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沉迷《杀戮尖塔》之余,我最喜欢的游戏是《FAR: Lone Sails》(个人倾向于《孤独远航》这个译名)。
游戏玩起来不如看起来那么快乐:玩家要操纵的蒸汽机车那短暂的续航时间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用魅族手机的时光。为此大部分时间必须待在舱里,时刻准备着添加燃料、踩刹车以便下车捡燃料或避免撞上障碍物,哪怕分心一会儿都会发觉这里燃起大火那儿冒出电火花,扑灭火情让我忙得不可开交,更别说频繁出现的谜题总是打断刚刚酝酿起来的情感。
但游戏出色的艺术风格抵消掉了所有不满。在风力旺盛、燃料充足的时候,我的角色得以从各种事务中抽身,站在车顶,看机车在莽莽冰原上疾驰,再随着夜晚的到来遁入群星之中。不知过了多久,地平线出现一排风车欢迎我闯入朝霞,又惊动了篱笆后吃草的牛群……路上没有任何一人能够与我分享这壮美的景色,旅途的孤独在土地上缓缓渗出。
自然地,我打算写篇测评对游戏的美术赞美一番。但在此之前,先去看看别人怎么说这款游戏可能会颇有启发,于是在他人的测评中见到了这么一段话:
演出性叙事是需要语义包装的。动词不可仅做单独拆分。如一则 Steam 评论之中指出,“踩踩踩、碰碰碰、顶顶顶机关全开”——这条评论的重点在于指责谜题过于简单。如果只是追究单独的动词,当然不过如是。动词却需要放置在语境之下进行解读,谁也不会认为这款游戏里的踩与马力欧的踩是一个词汇。增加语义包装之后,才可以称之为演出。而语义包装,恐怕也是目前游戏想要达成演出的捷径。
——摘自 indienova @ayame9joe 的测评
这就是一段“每个字都能看懂,但连起来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的典型例子。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这段话中诸如“演出性叙事”“语义包装”“动词”等词语无法在我们头脑的词典里面找到解释,大脑视皮层无法识别这些词语,也就无从将这些概念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只是因为这些看不懂的词是用中文写成的,会给我们一种我们知道它们的含义的错觉——如果把它们换成大家真正不认识的词语,就能理解我们大脑看到的是怎么一段话:
తెలుగు是需要గుండా的。క్రీస్తు不可仅做మూలాలూ 。如一则 Steam 评论之中指出,“踩踩踩、碰碰碰、顶顶顶机关全开”——这条评论的重点在于指责谜题过于简单。如果只是追究单独的క్రీస్తు,当然不过如是。క్రీస్తు却需要放置在శకం之下进行解读,谁也不会认为这款游戏里的踩与马力欧的踩是一个词汇。增加గుండా之后,才可以称之为తెలు。而గుండా,恐怕也是目前游戏想要达成తెలు的捷径。
上面这些无法理解的词汇是从泰卢固语的维基百科首页上随便复制下来的,仅作效果演示,请真正懂泰卢固语的同学不要捶我……
这便是为什么推荐大家读一读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The Sense of Style)。
作为一本广义上的“写作教程书”,《风格感觉》不像《故事》一样指导你如何写一个结构出色、能打动人的故事,也不像《完全写作指南》一般教授各种文稿写作模板,而是教你怎么通过“古典风格”让自己的文字更加宜人。
当然了,“古典风格”并非一个精确的定义,它所要求的仅仅是“用一种紧凑、朴素、自然的说话方式,正面表达、意思清楚、自然流利,宁用工匠、乡下人、商贩的语言,不用才子、学者的语言。”严谨来说,不是学习古典风格使文字更简洁易懂,而是当你学会怎么用文字“说人话”之后,你就自然地学会了“古典风格”。所以在书中引入“古典风格”一词其实有点多此一举,毕竟,只要教会怎么表达就好了,至于这种表达方法叫什么名字实则无足轻重。
当初看到史蒂芬·平克写出这本书来时还有点惊讶,毕竟他之前的身份更多是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但考虑到他的方向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且其妻子瑞贝卡·戈尔茨坦是一名小说家,写出《风格感觉》来批评那些糟糕的文风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些偏爱于佶屈聱牙文风的潮流,确实到了需要修正的地步。
话是说推荐阅读,但真要买下来,还是建议三思。因为《风格感觉》从根本上来说是英语写作指导书,从第四章开始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拆解英语复杂的句法结构,倒是令人钦佩译者的精神,但对中文写作者来说没太大的用处。考虑到 99 元的定价,除非决心在英文写作方面取得一番成就,或是不介意为前三章掏钱,否则直接买下这本书不是个高性价比的选择。而我写这篇文章,也主要介绍的是本书前三章关于写作风格的内容。
费解的文段常常密集地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论述,特别是法国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作品里面,比如说出自 Jean Baudrillard 《消费社会》中的这段:
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不管人们是结构性地将此规定为编码恳请,还是经验性地规定为物品普遍化氛围,无论如何,主体的蕴涵不再是哲学及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异化了”的一种本质的蕴涵,也就是说不再是被剥夺了、被异化恳请所把握、而变得不同于自身的一种本质蕴涵。
也许有人拥有丰富的相关领域名词储备而精于阅读类似的文字,但我肯定不在此列。看着是中文却完全无法理解的文字会让我如坠五里雾中,头痛欲裂,昏昏欲睡,这就是为什么特别讨厌看法国 20 世纪的社会学著作(当然,其他国家也有许多类似的作品)。那些著作看似洋洋万言,但归结起来,整页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简单地表达,却少有作者会真的这么做。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这样的表述才是唯一的法则,看不懂证明在相关领域还没入门,而对这种写作风格的批评会展露自己的无知和愚蠢,所以一直默默地忍受天书的折磨。
直到在读了《风格感觉》,看到史蒂芬·平克对繁琐的行文大加嘲弄,看到书中介绍哲学家丹尼斯·达顿设立了“年度糟糕写作大赛”且后结构主义学者频频获奖之后,才知道:妈的!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不懂!
