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下内容为小组成员共同创作的产物,原作者署名请参见文末】
组长的话:
这是一个单独的系列
也是Merlin最初提出的一个设想
叫做“谈谈「概念」”
很明显这名字是在 neta 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视频」部分更多起到的作用是后续讨论的「引子」,据Merlin 讲,这期本来的标题是”die Metafragen“ 。
如果有谁想探寻「三观」这个说法的源头,那么就来对地方了。
「身份」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自于社会建构。
而联系着现实社会建构的「身份」,在很多时候对于个体反而是一种限制。
「你」是谁不重要,『我』是谁也不重要。
很多时候,能够准确提出问题,才是寻找答案的第一步,
很多我们看似无解的问题或者状态,实则是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和确定问题,乃至于提出问题。
这世上本来就不存在所谓「成功」的「方法论」或者说秘诀,
如果存在这样一个能够「获得成功」的「方法论」,并且人人都遵循这个「方法论」,按照某个给定的范式去行动,是否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呢?
怎么定义「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经验主义」范式的话语。
所有内容都是日常聊天的情景重现,并非学术语境下的对谈,如果您觉得有地方说错了,那您一定是对的,我先给您磕一个!
这玩意就是你之前一直提到想做的东西吗?
(内心:就这???)
我也想问这个
单视频来说,是不完整的,
视频是引子,或者说是我的发问,要加上我们现在的讨论才算是完整体。
你们还记得么,大概是在 22年底的时候,我曾经提过一个类似于Slogan的短语,叫做「被听见 被看见」
你每天话那么多,谁还记得。
【流汗表情包】
目前这个阶段,只能说是明确了「想讨论什么」和大致的「表现形式」。
其实我们可以藉这个事情不断探索,或者说挑战下自己的能力边界。
我一直觉得面对面的情况下,跟人好好说话本来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难的是,怎么能在当前这样流量倾向的互联网场域下让人能够静下心来,听我们说话。
对,现在这个时代,愿意耐心听别人说话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
但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不透露身份呢?
如果带着现实中身份的话,难道不是容易有更多的人愿意听我们说么?
你会这么想既是意料之外,但也算是情理之中。
我估计其他人也会有同样的疑问。
如果要我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可能需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动机:
第一个角度就是和你们经常提到的,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里的第一个W,也就是Who,
当隐去了Who,也就是「身份」这个具有各种明确指向性以及标签(TAG)的要素后,「说了什么」才应当成为目前这个阶段最值得关心的事情;
第二个角度的话,有一个说法我之前可能提到过,叫做「母语羞耻」或者「母语羞涩」(虽然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应的语言学的两个不同分支啦…),
我其实想借鉴这部分概念,称之为「身份羞涩」。
「我」是谁不重要,「我」的身份是谁也不重要。
「身份」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自于社会建构,
而联系着现实社会建构的「身份」,在很多时候对于个体反而是一种限制。
在当前这个情境或者说场域下,「身份」就是个框框,还是不要也罢,
至少就我而言,我的发言只代表我自己和谢顿(逃….)
你接着说,我在看
哈,你来啦
我总觉得我们在做的这个尝试,其实带着一些浪漫在里面,
在后现代、工业化的互联网时代的当下,用前农业化的状态,以自耕农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
不觉得有一种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浪漫么?
是,这样如同一个老农在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收获的感觉,其实还挺享受的,不是么?
这本身也是一种丰富生命体验的过程
行吧…
「你」是谁不重要,『我』是谁也不重要。
但到底想说什么,这个总归重要了吧,视频中为什么会提到元问题呢?
内文里有提到。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这句话不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嘛。
很多时候,能够准确提出问题,才是寻找答案的第一步,
很多我们看似无解的问题或者状态,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千头万绪,不知从何道来」,
至少从我的看法而言,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和确定问题,乃至于提出问题。
关于问题的问题,元问题,其实可以视作一切的起点,
用来做开头,再合适不过了,不是么?
也对,
先谈是什么,然后才能谈为什么和怎么做。
那么你的元问题其实是价值观层面的问题么?
「价值观」这个词太大了,我是一直在避免,同时也不提倡大家在日常对话的语境当中使用,我们日常语境中的「价值观」,还有经常与其一同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观」,其原始的出处实际上并不是哲学范畴。
由「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组成的 「三观」,是在1995年初被正式提出和倡导的,而我们经常听到的「三观不正」这个说法,则是在2007 年被收录进词典的。
上面的「三观」也被称为 「老三观」;
而 2009年后所倡导「事业观」「人生观」「政绩观」,则被称为「新三观」。
应该说,「三观」这个说法是从政治场域逐渐传递到公众讨论场域的。
但「价值」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差不多,不用说的更细了
嗯。
那我们之后是不是还应该讨论方法论层面,聊聊怎么做的实操问题?
很遗憾,作为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其实无法告诉大家「成功」的「方法论」或者说秘诀,
因为这世上本来就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让我们设想下,如果存在这样一个能够「获得成功」的「方法论」,并且人人都遵循这个「方法论」,按照某个给定的范式去行动,是否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呢?
更何況,什么是「成功」?
或者说,怎么定义「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经验主义」范式的话语。
说一个可能有些绝对的断语,
如果一个人和你说「按我说的这么做,你一定能获得成功」,
除非你把这番话当成是给自己的心理激励或者说安慰,
不然的话,不要怀疑,ta一定是在骗你
其实前面提到的价值是个值得聊的话题,下次要不聊聊这个?
好,就这么定了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说视若无睹的概念
恰恰正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所以,请终生学习,持续成长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生活是否如意
都不要停下拓展认知边界和完善思维模式的脚步
致敬每一个专注于自我和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人
「谢顿与心理史学」小组成员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