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d中国行”进行到今天,其实我已经不知道标题里的形容词“抽象”,覆盖的是“文化“,还是“文化交流”:它有可能世界顶级“抽象文化”的交流,也可能是一种抽象的、奇怪的“文化交流”。
3月24日,国外著名网红,知名油管博主“甲亢哥”ishowspeed(以下简称:“Speed”或“甲亢哥“)抵达中国,作为此前预热的全球旅游体验中的重要一站,落地中国后不久他就在个人直播频道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国直播之旅。
在上海,Speed身穿印有“Speed”的国足7号球衣(值得一提的是Speed来中国的几天里换了3套不同款式的国足球衣),在人民广场直播,与热情的中国粉丝互动,还体验了共享单车、小米SU7 Ultra等;在北京,他参观故宫,身穿“花棉袄西装”疯狂自拍;在长城上完成打卡后空翻,惊叹中国的壮美景色。此外,他还品尝了中国街头小吃,如火锅、豆汁等,感受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直播过程中,他还与王嘉尔等人一起打乒乓球、篮球,参与舞狮表演,观看扯面条、川剧变脸等传统技艺展示。
这些直播内容极具特色,且基本上是“一镜到底”,没有阻拦,这引发了海内外极高的关注度,甚至引发了官媒背景账号层面的宣传。
你时而觉得,它似乎示范了一种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时而又觉得它“实在是过于抽象”,时而因为Speed本次的一些经历捧腹大笑,时而又因为一些围绕焦点的突破边界的行为紧皱眉头。
它大概有点“无厘头幽默”的感觉,有时过于装疯卖傻,但又很契合当下全球互联网的流量特征。作为全球知名的整活抽象博主,Speed如今早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在直播间的摄像机前“搞抽象”。
2024年开始,Speed开启了全球旅游体验内容,先后在欧洲、东南亚、韩国、日本、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gao)活(chou)体(xiang)验(huo)。
早在去年9月份,Speed还在泰国进行旅游体验的时候,就透露了未来想要去中国待一个月的计划。他也表示由于中国太大,一周左右的时间也无法真正体验好在中国旅游,因此想要给自己和团队办一个商务/工作签停留更长时间。
在相关手续搞定后,Speed也在来中国前就发布了自己中国行的预告,直播中还透露此次中国行预计会持续两周左右时间,后面可能还会前往重庆、广州、深圳、香港、西安等地方。
可以明确回答的是,Speed中国行有可能没有剧本,但没有剧本不太可能。
从上海之旅中起初的相亲角环节,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剧本套路。从另一个角度想,你还能在路上随便偶遇王嘉尔并和他打乒乓球?包括最新成都场也是,人群中“偶遇”田一名也是特意安排好的,事实上两人早在当天上午就见过面并且拍摄短视频了,但下午直播时遇到演的像真的第一次见一样,
有网友指出实际上在上海和Speed进行互动的这些“NPC”里,大多都是“独角兽”旗下的MCN博主,本次Speed中国行也是由国内的MCN机构进行对接安排相关活动。
也不只是中国,事实上Speed的全球系列户外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行程,体验当地文化为主,但是路上遇到的真路人,倒确实还是有一些随机的成分。
其实认真港,“抽象”本身要的就是节目效果,“0剧本”带来的不可控本来就是这类的追求流量的行为不希望看到的。一方面剧本能够缓解长时间直播缺少互动和节目效果造成的尴尬场面,一个反例就是此前Speed的日本行片段,很多人认为他从下车开始就非常无聊,几乎没人理他,甚至有观众批评,“日本人只关注自己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是节省Speed一行人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去一些地方解锁剧情,更加省事。并且从直播来看,除开一些剧本痕迹比较明显的NPC角色,大部分路人的反应是相当真实并不是剧本,比如长城那个给Speed开逆天美颜效果的大妈就是其中之一。
Speed来中国的几天时间一共开设了4场直播,分别是上海——北京——河南——成都。长达约6个小时的直播里,直播的效果要素过多,可以大致简略概括为
Speed初来乍到就遭贴脸开大,先后3次被贴脸播放大张伟的经典曲目《阳光彩虹小白马》,甚至还有萨克斯风版的。
去路边店点吃的也是节目效果拉满,点到了国潮包装的面。
想给62岁大爷现金,翻译故意翻译成让大爷做俯卧撑。
还有这位拄着双拐一直在追Speed一群人的小哥,他甚至直到晚上才追到Speed并成功合影.....
