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玩家老爷们有没有留意:在许多《三国》题材的游戏中,都会包含“荆州”这块地域版图。毕竟,无论在历史或演义中,“荆州”都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乎,大多数人对荆州的印象也就停留在了:这是一座闻名于三国乱世,有些历史底蕴的州级城市。而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荆州人,想透过游戏内外来聊聊老家这片故土,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座有底蕴、有人情味的城市。
虽然现实中的荆州只是湖北省下面的一座三线地级城市,但在古时它包含了非常广阔的区域划分。从荆州闻名于三国历史之前,这块土地之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禹划九州”时期。大禹将天下共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共九大州组成。其中“豫州”是中心,其他州都环绕着它。当然,不同的史书记载的可能会有一些出入。以当时的划分来看,每一个州都可以看做是中华大地的一方小国了。因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荆州”之名。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将国都建在了荆山之地,所以“荆”就成了古代楚国的一种别称,到现在都有“荆楚”之说。即便是迁都到了郢城(今纪南城),依旧属于荆州土地的范围。可以说荆州绝对是正宗的楚文化发源地!
到了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魏、蜀、吴先后曾分别占领过荆州,这个时候的荆州地域共辖九郡,也就是俗称的“荆襄九郡”。整个版图面积涉及到了大半个湖北、湖南,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和广西等省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当时的荆州有多大!就拿《三国全面战争》中的荆州城池分布地图来看,按照地理方位划分的荆南和荆北覆盖城池大大小小包含了100多个!当然,以上都是以“州”为区域单位来衡量整个荆州地域面积的,如果单说“荆州城”的话,那么指的就是江陵(亦可说是荆襄九郡中的“南郡”)了。
历史听起来总是比较枯燥的,那么现在回归现实中。我小时候生活所在的荆州就是一座被古城包围着,不那么现代化的城市。从外城门洞子望去,与三国战场镇守的画面别无二致。如果现在去看游戏中的荆州古城,基本上也能找出许多“高仿品”。就像《三国战记》的第6关“血战夺荆州”里面表现出来的城墙,就与现实中的颇有几分相似。打到城墙上还留有驻守的士兵和拱形洞子,但现实中的城墙上则是竖立着明代修建的“宾阳楼”,而且取代将士的是泥塑的雕像。而在《真三国无双7》if剧情中,朱褐色的荆州城大门打开后还能进去与守城的“关二爷”对话。
城墙上的每一砖一瓦不知经历过了多少风雨的洗刷和岁月的沉淀,有的还刻有文字,沿着城墙脚下走都还能清晰地看到墙面上的砖瓦斑驳破旧的痕迹。显然这座极具历史感的古城完全可以拿来做荆州的宣传招牌了,但小时候的自己包括身边的人似乎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感兴趣。毕竟土生土长在这里,有些耳熟能详的事物早已失去了新鲜感。虽说它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底蕴,但早些时候却一直被标榜着一个不好的头衔:“全国十大匪城之首”!这自然是指当地的民风彪悍,且社会治安方面比较混乱。说起来似乎与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怎么也搭不到一起去吧。也正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再加上城市的发展始终处于比较滞后,所以小时候身边很多人都想从城内走出去,向往着外面更大的世界看看。
老家的民风是凶了一点,但这并不能阻挡我对当地老乡们的夸赞。荆州人的性子其实太都比较直爽,你有啥话说绝对不和你打哑谜,用当地的一句方言来形容就是:“有么子说么子!”由于说话时的尾音会特意加强重音,所以听本地人的方言会自带一种霸气的语感,不了解的人遇到了还以为是在骂街一样。在当地你可能会经常听到有人把可怜叫做“遭业”,把开始唤作“尬四”,把肯定喊成“阔以”。而这种口音本身是比较接近武汉话的,所以也算是汉腔方言的路子。甚至当地一些电视节目都接地气的保留了方言主持这种模式,也许有人会认为比较显土,不过笔者觉得这也是对民风民俗的一种传播和对社会底层的贴近吧。
老家从地理位置来看是处于江汉平原,挨着长江边上的,可以说是标准的“鱼米之乡”,水产资源相当丰富。所以,荆州人的餐桌上普遍都养成了爱吃鱼的习惯,甚至连早饭都会看到鱼的影子。既然说到了早饭,这里就不得不提当地独特的“早酒”习俗了。荆州人习惯性地会把吃早餐叫做“过早”,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去外面吃过早。年轻人白天出门上班上学路过外面的摊点会随手买点带走,而社区里面很多退休老人则会坐在过早铺子吃个痛快。
