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仍梦到他踏着草地,在露水中飘飘荡荡行走,让我的欢歌轻易刺透
——叶芝
标签遍地的小红书,依据算法勾勒出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人设崩塌的女主播,运用技术打造了侵蚀真实的仿象;无意义的内容与广告,像随机编码的符号,堆砌互联网媒介,垒出一幢幢数据废墟。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切资讯、知识和观点都触手可及,面对海量的信息与数据,我们究竟是变得更加睿智,还是愚蠢呢?
马歇尔·麦克卢汉称,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他的用词太温和了,用轰炸来代替或许更为合适,媒介的每一次更新迭代,都是对真实世界的侵袭与轰炸,强迫我们改变。从报纸到电视、电影,从门户网站到微博,从微信公众号到今日头条,概莫能外。
百度的衰落是必然的,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座座由算法构筑的信息孤岛,越来越难通过搜索引擎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算法越准确,内容分发的效率也就越高,获取内容的时间成本也就越低。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让我们能够更勤快地重复“刷”这一行为。信息偏食,古已有之,与算法分发的机制结合,不断强化、生根,终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在互联网时代寻求身份认同,可能又不可能。虎扑的物化女性,饭圈的冲榜刷量,鹅组的娱乐至死,都是在小圈子里寻找认可的自娱自乐。圈地自萌,没有什么社会危害性,然而,出圈有时总不可避免。就像是被不断强化的回声壁,那一丝无意间溢出的不协和音程,微小又引人注意,昭示着这个我们与他者分裂的时代。
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正在凝视你。信息茧房只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是习以为常的信息供养。人天性懒惰,当我们习惯乃至依赖了算法分发的模式,面对一页又一页,似乎由随机编码生成的文章、图片和视频,我们是会仔细甄别,还是全盘接受,抑或是放下理性,任由情绪奔涌(Troll)?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曾预言道:“我们到处都已生活在现实的‘美学’幻觉中了。‘现实胜于虚构’这个符合生活美学化的超现实主义阶段的古老口号现在已经被超越了。”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他探讨了符号的变迁,将仿象(也就是模仿的形式)划分为了三个等级:仿造、生产和仿真,它们分别象征了文艺复兴价值的自然规律、工业革命价值的商品规律和当下的价值结构规律。这也区分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仿造,象征着人们以自然为模型进行符号的生产,它诞生于文艺复兴运动。在封建等级社会,每一种符号都没有歧义地指向一种地位,黄袍加身意味着造反,仿造符号会受到惩罚。资产阶级的兴起使符号得以解放,所有阶级可以没有区别地玩弄符号,但是资产阶级在符号的使用上依然迷恋传统秩序,他们用仿大理石来模仿自然,用虚假的自然权利来模仿封建秩序,用符号达到了虚假的同一。
生产,又被视为“工业仿象”,它是符号彻底摆脱等级和地位限制的标志。生产超越了仿造,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流水线上的产品批量繁殖,产品之间是完全等价的,自然也就不存在着原型和复制品之间的差异。尽管人此时仍是价值的创造者,可人在生产过程中也成为了无差异性的机器,工人们从事着简单机械性的工作,可以被随意替换,就像如今的 PPT 纺织女工。
仿真,是不同符号之间的重新编码和组合。随着机器的死劳动压倒了人的活劳动,生产的目的性也就消失了,不再是满足人的自发需要,而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系统。生产成为了对符号的编码,每一个模式之间的异质性,通过刻意制造的对立符号产生,无限地再生产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就像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他刻意制造对立,没有一个梦露是原型,每一个梦露的颜色都是对彼此的重复,在简单的仿真过程中原型丢失了,符号也就失去了意义。
从前,是领土产生地图,而现在是地图生成领土。仿真本是真实的投影,如今遮蔽了真实成为了更为真实的超真实。正如我们今日吃到的瓜,在基因上获得了改良,它们无籽又甜美,与它相比,自然生长的瓜却变得难看和不真实。吃饭不再是吃饭,而是为了在朋友圈满足表达的欲望。我们在互联网上触碰到的媒介,比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更吸引人,成为了我们的主体体验。
在仿真的结构关系中,两个差异符号之间是最典型的二元对立结构,如同 DC 和漫威的对立, Netflix 和 HBO 的对立。它们的内核却是一致的,就像小李老师说的,互联网时代成功的 APP 只有一种类型,以最大化订单数(如滴滴打车)和保持月活用户高速增长(如抖音)为商业模式,通过黏着效应成为一个可以“刷”的工具,遵循互联网“赢家通吃”的原则。
于是幸存下来的互联网 APP 成为了多巴胺操纵器,它们单次给定的多巴胺回报是锁定的,但编码的模式和回报的锚点有细微的差异。在 MOBA 游戏中,每次对局的地图相同,给定的多巴胺不会超出一场胜利的回报,但获胜过程的细微差异使得每一次刺激都是崭新体验,让我们对下一场更怀有期待,这使得上瘾成为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种精心调制的差异性,将我们赶入了模式化的控制。传统的社会控制,是有目的性的控制,它略显笨重,试图消灭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型控制则允许“突变”,因为它的出现可以预测,使用哪个 APP,有区别吗?都是在互联网的困局中打转,这或许还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不会动摇和摧毁系统,还会加速技术进化,何尝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绝对控制呢?