想去少林寺学武术,结果被骗到了旁边的野鸡武校,拜了个假师傅,喜提磕头端茶+军训套餐。
生吃四川观察主播投喂的折耳根(号称哪都观察就是不观察四川的“四川观察”,这次观察了“四川身边事”)。
与田一名“史诗级会晤”,合唱《Super idol的笑容》(补充背景是曾经Speed直播睡觉时,Super idol的笑容也是网友们经常点歌用来吵Speed睡觉的曲目,田一名本人也在外网具备相当的知名度,这也是为什么Speed直接称呼田一名为“传奇”)。
据数据统计显示,Speed在上海和北京的两场中国行直播吸引近千万人次观看,直播留言无数,河南少林寺的直播则是创下了目前整个中国行期间的最高播放730万余次,成都紧随其后。
直播播放量的一些数据或许可以窥见,相比起北京/上海的现代化,外国人对于美食和功夫这种题材和故事更有认同感,并且Speed当天在少林寺拜师学功夫的状况百出,也相当符合西方人心目中不远万里去东方拜师学艺的曲折经历。
Speed在中国引起现象级热度的同时,他本人的成名之路其实也相当传奇。
Speed本名小达伦-沃特金斯,2005 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作为美国YouTube平台的顶流网红,他拥有超过3700万粉丝。2017年,他开始在YouTube上传自己打NBA2K的视频,正式踏入网络主播行业,2020 年开启全职直播生涯。
最早Speed身上的标签其实是一名游戏主播,《NBA 2K》和《堡垒之夜》都是他常玩和直播的游戏。但他渐渐发现正经播游戏也就平均每天只有两个观众在看,反倒是搞抽象例如破防学狗叫吸引的观众更多。
此后其直播风格逐渐转变,融入更多与观众互动的元素,直播内容也从单纯的游戏拓展到视频连线、线下活动等。2022 年,Speed开始将流量重点转向足球相关内容,以C罗人迷的身份标榜自己,凑齐了如今他的三大流量来源:游戏、线下活动、足球。
他在2022 年第 12 届 Streamy Awards上被评为年度最佳突破主播,并在2024年Streamer Awards上被评为年度最佳主播。Speed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在线主播和互联网名人之一,是油管的绝对头部主播。
因直播时情绪亢奋、表情夸张,神似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而被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为“甲亢哥”。
直播时经常进入狗叫状态,甚至还有人专门制作了他的狗叫合集,堪称视听享受盛宴。
起初Speed更多是倾向于篮球和篮球游戏内容,并未涉及到足球领域。2021 年,C罗的庆祝动作“siuu”合集开始在互联网流行起来,speed可能受此影响,对C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在一次慈善赛被询问道最喜欢的球员是,提到了C罗的名字。
日后Speed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开始关注C罗时,他表示“我不在乎你是男人、女人还是动物?当你看着他时,你会感觉到他的存在,就像他踢任意球的方式、姿势。我对他一见钟情。”
之后,Speed开始看更多的足球,对C罗产生了痴迷,也“理所应当”的对C罗的老对手梅西产生了“厌恶”,开始在做足球内容时进行一些抽象举动。
Speed爱到疯狂到什么程度呢?他甚至专门纹了个关于C罗的纹身,还给C罗写了歌。23年6月自己和C罗成功合影,之后还和另一个足坛抽象的C罗迷弟加纳乔联动,去各地与粉丝进行C罗的Siu庆祝,也成为了Speed互动的一大特点,进一步强化了他C罗人迷的象征。
Speed在国内最为出名还要得益于一个人和一首歌:大张伟与《阳光彩虹小白马》
2020年,那年的Speed还只有15岁,已经在YouTube上混了几年,粉丝慢慢涨到几千,但还是没啥大动静。直到一个意外的机会,他撞上了中国歌手大张伟的《阳光彩虹小白马》。
这首歌在欧美火起来纯属意外。歌词里“你是内内个内内内个内内”被老外听成了“N word”(一个敏感的黑人俚语),配上欢快的旋律,成了个搞笑梗。
2020年,这歌在海外突然爆红,黑人网友听完不是破防就是想砸屏幕,Speed作为一个美国黑人,也是知名搞抽象效果的主播,自然也逃不过这一劫。
当初青涩的Speed第一次听这歌是在直播里,起初他还天真的以为“内内个内内内个内内”只是单纯恶搞,并不是真的有这样一首歌。听到前奏后还忍不住跟着节奏不停摇摆。
直到大张伟开始吟唱“内内个内内内个内内”,Speed反应堪比“川剧变脸”:瞪眼、捶桌、大喊大叫,直接上演返祖行为。观众看他这模样,乐得不行,视频流量一下就起来了。
正所谓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别的网红往往对于《阳光彩虹小白马》都是蹭了热度就跑,Speed反其道而行之,居然对这歌上了瘾。他开始反复播开始脱敏训练,直播睡觉时网友们也点这首歌故意吵他,Speed甚至学会了唱两句“内个内个”还手指着自己充满着自嘲意味。
相关的视频切片在国内也流量拉满,国内观众给他起了个“甲亢哥”的外号。从那以后,他直播间里多了不少中国面孔,大家都等着看他再整啥活儿。
Speed直播和各种切片爆火,他流量大,年轻观众多,他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个直接展示当代中国的窗口作用,能够破除一些刻板印象和观念。
