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这个寒假前,我就答应朋友要写一篇《武梁祠》的导读。现在寒假早已过去,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再拖延了,于是动笔。
在这个始料未及的漫长假期里,我把这本《武梁祠》扎扎实实地读了两遍,算上朋友刚推荐给我时草草翻阅的一遍,已经读了有三遍了。头两遍阅读的时候只觉得作者功底扎实,内容也翔实,偶有一些想法,但不成体系。直到第三遍的时候,这些想法才最终串在一起,让我顿悟。这也实在是奇妙的体验。
我是一个工科生,学的是货真价实的应用型学科:建筑学。按理说我是没有什么道理来读这本书的,它原本是一篇艺术史领域的博士论文。但我对建筑史的兴趣拉扯着我迈入了这个未知的领域,以至于开始接触人文社科的学术世界。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所探求的都是人类的知识边界,方法和思路或有不同,最终却隐隐有殊途同归的意思。于是我一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今天偏偏要写一写自己对于《武梁祠》的读后感,厚着脸皮写,也准备好接受各位大佬的批评。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甚至都没注意到武梁祠的遗址距离我有多么近。
我出生在苏北小城沛县,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它是刘邦的故乡,因而总是想要在城市里显摆一下所谓“大汉文化”。县城的西侧有一条河,我们称之为“铁道河”,铁道河上有一座桥沟通两岸。我家住在桥东,外婆家住在桥西,所以我经常要过这座桥。大桥护栏栏板上的图案,用的就是汉代画像砖的风格。我对那些图案是如此熟悉,以至于闭上眼仍就能浮现。沛县作为汉朝的龙兴之地,周边有大量的汉代墓葬出土,因此当地人对汉画像砖很熟悉。而距离沛县县城约七十公里的济宁市嘉祥县,就是武氏宗祠的发现地。我想下次我回老家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顺道去看看这个祠堂的遗址。
说回这本书。它的架构非常清晰,所以其实非常易读。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有两章,对武氏宗祠本身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这一部分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它展示了巫鸿先生为自己的研究所收集占有的资料,并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深度。这些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说应当是基本功。现如今,我们这代人收集资料比当年要方便得多了,虽然国内一些社科数据库的开放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总归比上个世纪条件优越得多。这段时间有朋友和我探讨开题事宜,题目定得很大,就是怕资料找不到,写不够字数。那真应当看看这书:研究范围哪怕只有孤祠一座,挖掘得足够深,也可以出很好的成果。
下编是该书的重点,有三个章节,从屋顶、山墙和墙壁三个方面重新探讨了武梁祠石刻的图像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精彩。武梁祠不同建筑部位的石刻有着不同的主题,屋顶所刻的是图谶,山墙上画的是神仙世界,而三面墙壁上则是人类的历史。巫鸿先生在下编中对这三种母题的图像设计程序进行了解释,并且深刻地揭示了这种设计背后的思想内涵。
把建筑构建成一个小小的宇宙,这种建设观念很好理解。更何况武梁祠还是一座祠堂,文化象征意义本身就很重。类似的象征关系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希腊神庙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雕刻,欧洲教堂中壁画的安排。武梁祠中,屋顶对应天界、山墙对应仙界,而墙壁对应人间。但仅仅指出这一点,论文的深度自然不够,还不足以对这些精美的图像有更理性的认识。
作者自然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开始了非常深入的挖掘。首先从屋顶的图谶开始。
武梁祠屋顶的图谶是一种“征兆图像”,这与汉代儒家的“天命理论”息息相关。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流行于汉代的思想观念,它将特定的自然现象解释为上天的意愿。这与儒家学说在汉朝的发展与分裂有着很重大的关系。作者不惜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祥瑞征兆”的发展史,并且着重讲述了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汉代的发展。祥瑞图像随着“今文学派”的兴起而逐渐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政治含义。所以作者又花了大量的笔墨探讨了汉朝政治和思想格局的演变,并强调对祥瑞的解释是儒生们政治话语权的重要来源之一。
当一位皇帝下诏说:白鱼与五彩鸟出现于都城,甘露自天而降。它实际上是想让人相信,他是个治国有方的贤君,而上天了解和肯定这一点,因此通过祥瑞去延续其天命。但是一位对时政不满的臣子也可能上书朝廷,陈说自陛下登基以来祥瑞之兆罕有出现,麒麟隐没,河不出图,经常见到的确实地震山崩,夏霜冬雷。较为温和的批评则可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征兆的语汇表达某种政治主张。比如一个大臣可以上书说:如果陛下如此这般广施仁政,何种祥瑞之兆则会出现。
这些笔墨看似与武梁祠关系不大,但作者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揭开了谜底:通过分析,他认为武梁祠的主人武梁,应当是一位东汉今文经学派的学者,并且还是一位隐居于乡野的教书先生。因此他在对祠堂屋顶图谶的选用中隐含了对东汉末年时政的批评。
