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适逢BBC把《一一》评选为“21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100 greatest films of the 21st Century)第8位。借此来说一说憋了有段时间的腹稿。
《一一》是个关于人生的电影,涉及的方向也很广,关于爱情;关于生老病死;关于生活方式;关于宗教理解;关于中年危机等等。简单来说,它可能包含了一个台湾人或者大部分的国人的一种人生的全部过程。
电影很长,想说的也很多,此为一个Intro,后续大概写几篇。
敏敏的母亲病倒,昏迷不醒。医生建议家属每天在床边跟母亲说些话,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几天后,敏敏在卧室哭泣:
“我怎么跟妈讲的都是一样的,我…我一连跟她讲了几天,我每天讲的一模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我受不了了,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怎么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每天,每天像个傻子一样,我每天在干什么?假如,假如我有一天我要跟妈一样……”
在活着的时候,究竟应该干些什么才不会觉着虚度光阴?敏敏觉着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是一样的,这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人生貌似是无意义的存在。这么想是不是对的呢?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着就是活着,考虑的事情及所谓“将来的打算”都是通过周围人的影响所产生的想法。
纠结是不是活着有意义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大概是有钱,有钱我就有意义,或者说人生得到了Complete,得到救赎,得到解放。物质上的富足满足大多数国人的基本情感需求,使其摆脱长期以来对于生活的迷茫,寻求最终的生活方向。
“苦”可能是大多数宗教信仰中对于人生这一整个过程的注释。佛教当中所说“人生是苦”及佛经上所说的“无常故苦”对于生活的意义似乎抱着只有前往永生或者除去六欲后的四大皆空方能正确理解人生活的全部意义、及尼采在《道德系谱学》中所说:“受苦的无意义,而不是受苦本身,才是覆盖于人类之上的诅咒。”假如人们否定了过去的那种目的论,那么人生的终极意义又哪里?尼采认为这种无意义性才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
哲学家 Thomas Nagel 说:“就算你可以写出一部传颂千年的伟大著作,最后太阳还是会冷却,或者整个宇宙将会毁灭,而你一切的努力所留下的轨迹都将湮灭。” 听起来好像很可怕啊?虚无主义的论点一向如此,不管我们一生可以完成多伟大的事,它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只要把时间与空间的尺度拉大,一切人的价值都将被稀释得无足轻重。
好在又有阿尔贝·加缪指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人类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说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诞的——源自《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 and Hurtful Acts》。这话听起来倒是蛮振奋人心的,起码算是个鸡汤,可以一喝。
听起来貌似这些哲学家大多还是怀着悲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的意义,国内有没有人对此表示什么?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倒是比国外要简单多了,孔子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听起来就大气,你想要追求终极意义这很好,但是你追求到了后意味着你就没追求了,可以去死了。这也许让我们这些儒学后代直接断掉追求意义本身的想法,得过且过着活下去。
在普遍没有宗教信仰的时候,想想人生的意义很明显是困惑的,恰好这道题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简直是当代或者说所有华人的芥蒂。那后果当然是以物质替代信仰,变成什么样自不必说。
回到故事本身,后来敏敏选择了去山上跟随“大师”一块修行,希望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及帮助自己的母亲恢复。但是没过多久,婆婆去世了,敏敏返回家中。她的丈夫NJ问她:
“山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还好,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不一样。好像,我每天在跟妈讲话一样,只是那个位子换了一下,我就好像是妈妈,他们就好像是我。他们每天轮流地在跟我讲同样的东西,每天都要重复几遍,我是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哪有那么复杂?”
“对啊。我这样说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说, 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 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