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索尼的转呈,我于上周末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来自未来的信。它来自2038年美国底特律的模控生命(CyberLife)公司,仿生人Chloe小姐给我介绍了一下《Detroit: Become Human》这款游戏的独特魅力,并附送上了游戏的提前体验码。进入游戏后我很惊喜的发现Chloe已经等候我多时,在带领我完成初试的游戏设定后,她留下了一句话。
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这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是我们的未来。
约二十个小时之后,我送走了Chloe小姐。关于《底特律》这个游戏,我满脑子里都是“Oh Fxxk”。因为它的独特性质,我不能和各位分享太多游戏的细节,说实话我也说不出更具体的东西来。整个游戏和它的抉择一样让人纠结不已,无法简单的用一个好或坏来评价,震撼依旧存在,但又感觉少了点啥,最后只能憋出一句中性的“Fxxk”来。况且 体验这种东西是私人的 ,很感情化的,我决定做一次尝试,在这篇文章里不去讲过多游戏本身的事情,转而想和各位聊聊“人类与事物的边界”,以作为您在《底特律》世界的导览,希望在二十小时的初次体验后你可以有所“觉醒”。
关于《底特律》的故事题材已经可以算是说烂了,仿生人会不会梦到电子羊,机器人怎么就算是人了,说到底人性到底是什么?一个非人的物体到底做到哪些东西就可以算是人类呢?很多人会说是机器人拥有了灵魂,所谓的Ghost。具体说来,在尝试过《底特律》之后玩家应该意识到了,影视作品里仿生人们未经思考就做出了决定,而控制权交到玩家的手中之后,那种抉择感就来了:我们会换位思考,我们会有一种叫“共情”的东西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残忍举动。
人类是地球上最具社会性的物种,人类也是地球上最暴力的物种。我们有两张脸,因为它们对生存至关重要。
神经学家Jean Decety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似乎是很多人一直都在争论的话题,“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在我们国家的哲学里也早有存在。非常有趣,这两个看似完全对立的观点在千百年来都互相存在,人们都默认对方的合理性,只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不同。大家都明白人善良起来光辉有多么耀眼,正是这些感人的事迹鼓舞着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然而经历过社会的成年人也都清楚人坏起来能有多坏,蓄意的谋划,暴露无遗的兽性。
完全摒弃掉“善”与“恶”其中的任意一点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类”。作为动物,人类依旧要吃饭、喝水、繁衍后代。为了夺取用于生存的权利,我们可以忍心杀戮,大肆掠夺,所谓利益至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然人类在某些事物面前又分外渺小,只有萌生感情彼此团结舍弃小我,才可以创造出奇迹。人与人在面对大困难的时候会本能地、骨子里地合作,如今“创造强大的外敌”这般策略用以团结众人就是利用这一点。
不可否认,尽管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人类已经变得相对文明了,但他们骨子里面那份动物般的本能是依旧存在的。这个世界里总有人在创造美好,也总有人在做一些令人觉得“世道又变坏了”的事,或者缩小到个体身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会总是好的或坏的,我们不能总觉得人变好或变坏了,有些东西是千百年来不会改变的。
当我们个体在舍已为人的“善”和惟利是图的“恶”来回冲突的时候,这就是游戏中每一个“选择”使人纠结的源头。 善恶都是很正常的事,不要为此感到负罪,尽管它会让你绝望。
既然人类注定都有破坏的因子,为什么正常的社会里没有退化成丛林一般原始呢。除了法律的制定外,人们所说的“道德准绳”也是重要一环。
道德即是长久以来社会发展而诞生出的一套标准,用来判断一件事的正确与否。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一些道德的评判,但底层的那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打人不好,伤人不对,杀人更是罪大恶极。无论什么样的语境下,整个人类社群都会同情受害者,觉得他可怜。
继续向下探究,如果整个人类抑制人类破坏的因素是道德的话,那作为单个人类个体的话,抑制破坏的因素是什么呢?换句话说,道德的形成基础是什么呢?曾经有一个湿猴实验,它算是论证了群体在集体利益的驱使下对个体的规范化,这是在广义上对道德起源的解释。如果不对破坏性行为加以制约,那将来自己可能会遭殃,这是出于害怕。可关键在于只保护自己的条约不称之为道德,你也不希望你的同类受到伤害。大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一个观点:当你和你的同类之间感受不到差异了,你便能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这个时候名为 同理心 的感情出现了,这个所谓的同理心便是形成道德的最终基础。
简而言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让你抛弃个人利益,舍弃损人利己行为的,正是这种叫做“同理心”的东西。 机器人只会为了目的,执行程序,冷冰冰地去做所有事情,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本质不同在于这里。
那么对什么样的东西,人会产生出同理心呢。用手打桌子,打得再重疼的也是手,我们不会考虑桌子疼不疼。 只有当能把自己和“他者”归为同一“群”的时候,同理心才会出现。
长得和自己一样的人类自然是同一族群。同理心在人身上体现的时候往往还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反应。在网络上看各种摔跤、跌倒视频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产生一种“好疼啊”的感觉,再狠一点的,某些电影里出现过于逼真直观的受伤镜头时,甚至部分观众的相同部位都会有疼痛的错觉。只要那个生命能引发我们换位思考,假想自己与受害者互换位置及角色,个体就会对它产生同理心。相反的,当游戏里的角色展现出同理心了,你就会感觉这个角色和我们人一样,是同一族群。