书中用于举例的是 1998 年度糟糕写作大赛的得主朱迪丝·巴特勒的文章,但我相信没有人会对这篇东西感兴趣,而且如果硬着头皮读可能会让读者们当场睡倒在桌子上,而不能读到最后给我点赞,所以建议大家跳过以下的原文:
一种结构主义解释认为,资本以相对一致的方式构成社会关系,后来转变为一种霸权主义观点,认为权力关系受到重复、集中和重新结合等机制所支配,这种变化把时间性问题带进结构的思考,也标志着一种转换:从一种阿尔都塞式的结论,即把结构性整体视为理论对象,变换为另一观点,即对结构的偶然可能性的洞察开辟了一个重建的霸权观念,霸权被认为有赖于权力重新结合的偶然结合点和策略。
读到这段可怕的文字,读者只能惊叹于巴特勒耍花招的能力,竟能用抽象命题解释更抽象的命题,完全看不到现实世界中的参照……这些比赛赢家作品的深奥难懂是有迷惑性的,绝大多数学院派挥洒这种烂泥一样的文字毫不费力。
之所以这些文字显得“可怕”,是因为它们完全与现实脱节,无趣地陈列了一堆意义不明的抽象名词,不仅这些抽象名词难以理解,而且当读者试图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解释时,他们会发觉得到的答案是在用抽象名词解释抽象名词,在字义之间兜兜转转,却始终不明白词语的意思,最终平白浪费了精力。
试试想吧,当一篇文章中频繁出现“语境、文本、洞见、消解、叙事、客体、知觉、解构、叙述、分形 、视点、图式、规训、动词、逻辑缠绕 ……”等词语时,你还能看得下去吗?甚至可以说,别说理解不理解,看完的一刻还保持着清醒就是一种胜利。
不过平克倒是说得对,“许多学生不用教就会(烂泥一样的文字)”。在眼看着时间不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时,我曾违心地用这种故作深奥的手法写下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废话,并且因为答辩老师无法对此提问而顺利过关。可耻的行为,希望大家不要学习。
早在 1939 年出版的《思想与行动中的语言》(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的版本将其译为《语言学的邀请》,但实际内容应是普通语义学而非语言学范畴)中,早川一会就引用 H.R.Huse 的话语批评过在抽象名词中绕圈子的行为:
字典上的定义往往只是用另外一组字来替代我们所不认识的字,这只不是掩饰了我们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其所代表的事物。一个人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外文单词,查了下字典,知道它的意思是“莺”,就不再向下追问了。“莺”究竟是什么?长什么样子?他一点也说不出来。我们并不是只要咬文嚼字就能真正了解人生和宇宙,我们必须与文字所代表的实物发生接触才行。
那些写出“天书”的人,在学术上的成就无可非议;问题是,为什么思想巨擘们,会写出如此烂的文章?
我曾经阴谋论地想过,是不是因为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一样拥有需要长时间学习的公式和术语作为门槛 ,所以需要人为地创造费解的词语来创造门槛,筛选出有热情的研究者?