我家院子里面的刘老汉和曹老汉,经基本上每天都会去社区门口的早点铺子喝“早酒”。这里说的“早酒”其实与广东省的“早茶”性质是一样,只是吃法和吃的东西有所不同。老家外面的过早铺子通常凌晨4点就忙活起来,等天亮迎接第一批食客。因为汤料和码子(当地人对小菜的称呼)需要当天提前备好,这是对食材与调味的一种极致追求。
我印象中两位老大爷每天一碗2两早堂面或者牛肉米粉是必不可少的,除此外还会单独叫师傅打些牛肚、肥肠码子盛进一个干锅中架着酒精炉的小火慢慢吃。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斟上2两高粱酒,一边夹码子吃面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与同桌的老汉吹着国家大事。当然,有的独饮老汉因为没有人陪同聊天,便会一边吃一边读着报纸。
荆州过早的每一种食物其实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典故。就拿“早堂面”来说,曾因清朝时期的沙市港口有着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码头工人,一大清早就会开埠下货。下了港之后也正值一天中吃早饭的时间,而工人们喜欢吃些油水足的食物。于是有家面馆的老板根据工人们的喜好,用老母鸡、猪大骨、黄鳝、鲫鱼等肉类食材熬出大锅高汤,并将碱面下在里面,出锅撒上葱花就制作出了这种汤鲜油足的面条。当然,后面经过改良,还加上了荆州本地特色的薄片猪肉码子。老汉们一顿过早可以从6、7点吃到上午10点,而吃完后大都回到自己住的小区院子里面,邀上两三人搓起了一桌麻将。也有的会坐在大门口,与其他的退休老人闲聊着江汉平原甚至是国家的风雨大小事。
吃过早、喝早酒,这本身是一种来自平民的底层文化。荆州老百姓的早酒,惬意滋润,“吃得几两菜与酒,管它冬夏与春秋”。这与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是反差极大的。
不知不觉自己长大了,印象中的老家慢慢也有了变化。政府对城南片区要进行大范围改造拆迁,因为荆州正值大力发展湖北省的“壮腰工程”。而城南这边基本上都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住户,很多拿着政府和地产商的拆迁赔款后都搬走了,并且住进了市中心的花园小区。由于“壮腰工程”是政府重点看中的项目,所以城区一律不得有安全隐患的危楼和违章建筑出现。就连我老家那套单元房,阳台后面私自多做出来的一点也未能幸免,据说现在政府都要准备动工给拆了。
过去城南那块地是压根不值钱,但后来可不同了:随着我家通往荆州古城内那一片逐渐兴起了大学、地产楼盘以及商业街大厦,过去脏乱差的破败景象基本不复存在了,而那块土地的价值也跟着涨起来了。“新风村”是挨着我住的社区旁边的,有位高奶奶,她们家的3层式别墅放在以前也就花了3万不到就修建起了。而现在要赔付给她家的拆迁款至少翻了几十倍不止。所以,在政府的“壮腰工程”发展下以及地产商的业务开拓中,这些古董级“小洋楼”逐渐淡出了当地人的视线。
后来,我记得老家的小北门转盘终于修建起了火车站,而且听说飞机场也准备施工了。往市中心靠沙市北京路那一条逛街地带,现在也有了中央大道地下商圈。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都市现代化了。甚至,我家旁边的大学也有了许多留学生的入驻,周围的一切和当年都不一样了。但荆州古城屹立在这座变得热闹非凡的都市中却显得格外静谧,仿佛一位时间老人看着他的孩子长大一般。墙面的砖瓦以及门洞旁“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挂牌破损的快看不出了,城墙附近依旧是那些老字号招牌店铺,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有更多的外地游客会来参观这座三国名城了。而且城脚下卖着捏糖人儿和古装摄影的小摊点也多了起来。政府又花巨资在护城河中央建了一座“关二爷”的巨型雕像。而城内的老“关帝庙”、和“张居正祠”似乎少有人去了。
无论时代怎么变,荆州这座城市,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直到现在,笔者也和大多数人毕业后一样,外出到大城市闯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节回去也呆不了几天,便匆忙地赶着火车返回打工地。甚至连那些听闻的老家点滴变化都来不及了解一番,就再次背井离乡。可当自己真正身处所谓的大城市中,却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可能是一种融入感亦或是那种有家的熟悉,虽然来过,但我们并不属于这里。真正渴望的是能够感受到一片地域的民风民俗和人情味吧。
有一天,我会开始回忆社区院子里那些操着地道汉腔方言,议论着家长里短的退休老人们;有一天,我会开始惦记着老屋后面的阳台,被政府强行拆除没有;有一天,我会开始期盼着找个时间回家,与老爸去外面的过早铺子喝上两杯。也许,人只有长大后才能体会到外面的世界与乡愁吧。
评论区
共 4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