并不是拥有高等智慧的人才具有同理心,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在一些社群性强的动物身上也展现出些许同理心存在的痕迹,比如大猩猩,再比如已经进化成宠物的狗。在同社群的伙伴遭受到伤痛的时候,动物们也会尝试对同伴进行安抚,只不过它们没有语言,只能靠肢体和舔舐来表达安慰。某种程度上讲,现在我们人在安慰他人时会把手搭在别人肩头拍拍他也与之类似。而且,这种由同理心触发来的举动确实有效。
另一个需要分清的概念是,同理心并不是同情。很多“知心大姐”在开导别人的时候肯定会听到这样的话:“你不是我,你不会理解我的感受的!”这是实话,同理心与同情心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同情是指“如果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而同理心的表现则是“如果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他会有什么感受。”
引起一个人情绪上的失落大多会有特别多原因,我们不能全部感同身受,所以很多时候这里迸发出的感情是同情。缺胳膊少腿失去生命这样更底层更原始的伤害会更可能激发起同理心。
如果一个生命体没有同理心,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嗯,相信在完成过一次《底特律》的故事后,大家都会非常轻易地举出一个例子。拿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来说,有一些凶残的罪犯就缺乏基本的同理心。
激情犯罪和过失杀人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之内,很多激情犯罪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捅了人家十几刀,但很可能是出于害怕等其他因素,干完人就后悔了。真正可怕的是那些镇定的连续犯罪者,我们对其的评价也多是“简直不是人”,“怎么下得去手”。不过讲真,常人的这些议论也并不会对他造成影响,因为他们缺乏共情能力,受害者在他们眼里就只是用来满足欲望的道具罢了。(犯罪心理学中的共情与同理心是同一个单词,皆为empathy)
总体而言,共情与攻击行为是呈负相关的。也就是说共情能力越高,越不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体攻击),但这个相关会受年龄、性别的轻微影响。比如在女性成长并进入社会之后,生物的本能会驱使她们更多与社群互动,她们的共情能力相对的就会比男性在同一年龄段更高。除去体力因素的限制外,女性连环杀手少于男性也有这个原因。
非常遗憾,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冷血”,和仿生人一样,某些人出现了异常,他们的大脑发生了病变。人的大脑是最为精密的仪器,目前还无法解释它的变化如何具体的改变人的共情能力,只能大致判断出两者相关。排除病理变化的影响,基因似乎也对早期孩子的共情有着影响,但这种影响我们无法判断有多大,如果对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共情缺失的孩子放任不管的话,有很大可能他长大后会变成罪犯。
看到这儿许多人肯定会诞生一个想法,人会再度被训练成机器吗?我们和机器到底有什么差别?
在以前 《我们为什么喜欢在虚拟世界里大开杀戒?》 的节目里,小李老师曾经聊过促使人变成“魔鬼”的原因。一方面,像希特勒那样的领导者通过把犹太人贬低成下等人,来引导民众把他们和自己的“群”隔离,从而消除他们的同理心,制造屠杀。另一方面也有无数的艺术作品告诉我们,哪怕再惨无人道的“鬼子”也可能突然良心发现。 就连对立的宗教也会有神奇的时刻,曾经的巴以冲突时,以色列司法部长拉比德因为被新闻上一个跪倒在房屋废墟中找药的老妇人所打动而“充满同情”。拉比德自己的奶奶就是死于战争,他的同理心让他带入了自己的角色,让他换位思考如果那个人是自己的奶奶会怎么样,哪怕老妇人是一个巴勒斯坦人。
人的同理心是可以被再度培养出来的,德国的科学家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发现人类的社会脑是可塑的,哪怕是成年“定型”之后。只是有关大脑和神经的学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使人获得同理心的过程绝对不会像《发条橙》里那么简单,犯罪也不会因为部分人获得了同理心而就此消失。
同样,对游戏的剧情来说,讨论的重点是“Become Human”,究竟发生了什么,仿生人们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同理心?他们具有的同理心是不是只针对仿生人同类,还是把全人类都归纳为自己的族群呢?盲生,相信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再回头去玩游戏,会发生其中不少华点的。
说来人类的诞生就是一个奇迹,既然未来是人类照着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仿生人,那我们的过去会不会就是神话里的“神”照着他们的模样创造了人类呢?人类本身很渺小,却充满无限可能,正是这种来回在极端之间的跳跃把人描绘得鲜活,神可能就是那个无论何时都客观理性,冰冷的存在吧。
《底特律》在如今的游戏里依旧是非常特殊的一类,尽管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暴雨》的超进化版,其他别无特色,可它依旧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里也要感谢索尼,可能如今这个时代愿意并且有能力继续支持这样体量又“邪道”作品的游戏公司掰掰鸡爪都能数出来了吧,感谢它们和量子梦的坚持,才把那个濒临拆除的Kara保留了下来,一直到谱写了一段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底特律》并不适合于所有玩家,甚至在传统意义的游戏里,它在“互动电影”类型中也不敢说是所有方面都遥遥领先的,但却能面向所有人,足够扎实。如果你对这类的故事很感兴趣,或是想看看今后互动娱乐产品的某个方向究竟发展得怎样了,你不该错过它。希望这篇对同理心的介绍文章能对你在底特律的游览有所帮助。
评论区
共 1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