三块征兆石中刻有灾祸征兆的一快是直接批评。至于其他的所谓祥瑞图像,甚至要加以反读。即看似称颂,实则是讽刺批评。读到这里,再回看之前的细致论证,有一种畅快通透之感。之前对于祥瑞文化和儒家发展史的分析,竟无一句是废话。
第四章研究对象是山墙。这一章相对来说较为简短,因为山墙的画面较少,主要展现的是“西王母”和“东王公”。作者以西王母这一神话形象作为突破口,对汉代的宗教偶像艺术加以了分析。我对这一章兴趣不大,第三遍阅读的时候甚至略过了。
接下来,就是全书的重点:第五章《墙壁:人类的历史》。武梁祠的三面墙壁面积最大,因而图像数量也最多。墙面的画像几乎涵盖了整个汉代之前的历史:从古代的贤王到近世的孝子、忠臣、烈女、义士。通过这些人物的形象、位次以及取舍,作者向我们揭示了图像设计者的历史观和伦理观。而最精彩的论证是这一章节中对于墙壁上恢弘的拜谒场景的解读,作者在总结了前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气势恢宏的拜谒石刻,所表现的是对“君权”的阐释。画面中那个形象高大气宇轩昂的“贵人”,是以汉高祖原庙中的肖像为蓝本的“皇权”的象征。作者认为武梁祠这个拜谒石刻与东汉画像中其他的“拜谒图”有着同样的原型,而这代表着当时君权理论的发展。
但给我触动最深的是这一章的最后一个小节,名为《历史学家的自我表现》。在这一小节里,作者的切入点是武梁祠画像中一角的小图像。包括作者在内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个小图像所描绘的是祠堂的主人武梁本人。作者称之为武梁本人的“图像签名”。在这一节,作者着重分析了武梁想要在这些画像中表达的政治思想:皇帝应当尊重并任用有德行的儒生(学者),否则这些学者应当保持独立的精神,在政治上隐退。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学者深植于心的道统。他们认为自己是“天道”(可理解为自然和社会的运转规律)的诠释者,所以他们有责任去匡正君主,主宰国家的命运。
作者在这一节将武梁与司马迁、班固进行类比,并与其本人产生了共情。我在读到这一节的时候热泪盈眶。他在全文的最后引用了太史公自序:
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作者在最后说道:“阅读此段文字,我们感到武梁与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享有共同的使命、雄心和对历史的理解”。
读罢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巫鸿先生的这部作品,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建筑)所谓的“热爱”。我对传统向来是持一种较为激进的态度,主张批判为主。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我对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自幼喜爱历史,读了建筑后,在这一领域最喜爱、花费时间最多的也是建筑史。加之自幼所受的传统教育,我自认为是能够理解传统文化的美的。
读了巫鸿先生的这本《武梁祠》后,我发现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我自己喜欢建筑史,也做建筑史的科普写作。目前国内高校的建筑教育不重视建筑史,因此我常常举办建筑史读书会和建筑史公益讲座。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强调需要把建筑放回到原来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也就是说要充分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当时人的视角去理解当时的建设。本来我已经开始沾沾自喜了,因为这样的指导比让学生们去背诵名词解释和建筑的细节要更深刻。
但巫鸿先生比这更往前了一步,他在《武梁祠》这本书中提出:
武梁祠所刻的图像一方面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时尚,另一方面又肯定是根据设计者的个人想法而仔细安排的。那么这种流行的时尚是什么?图像的设计者是谁?他的想法是什么?
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思,我意识到,如果想要对那些事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与时代共情甚至都不是足够的,还必须与具体的人共情。这是多么的困难。但又是何其重要。
热爱传统文化没有问题,但要与那个时代产生共情,与具体的人产生共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回看今日,与武汉发生共情都很难,与身边的爱人相互理解都很难,更何况是早已随时间流逝的古人?但如果不这么做,那对传统的热爱往往就会掺杂自己的想象,那些热情就成了无根之萍。
我想巫鸿先生一定很热爱自己所研究的东西,他对武梁的评价让我感觉到那是在与两千年前的一个知己对话。他让自己回到了那个年代的情境中去,理解了武梁的热血和悲情,也理解了他的局限与狭隘。而正因为这种共情,所以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更加冷静深刻的。
我认识很多朋友,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建筑)也很热爱。但在交流中我发现这种所谓的“热爱”是没有共情的。若问他们为何热爱,他们说不出来理由,说不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只有大量的感性的描述,到最后甚至表现为一种狂热的民族主义倾向。
我想,他们爱上的是自己的想象。我们不能指望自己通过游览几处古迹,看几部古装电影来认识传统建筑。我想最后还是要回到扎实的研究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认识当时的历史情景,回望当时具体的建设者,甚至要了解那些阴暗、无奈、有局限性的一面。在这种深刻的共情中,重新审视自己所谓的“热爱”。
对那些美丽建筑的热爱,就如同对人的爱,不能有太多想象。要去多理解,多倾听,多共情,让自己的爱不再是无根之浮萍,让自己的爱变得更加深沉且有力量。与同仁们共勉。
评论区
共 3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