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微信讨论小组:微信搜索Justinzoufengze拉入讨论组
前文:致各位读者,我现在开始在知乎同时更新文章,我也会去回答一些哲学性的问题。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移步知乎来关注我,欢迎你来知乎和我一起探讨哲学!在此多谢了。( 知乎:图灵的追随者 ) 在引出科学这个最重要的认识论成果后,各位读者可能对于纯哲学的讨论有些疲惫了,那么这次我们就来一些轻松的内容吧!逻辑学,作为一门和哲学有着深刻联系的学科,重要性可以用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来类比。数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表述方式,而哲学的基础表述方式就是逻辑。相信这么说,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同样是说话,有人会给钱让哲学家说话,但是我们日常对话是不会有人给钱的(好冷)。那么这一次番外内容,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最基本的逻辑学内容——演绎推理。
在日常对话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种非常令人恼火的口气:“如果事情是你理解的那样,你有本事证明出来!”证明或者论证是哲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使用语言算是正儿八经的论证即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每个人都能写出一个好的论证,一个好的论证包含了以下两个要素:前提假设与结论。而一个好的论证需要前提假设与结论皆为正确。
一般来说,推理被分为三大类演绎推理(Deductive argument),归纳推理(Inductive Argument),与溯因推理(Abductive Argument)。这三种推理之间并不存在重合部分,也就是说,一个推理只能符合一个结构。
演绎推理即是我们今天需要接触的东西。归纳推理是科学所使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通过大量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来证明某一个假设。溯因推理是使用比较少的一种推理方式,一般是人尝试用理性对于已经发生的现象进行最合理的解释(听起来有些不靠谱)。我将会用另外一篇文章介绍归纳推理与溯因推理,本篇文章集中于介绍最重要的演绎推理。
前提:阿兰是一个人。
前提:人会行走。
结论:所以阿兰会行走。
这是一个包含了正确的前提假设与结论的例子。而从正确前提当中可以推导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让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前提1:动物是人。
前提2: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结论1:动物是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对于这个论证,从直觉上我们就会发现“动物是人”这句话本身有问题,即前提1在概念上是错误的。不过我却可以说这个推理具有有效性(Validity)。有效性是对于演绎推理来说最重要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只针对于推理格式而言,并不针对于推理内容。一个具有有效性的推理具有: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为真的属性。读者需要注意我在这里使用了“如果”一词,也就是表示:具有有效性的推理在“如果”的前提下可以得出真的结论,但同样也可以出现拥有错误命题与结论的演绎推理也具有有效性的情况。从例3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尽管推理的内容是错误的,但只要拥有演绎推理的格式,也可以被称为有效的推理。从例2与例3我们可以总结出,演绎推理的最基本格式为:
前提:A是B
前提:B是C
结论:所以A是C
运用这个格式,我们可以填入任何内容,都可以满足有效性的要求,但只有在前提全部为真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结论为真的情况。
了解到最简单的演绎论证格式之后,让我们加大一点难度,看一看演绎推理第二种形式,也是我们最经常看到的形式,条件逻辑。以下是一个具有有效性且正确的例子。
前提: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出门要带伞。
前提:今天下雨。
结论:我出门要带伞。
条件逻辑是我们在生活中交流经常使用的格式,其基础格式为:
前提:如果A,那么B。(或写作:A → B)
前提:A
结论:B
前提: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出门。
前提:我会出门。
结论:所以今天下雨。
排除这人可能是天气之子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发觉这个逻辑出现了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将一句话的逻辑简化为最基础格式来发觉问题所在。
前提:如果A(今天下雨),那么B(我会出门)。
前提:B(我会出门)。
结论:A(所以今天下雨)
现在是不是看得非常清楚了?我们将这个简化的格式与标准格式进行对比,我们发觉前提2本应该是条件A,在例5这里却变成了条件B。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错误,一个人错将条件逻辑当中的推理结论作为条件推导出了假设原因。而这个例子也是一个典型的非有效性(Invalid)推理。
从这开始,我们知道了最简单的判断一个推理的两大条件:
是否具有有效性。
是否拥有正确的前提。
只有在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
基础的演绎逻辑与条件逻辑是我们看到,我们可以看些有趣的东西了,循环论证,也被称为乞题,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种逻辑问题。不过想一想连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也会犯这种错误(笛卡尔循环),似乎我们在生活中偶尔出现一下这个问题也就无可厚非了。不过,既然我们决定学习哲学,那么我们第一要抛弃的便是情绪对于逻辑本身的影响,让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一些商家在推销产品时候会这么说:“我们的商品如何好,你问为什么好?因为这是我们推荐的商品。”如果我们拿演绎推理的格式写出:
前提:这是我们推荐的好商品。
结论:所以这是个好商品。
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个论证本身就缺乏一个前提2来解释为什么商品好,而前提假设本身就是商品是好商品,因此,我们便在一个死循环的逻辑里无法获得真正的结论。
在我们理解了基础的逻辑结构后,让我们拉回到生活中,看看我们的思考会如何影响自身行为。一个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例子是:小A昨天做了一次演讲,他一直自己没有演讲天赋,所以他昨天的演讲就磕磕绊绊的,最后也没有得到非常好的评价。
前提(想法):小A相信如果他去演讲,他一定会搞砸。
前提(现实):小A去演讲,并且的确搞砸了。
结论:小A是真的不擅长演讲。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小A在之后演讲搞砸的表现,的确可以证明他不擅长演讲.....或者说,我们真的可以这么想么?读者可以注意到小A先拥有了一个对于自己的认识,之后证明了其正确性。但事情会不会因为小A不同的对于自身的认识而改变呢?虽然听起来像是心灵鸡汤,不过对于演讲这件事,小A的证明似乎并不能作为确切的证据。因为对于前提1的把握,大多数情况都来源于一次或数量较少次数的失败经验,例如小A之前做过3次演讲,没有一次成功。但小A是否忘记了是自己缺少了某些特定的条件,比如演讲的顺序,演讲的开场方式,或是每次演讲都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才造成了失败。因此,用一个并不确切的前提,我们并不能推导出结论。
这个被搞砸的事情可以是任何事,玩音乐,工作,学习,与他人相处,虽然不同行为会拥有不同的因素影响事件发展,但我依然希望读者回想一下一个正确的推理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其一,是否具有有效性(Validity)。其二,是否拥有正确的前提。在此,我并不想去千篇一律提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结论。而是反过来对于那些认为自身永远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朋友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视角。如果这件事情,并非是我们做不到这个决定性因素导致的失败,而只是我们从一开便没有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是否还是有改变的空间呢?从逻辑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了思考与行动之间的联系。而这个联系会随着我们一步一步学习哲学,获得更深的体会。
Sober, E. (2005). Core questions in philosophy: A text with reading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Prentice Hall
《Crash Course Philosophy 十分钟哲学课》,链接点击此处
评论区
共 3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