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际妇女节,一部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登上了中国大陆院线,但这却并不是一部”新“电影,早在2023年10月,这部电影便已经在意大利上映,并且在当年力压国际大片《芭比》和《奥本海默》,成为意大利2023年的票房冠军,并且冲进意大利影史票房的前十的行列。
据说,这部反映女权主义的电影所引起的轰动比同年那部《芭比》要大得多,甚至于“让意大利最顽固的人也加入了讨论”,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电影院,却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女权电影,至于为什么,容我慢慢道来。
《还有明天》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刚刚结束后的1946年,生活在罗马的底层妇女迪丽娅每日辛苦地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如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性一样,勤劳工作、努力照顾好家人的她也时刻承受着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和来自社会的性别与阶层歧视。直到某一天,她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而这封信的到来,也使得一向逆来顺受的迪丽娅,内心逐渐生出反抗之火。最终,在经历了一系列准备之后,从来都是素面朝天的她画上最好看的妆,穿上最美的衣服,拿着那封信勇敢地离开了家。就在观众以为她是要奔向那个一直爱慕她的初恋的怀抱之时,影片才揭开了那封信的真实面目:一张意大利首次允许女性投票的选票。
这些年来,世界各地关注女性主义的电影并不算少,但这部《还有明天》对于女性主义的讲述却仍然给人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在很多电影中,往往是通过一些极端事件的镜头来表达女性处境的悲惨,但这部电影却平静地将目光对准了主角迪丽娅日复一日的生活:
早上醒来先承受来自丈夫的一记耳光,然后利索地准备好一家人的早餐,经历完丈夫的辱骂后,还要经历一次假装瘫痪在床的公公的辱骂与骚扰。之后,马不停蹄地打三份零工,再拿着比男同事要少得多的薪水去买菜,回到家里继续操持着一切,工钱也要上交给丈夫,运气不好的话,还会再挨一顿丈夫的打。
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迪丽娅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一日,而在这琐碎平静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透露出的都是来自男性的忽视与否定,这种密不透风式的男性笼罩,比起那些通过表现女性遭受极端暴力的镜头,给人的感觉要更压抑,也更高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迪丽娅经受家暴的戏份。在因为接受了美军巧克力而遭到丈夫毒打时,影片画风突然从写实变成了“歌舞片”,施暴的丈夫与受虐的迪丽娅伴着音乐跳起了双人舞,在夸张的舞动中,迪丽娅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她被摔向墙面、被掐住脖子、被揪住头发,她的脸上不断显示出被打后的血迹,而血迹很快又消失不见。
在我看来,这种有些夸张的歌舞形式,恰恰体现出了同样身为女性的导演对女性遭受屈辱的极端性场面的回避,在不忍让观众们面对那血淋淋的场面的同时,也丝毫没有弱化对家庭暴力的控诉,而那些出现又消失的血迹,似乎也是在暗示着掌控家庭权力的丈夫的喜怒无常。另外我认为,此时的迪丽娅还未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这种双人舞似乎也是迪丽娅内心中,对于已经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家庭暴力的自我美化与疏解。
这场戏没有直接向我们展示暴力,却能让我们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男性暴力,对于女性来说是多么地残酷与压抑。
按照一般套路,这种电影的结局往往都会是女主角在经历了某件事之后突然觉醒,然后选择出逃,彻底离开家中男性的掌控,但这部电影的结尾,却用一场奇特的奔赴,把整个故事抬上了一层新的高度。
当迪丽娅画上结婚后再未涂过的口红、穿上结婚后再未穿过的新衣服、毅然地走出家门之时,她并不是要逃离这个家,也不是要奔赴另一个男人的怀中,而是前往投票站,行使上天赋予她的最神圣的权力。也许有人会不理解,即使去投票了,她回到家里不还是要挨打吗?一切又有什么不同呢?
诚然,迪丽娅的这次精心策划的出逃,可能并不会改变她的悲惨命运,但她投下的这一票,却有可能改变自己女儿玛塞拉的命运,投下这一票,意味着她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与所有人都一样的地位。此时此刻,站在投票箱前,所有人,不管年龄、肤色、性别、财富,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公民“。我想这一刻,才是迪丽娅能感受到自己生而为人最幸福的一刻。
而在投完票之后,迪丽娅就遇到了紧随而来要好好教训她一顿的丈夫,此时的迪丽娅先是下意识地想要逃跑躲避,但瞬间她就转过身来,冷静地盯着丈夫。我认为,正是这次投票给了迪丽娅最坚定的信心与力量,我也能够投票,我也能够行使权力,我和你一样,都是平等的人,所以我不会再惧怕你。而这一刻的丈夫,面对妻子冷峻而坚定的眼神,先是产生了疑惑的表情,接着心虚越来越重,只好灰溜溜转身离开。
所以我说,这并不是一部女权电影,而是一部人权电影,虽然影片的视角是一名女性,但它所传达出来的,却是一个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真理,没有谁是天生就应该掌控一切的,没有人是天生就比别人要低贱的,那些掌控权力的人,他们手中的权力是来自你,来自我,来自我们每一个人的,即使他们看起来凶狠无比、坚不可摧,当我们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有权利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对他放肆的行为说不的时候,他也会心里发毛、低头求饶。
最后,说一个我很喜欢的细节,那就是”口红“。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迪丽娅在结婚之后,被丈夫恶狠狠地擦去了口红;玛塞拉在即将结婚之时,她的未婚夫也是野蛮地擦掉她的口红,说你是我的,为了我你应该素颜去上班。而当最后站在投票箱跟前的时候,包括迪丽娅在内的所有女性,为了防止选票被浸染,都表情坚定地擦掉了自己的口红。我觉得口红这个寓意,就是象征着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庸,也不是谁的奴隶,我们都有能力去画上或者擦掉这个”口红“,但前提是”我愿意“,而不是”你要求“。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