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好奇,我在回国期间观看了一场上海本地的地下偶像公演,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在上一篇文章《上海地下偶像入门指南——科普、购票与演出》中,我分享了自己对“地偶”文化的初步了解,并介绍了购票与观演的基础知识(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记录观赏演出中的经历体会,希望为那些对这类文化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趣的参考。
演出地点:育音堂音乐公园。这是一家自带酒吧的live house,据说在业界小有名气,许多团体在MC环节都会表达对这里的喜爱和向往。场地位于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8号口对面,附近有罗森便利店。空间不大,最多可容纳约100人,但正因如此,舞台与观众几乎零距离相连。站在前排,能够感受到低音炮震动带来的强烈冲击,演出氛围极具感染力。
看到公演的副标题时,我有些犹豫:“这未免中二得有点像我了…”事后才意识到,活动名只是为了听上去帅气,和演出内容无关。抵达现场前,我还以为整场演出最多四个小时,结果仔细一看时间表才发现,演出竟然从中午十二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票价真是物超所值!(这也从侧面说明,仅靠门票收入恐怕难以支撑偶像活动的运营成本。)拼盘演出的组合不计其数,主打的就是“量大管饱,总有一款适合你”。唯一吃苦的,大概就是我的双腿了。
据我观察,观众中男生居多,包括我在内都很符合流行的御宅族刻板形象。Live现场允许随意用手机甚至长枪短炮拍摄,而偶像注意到镜头时,可能会更投入地表演。拍视频的人不多,以至于我看到上传的视频时能认出是谁拍的——你们,(只要设备别举太高)也是真正的英雄。
本次参演的地下偶像团体风格各异。虽然依然以AKB48风格的萌系和青春校园团体为主流,但也有不少摇滚、朋克、嘻哈甚至哥特风的团体,各有一方拥趸。风格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服装和道具上,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演出曲目的选择。有资源的团体会创作原创曲目,而其他则常选Nico系J-Pop或二次元动漫歌曲,曲风包括金属、摇滚、嘻哈、电子等多种类型。歌唱只要不过分跑调,偶尔唱错词也无伤大雅,倒是话筒失声比较尴尬——一句没声确实会挺明显。但观众对现场的小状况都很理解,氛围很宽容。
我一般选择站在靠前但不在第一排的位置,尽管看不太出曲目或舞蹈动作的难度高低,但看了几个团后,偶像在舞台上的热情程度还是可以轻易判断,一个团里谁更用功努力,一眼就看得出来。热情投入的偶像就是能把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带动起来,在这里,舞台不会骗人。(我实在想不起是哪个团演出到一半直接跳下舞台在观众池演了,不好意思…为你们点赞!)
各团的经济和制作投入还是有参差的,尤其在音源上能看出来。资源有限的团往往只是LCD屏上打个团标,灯光效果也不怎么控制;而较有投入的团体会有原创曲甚至MV。这次演出中,来自广州的娜娜捏口俱乐部唱到一半时伴奏突然停了,全员愣是清唱完了当下的歌。观众一开始还以为是特别设计的效果,气氛一度爆燃,才发现其实是音源出问题了。虽然临时加了个MC环节还是没修好,不得不提前结束,有点可惜——她们的表演很不错,人数众多却能在狭小的舞台上保持平衡和调动。
出乎我意料的是,并不是成员越多的团体越能镇住场。这很大程度上和舞台上的人员密度有关。育音堂的舞台比较小,成员较少的团体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更能带动现场氛围。例如,来自香港的Ariesアリエス只有三名成员,还是客场演出,观众反应却格外热烈。这当然也归功于她们高水准的歌舞和华丽的演出服。
会场的氛围在一静一燃之间反复达到巅峰。“静”的时刻里,观众的注意力完全被偶像的歌喉和舞技所吸引,就连第一排的狂热粉丝都不蹦哒了,所有观众都为当下的演出屏住了呼吸,期待接下来会有更加精彩的场面。
而“燃”的顶点则在偶像的全力演出和粉丝的热烈喝彩中到来。此刻,如果有偶像之神,它一定降临在剧场中的每个人身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似乎被打破。每个人的灵魂都被同一种信仰召唤,仿佛时间的桎梏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乔丹·彼得森所说的宗教体验,甚至让我想要扶尼采老爷子起来看看,这是否正是他所言的“权力意志”与“酒神精神”。
这是我观看的第一场地下偶像公演,也没有事先看过任何演出视频,所以有了难能可贵的初见体验,也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不禁感叹:理性主义也就止步于此了。
顺便插播一条广告:我朋友运营的两组乐团,downt和くだらない1日,将于2024年11月29日晚在育音堂音乐公园举行第一次中国Live。有兴趣的朋友务必前来捧场。
Fantasy World Idol Live Vol.53
票价:当日票125RMB,错过了指名票(T_T)。
演出地点:瓦肆 VAS Shanghai,位于普陀区一栋不起眼的商务楼内。场地不附带饮食,管理相对严格,寄包后禁止携带任何饮品。会场面积较大,最靠近舞台的观众池后面还有三层看台。LCD显示屏面积大,灯光和音响设施也比较完备。
第二次看演出,失去了许多初见的光环,具体的流程就不再赘述了。这次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包括偶像和粉丝。
上海的地下偶像文化能够发展至今,离不开所有偶像、相关从业者和经营者的长期付出与努力,以及一众粉丝的热情与支持。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有一些偶像的演出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她们分别是(按首字母排序):
我还要感谢我堂妹的投喂,让我不至于饿昏在育音堂音乐公园。同时也感谢那个在瓦肆让我帮忙占杆位的哥们,让我能在第一排看夜色特调。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