但这想法不太现实,因为学者们不是一个思想的整体,而是个体的集合,不是每个学者都会遵循同样的方法来维持学术圈的纯洁性。然而就结果而言,他们却大多采取了近似的复杂术语,让每个人的著作都无法理解。
直到一名学长告诉我:学者们不是故意这样干的,他们自己创造了许多复杂的名词,而且圈子里的人相互之间都能看懂,便这样写下去了——只是完全忽略了圈外人是否能理解他们的文字。
这个现象就是“知识的诅咒”:经济学家们发明了这个词,用来描述当你知道了某件事以后,就再也很难想象不知道某件事的人看来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对一样东西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忘记它当初学起来有多难。
平克在书中指出,虽然阴谋论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好人也会写出烂文章,但最好还是先用“汉隆剃刀”验证一下:用愚蠢足以解释的事情,便不要用恶意去揣测。所以说,“知识的诅咒”是最合理的解释。那些最聪明、掌握最多信息的人,满心以为他的读者们都知道书页中每个名词的含义,不自觉地就写出了读者们无法理解的文字。
我曾在一家互联网媒体公司工作,有时候我会发现同事们写出来的文章晦涩难懂,当然啦,他们也是这样看待我的文章的。他们的文章中充斥着“UGC”“PGC”“ARPU”“GTD”“DAU”“PR视角”等在我这个互联网新丁看来必须要搜索一番才能明白的缩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搜索要花费的时间成本更高,让当初的我读起来费了不少功夫。
哪怕现在已经对这些缩写熟稔在心了,我仍然认为使用它们毫无必要:“用户创造内容”与“每用户平均收入”等名词即便不用缩写也不会造成多少额外成本,反而给对互联网了解不深的用户们平添了障碍。如果想让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接纳,学会“说人话”,抛弃无谓的专有名词和缩写是第一步。
事与愿违,有时候我们已经隐约知道自己正在使用不好懂的专业术语,但还是得继续用它们。因为当每个从业者都在使用专业术语时,贸然地回归人人可理解的平实语言,就相当于向同行展露自己的生涩;而对于深谙专业术语含义的内行读者来说,解释术语会有侮辱他们智商的嫌疑。这些老练的读者一般来说比新人读者们有更大的行业影响力,于是我们宁可冒着让新手满头雾水的风险,都不愿意得罪内行读者们。
我们现在知道“不好读”的文章是如何撰写的,但另一个问题来了:怎么写出好读的文字?平克在书中提供了以下几个技巧:
节俭使用元话语。所谓的“元话语”就是文章中的“路标”,比如说“本书的第一节讲述了……第二节解释了……”,虽然看似尽职尽责,但我们的读者非常没耐心,他们更愿意亲自探索,就像跳过游戏的新手教程一样跳过开篇的复杂元话语。正如现在的游戏设计更喜欢在任务的过程当中指引玩家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撰写书籍文章时,只要偶尔不动声色地告诉读者们梗概,让他们觉得自己记忆力超群就足够了。
放弃专家腔。古典风格模拟的是对话形式,这意味着我们最好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汇,多使用提问、设问等形式,用文字引导视觉,而绝对要避免使用那些需要额外学习和解释的专业词汇,除非你会在同一个段落解释它们。
少用模糊词汇。“看似”“几乎”“显然”“某种程度上”等模糊的词语虽然用上去不会错,但它们不能提供什么信息,反而会显得作者不负责任,已经准备好为错误找借口,所以要限制使用的频率。
避免陈词滥调。“我爱你到天荒地老”这样的句子就太老掉牙了,无法博得读者的芳心。多向诗人取经,学习些创造性的形容方式。
远离抽象名词。“水平”“模式”“观点”“方法”以及“XX性”“XX度”“XX力”之类的词语只适合出现在学术论文,如果你的作品是给大众看的,换个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吧。
去掉僵尸名词。不要多此一举地给词语添加额外的动作,比如说“做出确认”“进行解释”“提出问题”这样的僵尸名词会让文字顿时变得死气沉沉,直接用它们的动词形式:“确认了……”、“解释了……”、“他提问说……”能使得句子活泼不少。
看《风格感觉》的推荐序时,习惯性的好奇心让我搜索了一下作序的阳志平与他头衔里的“安人心智集团”,意外地发现他的公司还真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开发了个产品——一个叫“写匠”的文章检查平台。
平台包含有“校对”和“风格”两大模块,前者可以校对各种错别字与错别搭配,我试了一下,将”综合征“写作”综合症“、将”城乡接合部“写作”城乡结合部“之类不易察觉的别字都能识别,用来过一遍文章初稿应该是挺好的选择。也建议媒体同行们使用这个平台,例如几乎每天一千来字推文都能有三五个错别字的”差评“公众号。
至于“风格”模块则分为“广告法”与“古典风格”两种模式。前者会标出文章中诸如“最好”“第一”等违反广告法的词语,而后者则会检查出“建议”“关于”“发现”等违反古典风格模式的冗余词汇或是陈词滥调,根据建议适当修改有助于改善文章可读性。不过平台仍然不够智能,有些不可忽略的词语也会中枪,所以建议始终只是建议。
因工作关系写过不少软文的我知道最后这段看起来很像软文……但请相信它确实与我没有利益关系,只是既然不用收费,安利一下也无妨。
评论区
共 4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