互联网系统没有给颠覆留下任何机会,它还强迫我们做出选择,没有微信,没有 Facebook,工作和社交就没法继续,这才是当代社会的“真正暴力”。
这个时代生产了太多的产品和信息。本来生产应受到需求的引导,如今,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生产刺激需求,迫使人对它做出反应,产品不是真正的有用产品,信息不是真正的有用信息,全是仿真。太多的信息单向地传输给我们,理想中的双向信息交流被信息洪流淹没,留给我们自己真实的需求空间又有多少呢?
黄沙,被尘埃覆盖的公寓楼里,世界上最后一台电视在顽强地赞颂着宗教的复归,像个兢兢业业的卫道士。没有人听,钢筋混泥土结构中攀附着仿造的藤蔓,刺眼的绿掩盖不住伪神的虚弱与彷徨。坍缩、塌陷、坠落,人类,攥紧共鸣箱,在与他者的融合中上了天堂。
在科幻著作《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中,PKD 巧妙地通过仿生人与真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仿真的本质。这个标题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仿生人能否做梦,是对仿象与真实的区分;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做梦的话能否梦见电子羊,是对仿象真实性的质疑。
枢纽6型仿生人,始于对人类的仿造,在流水线上成为了“工业仿象”,它们像瓶盖一样生产出来,所谓的个性化存在,只是一个幻觉。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仿生人在智力和体力进化上已经超越了很大一部分人类,而人类正在进化的阶梯上往后退化。有时候,仆人比主人更像人。
在更新换代中,这些仿生人自我进化了,它们将自己视作人类的等价物,并试图取而代之,仿真不再根源于真实,而是扮演真实、清除真实。主角里克被仿生人带到了它们自己建立的仿象执法部,两个平行的警察局,他们的和我们的。在这个内部封闭的系统,里克存在的真实性颠倒了,他无法联系到上司和妻子,于是陷入了对自我存在的怀疑。
但仿真终究不是真实,仿生人永远也无法成为人。就像那只精密到以假乱真的电子羊,不管再怎么真实也无法取代真实的绵羊,因为电子羊无法感知到主人的存在,不管怎样都无法建立情感联系。同样的,鉴别仿生人唯一有效的方式是移情测试,因为它们缺乏同理心,没有群体本能,无法理解别的生命存在的意义。
人类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无法站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去看一切。苦难,使我们相信生存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而高贵的同理心,使我们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这也正是宗教存在的原因。当宗教被新媒介与技术揭穿,真实的、属于人类这个群体的精神却得到了强化,那是人类与自然、他者融合的原始渴望,也是这个信息轰炸、技术控制时代的出路。
在《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一颗红药丸和蓝药丸:
这是你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这之后没有回头路。你选蓝药丸——故事结束,你在床上醒来,相信你所相信的事物。你选红药丸——你留在仙境,我会告诉你兔子洞的深度。记住,我所说的只是真理而已。
选择红药丸还是蓝药丸,它们分别代表了残酷的真实和美好的虚幻。这不是仿真精心调制的差异,不是不痛不痒的二选一,而是对何为良好生活的严肃拷问。
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想必也知道该如何做出抉择了吧。与自然、他者融合,不是田园牧歌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是信息孤岛的圈地自萌。它要求我们拥有勇气,打碎“仿真之镜”,告别互联网时代的身份政治。
这是对何为良好生活的探寻。具体到方法论层面,首先应当切断信息轰炸带来的多巴胺刺激,主动告别“刷”带来的简单饱腹感。然后通过寻求原创性的完整表达,例如撰写文章,而非情绪和刻板印象的宣泄,来完成对信息的主动筛选和再摄入。最后,牢记互联网的个体经验只是真实生活的参考,切勿本末倒置。回归线下的公共生活,哪怕只是在公共空间的十分钟真诚讨论,也远胜过评论区两个小时的无意义争辩。
让·波德里亚: 《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菲利普·迪克: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许东华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
王晓升:《走出后现代社会困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刘晓华.技术控制论的梦魇——解读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J].国外文学,2015(03)
张一兵.拟像、拟真与内爆的布尔乔亚世界——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
后现代主义的确存在着概念模糊的问题,从设计到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就像是一个大箩筐,似乎和当代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但我们的确需要后现代性这个概念,当代社会的一些特征已经和上世纪初的现代社会产生了显著的不同,但它们又不是割裂开来的,就像哈贝马斯说的,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那么后现代性就仍是现代性的一个阶段。
至于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术语:异化、内爆、超现实乃至这篇文章提到的仿真,都有它所指的对象和内容,它的存在是必要的,但自然语言的可悲之处在于,一经诞生它就无法摆脱被滥用和曲解的命运。
我尽量避免那些诘屈聱牙的定义,多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但无法保证一定让读者看懂。一方面我自己也是一个学习者,理解尚不透彻,另一方面社科毕竟也还是有门槛的,就像汪丁丁说的,一流知识之所以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是因为它只服从根本重要性的准确表达。
那么我们该怀着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后现代性呢?我想已经体现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了:改变人们的感受、思考和行为方式,为他们提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一百个人中如果有一个人深受启发,不是看过就忘,那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评论区
共 6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