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和加塔里认为政治理论可以具有美学形式。除了精神分裂分析外,加塔里还发明了“生态哲学”理论——哲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兼具实践性、思辨性、伦理政治性和美学性的产物。加塔里将影像维度带入了精神分析的辖域,他揭示观影者与观者关系的具身性,根植于生态意识,这种意识通过揭示跨物种性别、生殖身体的共同脆弱性而得以细化。1977年,加塔里创建了“新自由空间”研究中心(CINEL)并于20世纪80年代投身生态运动,发展了他的“生态哲学”。在《三重生态学》(The Three Ecologies)一书中,加塔里将生态的定义扩展至社会关系、人类主体性以及环境问题,构建了一种心理-社会-美学-政治模型的系统思想,并指出威胁地球的生态危机是新型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加塔里宣称“正是主体性与其外在性(无论是社会的、动物的、植物的还是宇宙的)之间的关系,如今正受到一种普遍的内爆和倒退的幼稚主义运动的侵蚀。他认为环境生态学无法与精神生态学分离,自然、文化、精神构成一个包罗万象的生态系统,自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与文化分离。在影像研究中,观影者与观者关系的具身性根植于生态意识,这种意识通过揭示跨物种性别、生殖身体的共同脆弱性而得以细化。
在著作《神经影像:德勒兹式的数字屏幕文化电影哲学》(The Neuro-Image: A Deleuzian Film-Philosophy of Digital Screen Culture,2012)中,皮斯特斯将大脑的生物学原理、神经科学的发现与神经-影像特征联系起来,通过跨领域研究(德勒兹精神分裂分析、数字网络屏幕文化和神经科学研究),论述了“作为神经屏幕的大脑”这一观点。皮斯特斯认为电影观众是通过角色的大脑而非眼睛或精神景观来进行观看的,她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美学维度探讨神经影像(包括弥漫的监视、虚与实的模糊、新巴洛克风格的情感力量,以及神经图像在政治、历史记忆和战争中)的运用。根据皮斯特斯的观点,第一个运用电影触及大脑情感中心的人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悬念与惊喜、渴望与憧憬、欢笑与恐惧、同情与厌恶,这些都是希区柯克设法在观众心中引发的情感和感受。”情节剧恐怖片的“身体过剩”特征所代表的具身化情感能力,显示出抵抗现代性遗忘(某种结构性遗忘)的努力。
一种全球化的屏幕文化——网络化的电子或数字屏幕与权力、资本,以及人员、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流动的集合体相连——构成了新型电影的典型特征。皮斯特斯将这种具备全球屏幕文化特征的新型电影描述为“神经-影像”(Neuro—Image),他认为神经-影像所具有的精神分裂分析的第一重力量就是「谵妄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delirium),一种危险的、强烈的、抵抗精神分裂流和过剩的力量,此的外两种力量分别是「虚假的力量」(powers of the false)和「情动和感知物的自主性力量」(powers of affect)。这种新型电影(或称“神经惊悚片”)并非通过传统的叙事,而是借助声音、图像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一种恐惧或欲望的漩涡,一种悲伤的温水浴,触动人类古老的情感大脑的神经回路。神经影像旨在培养一批“知情观众”,呼吁人们以一种更感官和情绪化地方式体验电影。丹尼尔·史密斯(Daniel Smith)也曾言说,贯穿德勒兹和加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理论的三个主要主题是:「谵妄的洞察力」、「幻觉的现实」与「情动的真相」,这三者对于理解精神分裂分析如何将“临床”与“批评”联系起来非常重要。
“如今,电影已成为更大规模数字化监控文化的一部分,在众多屏幕的介入下,每个家庭和每条街道都变成了我们可以见识的后院”,皮斯特斯的这段表述揭示了 现代记忆模型。西塞罗(Cicero)的“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强调心灵图像与地理位置的绑定,他说“想要培养这种记忆能力的人,必须选择地点,并把希望记住的事物在心里构思成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储存在各自选好的地点里,这样地点位置的顺序就会维系着事物的顺序”。
“记录”的关键就在于连接、合成或耦合,而这似乎也是当下技术图像生产(监控、影像、视频)的通路。常驻赫尔辛基的视觉艺术家——阿扎尔·赛亚尔(Azar Saiyar,1979-)的短片项目《行为不端儿童的故事与距离的纪念碑》(Monument of distance,2018)将一段20世纪70年代阿塞拜疆歌手古古什(Googoosh)的歌曲录像带(歌名《Ayriliq-分离》)多次复制到另一盘录像带里。在这部关于移民与记忆的影像作品中,赛亚尔运用档案材料探索观看、诉说、记忆、成长和叙事的方式。阿塞尔个人网站在介绍整部作品时写道:“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这段视频,试图更深入地理解它。我可以把这场表演当作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伊朗和阿塞拜疆血统的一部分。我可以将自己的渴望与残缺的视频图形和歌词进行对比。在我看来,这段被找到的视频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关于距离的纪念碑——它展现了离散、断绝、图形、记忆和混合身份认同。”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