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大连的飞机上,习惯性选择了靠窗的位置,也许是坐在窗边能让我觉得并不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透过窗户,我与外界仍有联系,能有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外界:在陆地上是没法了解所在位置的辽阔对不对?视线之内只有扎根于这片辽阔大地上的具体事物。但在天上可以,在天上可以看见辽阔的大地与海洋,宛如神明般俯视着,看见大地的延展,看着大地上的一切如同微缩景观一样;看见平静的大海,海浪的波浪过于细小,过于宁静,无法传递到天空中。但那视角真的属于我们吗?若神明存在,我也只是假借神明的眼去观察:那一刻地上的一切显得如此渺小,而我还是我。
再看到海的感觉是复杂的,星海大桥下有太多慕名而来的人,为那落日洒在海面上的金辉,为那自然风光与人类超级建筑在黄昏的魔幻时刻交相辉映。在人多的地方让我感觉自己是格格不入的存在,有所感受却无人分享,努力着,试图用相机拍下不包含任何人的照片,然后乘坐公交离开了。大连的公交倒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价格便宜、速度还快,非常方便。如果这个城市能提供共享单车的话,我觉得我能够更加自在、方便地在大连漫游,不过现在已经很好了,要求太多只会成为某薯避雷针人格。
按照原定的旅游规划,我从民宿出来后应该直接上公交车前往大连著名景点之一的俄罗斯风情街,然后是中山广场。但是公交车站恰好与电车站紧邻,于是我果断又随意地放弃了公交车到达的安排,而是选择等电车。成都的市内是没有电车的,仅有的两条电车线路通往我基本不会去的郊区,而且从外形上来说,那样的电车不过是放在地面上形式的轨道交通,并不能严格归为电车。香港倒是也保留着电车,但只在港岛上有,而且存留于寸土寸金的香港,自然也继承了”寸土寸金“的特点:小且拥挤。有电车独有的特色:一眼能从电车上看出过往时代的特色,内部空间也足够大,让人能有好的乘坐体验,大连的电车在这上面确实是很好的。
东关街也好、俄罗斯风情街也好,在我也算旅游了好几个城市之后,对它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像很有特色但细品之下却又十分熟悉(就像我写的论文一样)。不过俄罗斯风情这玩意儿,你放内陆的城市和放大连还是有不同的,放大连的说服力可比放其他城市的说服力强得多,合理性也强得多。另一个让我没有过多停留的因素是时间:谁家好人早上9点刚过就来这种明显营业时间是下午和晚上的商业街溜达啊?都没几个店能在这个点儿开门,除了俄罗斯商品超市。
总而言之,在简单看了看城市建筑后,我选择上车继续前往海边。老虎滩和菱角湾不愧是某薯上的大连热门Top景点,与前一天的星海大桥一样,拍照者与被拍者互相交谈着:这个动作该如何摆,下一个机位应该选择哪里,表情要自然一些不要太僵硬,哎哎哎对,很好,就这样啊,看看镜头。
我仍旧是人群中的游荡者,带着自己的相机在人群中插空拍着海景。唯一的意外是被两个忘记带相机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放弃了找专业商拍的小姐姐叫住,试图寻求能帮她们拍下记录这个地点的人,可惜我拍景太久确实拍人有些生疏,没能达到考核要求(某种意义上的非拍即走)
现在,在菱角湾往下不远的海岸边,有一个滨海而立的民宿,提供了视角超好的咖啡店,先在这里歇脚并做一些游记记录吧,顺便听着海浪循环往复,拍打着石滩。
让海潮的归海潮,让遗憾的归遗憾,就在这里再做一个有海与天的闲暇的梦,暂且逃离一下单调的生活节奏。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