比如网友这次评论里面除开质疑翻译水平以外,评论区提到比较多的就有对于中国最大的印象就是城市干净整洁,且网非常好(对比Speed去其他国家时,直播时长无法做到像中国这么时间长,就因为网经常断。当然,这和Speed去长城做的这一段高铁因为冬奥会缘故全程5G覆盖也有关系。)
在短视频直播时代,信息茧房还真就得靠一些“怪才”肉身打破。
可能有些安排在我们的角度看有些太过刻意凹节目效果,但换个角度想想,看他直播或者视频的外国人,不少可能还是带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还都是骑自行车的落后视角在看的,或者顶多就是外国唐人街的景象就来等同于当代的中国,他们更多的是被没见过。
往大了说,很多国外人士,对如今中国的城市风景大多没有想象,这种新奇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这些都在重塑他们对中国的认知。
正如中国驻美大使馆对Speed的中国之旅做出的评价那样:“20岁的美国人气博主IShowSpeed开启中国之旅,这段旅程已经获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表明了一种更广泛的趋势——即网络博主弥合文化差距,为外国受众了解生机勃勃的中国创造了另一种渠道。”
回看近期一段时间,交流成为了中外网友的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此前因为TikTok事件引发的难民涌入小红书潮也是如此。
近几年从大的政策角度来看,中外交流的扩大本就是大势所趋,从23年年底的过境签144h政策,到一年后的免签240h政策,催生出一批前来中国旅游的国外网红热。
这些博主前来旅游对于中国起到了非常好的正面宣传作用,有特种兵打卡式的,也有真正深度体验,甚至解锁一些“红色支线副本”的。
但这些博主本身的流量和体量还是无法和Speed相比,他们的视频相比起直播也有某种滞后性,并且Speed主打抽象,对于中国旅游来说,可能从抽象层面打出一个新赛道——抽象式旅游。就像之前韩国人来上海旅游去很久以前羊肉串和引发热议的跑车出街现象,也可以被视为某种抽象式旅游的内因。
Speed来华搞抽象,他赚了流量,国外网友们看了乐子涨了见识,中国网友与国外大网红和网友们有了直接搞抽象文化交流的机会,Speed所到各处的文旅基本上躺赚一波滔天流量。这就是积极的“文化交流”带来的诸多作用。
一方面来说,宏大叙事的宣传难免会让人觉得有点用力过猛像,一些自发的宣传,以海外的视角看中国,虽然俗且不完美,但是也显得更加亲近真实。
事实上Speed这次中国行也很好展示了各个城市之间的风格和差别:上海最国际化,北京有历史古韵,嵩山有少林功夫,成都有各种神人,像最新一期的成都就不是Speed在整活,而是人人都想给Speed整活,想表演给他看,真正的地大物博。
不过成业流量败也流量,一种模式越来越火,浑水摸鱼的人就必然会闻风而来。
一些抽象和效果可以借助流量放大,然而一些不合时宜的玩梗自然也会被流量的力量反噬,非但失去了本应具备的幽默意义,成为了丢人丢到国外的舆论事件。
如果说上海场Speed喝冰红茶时,现场有人提到科比,还算“温和”的玩梗。那么在Speed河南场直播戴上光头头套后,有人看到他大叫“科比!他为上海大鲨鱼效力,快来展示你的后仰跳投”——哪怕Speed已经明显表露出了不太愿意拿科比玩梗的态度,此人依旧在不依不饶地朝路人喊“快来看科比”,这时候Speed和保镖都忍不住站出来说要对科比尊重。
成都场同样出现了意外状况,一位打扮二次元的人来到Speed面前,大喊自己是种族主义者和黑人杀手,这一意外状况搞得Speed也有些慌,不停替这个女生找补,说她可能不懂英语,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诚然,一些人可以说她正好COS的手游角色,这一角色在同人里经常被设定为一个种族歧视者,她也是在“玩梗”。
但在Speed直播间如此大流量的场合,不分现实虚拟,也不看时机场合就“玩梗”,可能还觉得自己很厉害很潮。这样的做法感受不到半点幽默意味的同时,显然早已越界。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玩烂梗无论谁上上网都能学会,但幽默确实是一种天赋。
哪怕其实本来讨厌者也不少的Speed,或许是得益于此前在直播游戏期间经历过的种种整活争议(多次被直播平台封禁),在整个中国行期间他的行为举止看起来其实要显得相对克制,至少在抽象玩梗层面,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而不是不分场合的自顾自玩梗嗨。
Speed作为国外抽象文化的代表,他的中国行以抽象而来,打开其他层面的一些局面和变化着实是意外之喜,不容忽视则是交流来这场文化交流体验中,起到的推波助推作用,就像Speed在少林寺接受教学时,想要给教他的梁师傅钱,梁师傅所说的那样:“中美两国是朋友、不需要钱。”这种交流,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哪怕它是披着抽象文化的外衣。
要让抽象归抽象,生活归生活。虽然用这样一句严肃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本身也挺抽象的。
评论区
共 3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