,剥削他人;有些人主体性过弱,懦弱社恐,但这两者都是缺乏主体性的表现。
过分强调主体性就会去客体化身边的一切,又不愿意与他人接触以免被主体性剥削,又可能因为缺乏主体性而过分依赖他人。
一个人身上并不只对应一种交往方式,所以在我们会同时在ta们身上看到「主体性爆炸」和「主体性缺陷」的纠缠。
用「盲目」的自信撑起自己的主体性去剥削他人,进入「解离」状态后又伤感于自己主体性的缺少,转而寻求他人主体性的依附。
人与人都是主体,所以会互相争斗争出唯一的主体,但人与物操劳便具有天然的主体性。运动,绘画,旅游等单纯与物之间的「操劳」也能为我们提供主体性。
又或者与「超越性」交互,认识到人类的渺小,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便可从主体性中「涅槃」(解脱),达到超越,达到存在的永恒。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正是因为人的生物性本能以及生理阈值的桎梏,人对于主体性的需求最终是有上限的。如果通过上述其他的方式获得了足够的主体性,似乎也就没有必要向朋友寻求了。
《鲁滨逊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
当鲁滨逊独自对抗荒岛时便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主体性,而遇到星期五后,他们又快速的进入了第二种交往模式。
从上面的论证来看,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个结论:朋友是不值得交的。
但,上述分析都是基于「工具理性」的,而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看,朋友所带来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本身也足够作为我们交友的依据。
但基于「工具理性」对于朋友这个关系进行论述依然是有必要的。
做出抉择前考虑到工具理性的部分,就会减少结交后反过来吐槽这类情况的发生。
不知道是否有助于大家基于「主体性」这个概念对「朋友」产生新理解。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感受是——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见兔女郎学姐。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出生都带着缺憾,一个终其一生都想去弥补的缺憾。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说视若无睹的概念
恰恰正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请终生学习,持续成长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生活是否如意
都不要停下拓展认知边界和完善思维模式的脚步
致敬每一个专注于自我和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人
原作者署名
Arthur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