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是由 HBO 出品的一部单元剧,至今已播出了四季,每季都是独立的完整犯罪故事,涵盖案件的起因、侦查、审判到最终结案的全过程。每一季都有全新的演员阵容、全新的角色和故事背景。第一季作为八集迷你剧在2014年首播,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主线围绕两名凶案侦探——拉斯特·科尔(马修·麦康纳饰)和马丁·哈特(伍迪·哈里森饰),他们因一起妓女受害案件展开调查。
这部剧是编剧兼制作人尼克·皮佐拉托的荧屏首作。皮佐拉托曾在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文学和创意写作,同时也是小说作家。在《滚石》杂志的采访中,皮佐拉托提到他对剧本的写作投入和小说相同,正因如此,《真探》剧本的层次感丰富,细节充足,充满象征意涵,显得极具文学性。
剧中所呈现的哥特元素十分真实,同时在现代美国南方的背景中显得愈加的鲜明且具有代表性。本文将通过对第一季的文本的分析,来逐步解构《真探》中这种独特的风格是如何呈现的。
在《滚石》杂志的一次采访中,皮佐拉托被描述为其“对威廉·福克纳情有独钟”,他确实深受这位文学大师的影响。福克纳被视为“美国南方哥特”流派的奠基人之一,从《真探》的风格就能看出这种影响,尤其是多种叙述视角的应用和破碎的时间顺序,这让人联想到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和《喧哗与骚动》。第一季的故事时间跨度达17年,但情节通过主角的回忆集中在关键时间点上,且在两位黑人警官的访谈引导下展开,构成了这一季独特的叙事框架。
在《真探》中,叙事不仅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了时间的本质。拉斯特·科尔提到了一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所首创的理论——“永恒轮回”。在第五集“万物的隐秘命运”中,科尔解释了他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在他的独白中,拉斯特认为时间是永恒循环的。从字面上看,他的存在与观众所身处的世界契合了这种理论。作为一个虚构角色,他注定要在永恒中重复“每一次痛苦与快乐……每一个希望与错误”,正如尼采所描述的那样。在哥特式叙事中,这段独白引导观众去思考自己生活的重复性,带来一种细思极恐的不安感,甚至比剧中展示的罪行更加让人毛骨悚然。
在片段中,拉斯特提出了一个具有修辞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活在历史中?”这可以理解为他对人类社会从未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失望。在这一表述的背景下,拉斯特对永恒轮回理论的认同显得悲观,仿佛他觉得自己无法对现实产生实质性改变,因此只能接受人类苦难不断轮回的事实。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1872年)中写道:“一种自然之物的合唱队伍不可根除地生存在一切文明背后,尽管世代和国家历史不断变化,它们依旧永恒不变。”作为一位饱读诗书、喜爱哲学思辨的人,拉斯特的疑问(即“我为什么要活在历史中?”)似乎正是对尼采的直接回应。拉斯特深知历史和世代的变迁并不会改变生命秩序的重复,因此他不再希望参与其中。
拉斯特的情感也体现在场景所展示的符号中。正如画面中那样,拉斯特显得颓废、疲惫而冷漠。2014年,马修·麦康纳在采访中提到,到这个阶段,拉斯特“已经活得比他原先期望的更久了”。这一场景设立在剧中的2012年,拉斯特身后的货架堆满了过时的设备和归档文件。画面中弥漫着灰暗的色调,拉斯特的衣着、发色,甚至肤色(他的手臂上有一个显眼的纹身,但在这一画面中不太清晰)都与这一色调保持一致。这种效果使拉斯特与背景的灰色调融为一体,暗示他逐渐变成或最终将成为历史中被遗忘的一部分,就如同他身后那些不再重要的物件一样,在轮回的开始前,未曾对整体产生显著影响。
拉斯特·科尔这个角色的矛盾之处在于,尽管他表面上对世界冷漠厌世,却对案件保持着近乎执拗的关注。在他七年的正式警探生涯之外,还用了十年时间追查此案,似乎在用行动对抗自己所倡导的“虚无”。
随着剧情推进,拉斯特的哲学反思也逐渐揭示了他的内在复杂性。编剧皮佐拉托在采访中提到:“如果科尔真是个虚无主义者,那他肯定是个失败的虚无主义者,因为他的激情太过炽烈了。”
如上图所示,马修·麦康纳扮演的拉斯特仿佛真的被时间的“平面圆圈”理论困住。这也是他与伍迪·哈里森的第三次合作——从1999年的《艾德私人频道》到2008年的《冲浪高手》,再到《真探》,这些画面呈现出一种令人熟悉的循环,仿佛拉斯特自身也成为了永恒轮回的受害者。
尽管马修·麦康纳在诠释拉斯特·科尔时并未实际陷入存在危机,但若结合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自我分身”理论来看,角色与演员之间的联系反而赋予了拉斯特那些看似夸张、带有幻想色彩的特质一种真实感。
弗洛伊德在《不安的回忆》(1919年)中写道,所谓“分身”,即“由于相似性而被认为相同……拥有共同的知识、情感和经验,导致自我认知混淆,或被外来的自我所取代——换句话说,通过分裂和替换,使自我倍增。”
在一场采访中,麦康纳提到他为拉斯特创作了长达450页的角色档案,包括角色“拉斯特·科尔的四个阶段”,以便更深入理解其成长轨迹。他对拉斯特的兴趣源于其“明显的执念”,并坦言,这份执念让他“深深沉迷其中”,仿佛与角色合二为一。他全身心投入塑造拉斯特,正如拉斯特在案件侦破中投入的程度。剧中第一集甚至以同事对拉斯特的戏称“税务员”来突显他的这种执着,因为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大笔记本,记录一切细节。
除了对细节的精准记录,拉斯特还显露出对文学的极度偏爱。他的公寓和用于工作的小储物柜里堆满了书籍,包括美国诗人西奥多·罗斯克的诗集。罗斯克的经典诗作《在黑暗中》(1963)和《父亲的华尔兹》(1942)与《真探》探讨的主题高度契合,特别是自我认知和身份探寻。在《在黑暗中》的节选中,诗人问道:“哪个我是我?”这一句不仅与弗洛伊德《不安的回忆》中“自我与身份认同”的探讨相呼应,也为拉斯特的内心挣扎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支持。诗中描述:“思想进入自身,而上帝进入思想,一即一。”这一句呼应了麦康纳与拉斯特的“自我重叠”,展示了角色和演员之间那种深层次的共鸣。
在《真探》的语境下解读这些诗句,拉斯特隐隐成为一种“上帝”或“救赎者”的象征。随着剧情展开,通过他的哲学独白,我们目睹了一个人物的思想成长,特别是在与搭档马蒂的关系中,拉斯特的内心逐渐从冷漠走向积极。
在《真探》中,叙事不仅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了时间的本质。拉斯特·科尔提到了一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的理论——“永恒轮回”。在第五集“万物的隐秘命运”中,科尔解释了他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完美契合了《真探》对文学性的探索,从福克纳的影响到皮佐拉托的构想,再到麦康纳的深入诠释,他们完成了这部作品中的文学意象的闭环。
原文链接:https://generallygothic.com/2019/07/26/true-detective-time-is-a-flat-circle/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