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0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带着那辆满载无限可能的火车轰轰烈烈地冲向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世界电影史由此掀开了充满未知的第一页。
1954年,一个桀骜不驯的青年写出了《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他怒斥传统的“优质电影”充满刻板的框架,提出电影史影响至今的响亮名词“作者论”。一时间,“作者论”在法国青年评论界被大力推崇,他们大力批判法国电影的不思进取,高度评价一些被认为“过时”、“深奥”的法国导演,比如让·雷诺阿和罗贝尔·布列松等,还大量撰文赞美好莱坞的一些商业片导演,比如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等,他们认为这样的导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
1957年,这名青年发表了《法国电影在虚假中死去》,随后他去了意大利成了罗西里尼的跟班。时隔两年,他的第一部长片问世,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百击》。这名青年就是弗朗索瓦·特吕弗,27岁便拍出了轰动戛纳的处女作。
自此,一群文艺青年导演围绕着《电影手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再次将世界电影引向了一个新时代,它就是法国新浪潮。
路易斯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敲开了电影的大门,他们把现实的东西通过银幕传递给不同时空的观众,最早的电影也就因此而定型,不管是法国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风光片和纪实片都占据着银幕的主流。可以认为纪录片就是电影的鼻祖。但作为具备多种美学形式和充满想象力的新兴艺术,单单依靠纪录片可无法促其发展。因此电影需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此时的另一个法国人乔治·梅里爱便让想象力和表现主义成为电影美学的新形式,梅里爱是巴黎热爱魔术的富二代,他从电影一问世便在关注这个新的花样,他想象力丰富,喜欢做实验,更是把许多奇技淫巧放在电影里进行尝试。像双重曝光,融镜,强迫性透视等等这些后期逐渐形成的美学表现方式他都试了个遍,最后创作出数百部短片。梅里爱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月球旅行》,这部1902年问世的作品就融合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视觉奇观,也使用了非常多的摄影技巧去呈现。该片也被视为科幻片和表现主义的鼻祖。
在好莱坞还在想着法子逃避爱迪生版权税的时候。法国的电影霸权正在悄然向全世界扩张。商业电影热潮涌向巴黎,做相机器材生意的里昂·高蒙迅速嗅到了电影业的潜力,于是他以雏菊为logo成立了集制作,发行于一身的高蒙公司。并且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将制作的电影出口到美国。高蒙片厂的制片老大艾丽丝·居伊也是影史上第一个女性导演。
早在1902年,高蒙公司就开始尝试制作有声电影。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业龙头。
当时的法国除了高蒙公司以外,还有另一家实力强劲的电影公司,就是百代公司。百代的创始人查尔斯·百代是做留声机相关生意发家的,当他把商业目标锁向电影后,立刻进军发行领域,并且很快将连锁概念应用到自己的产业链里。当时的百代影剧院遍布全球,被誉为电影界的拿破仑。
除了百代和高蒙这样的垂直垄断型巨无霸以外,法国还出现了埃克莱尔和伊克里普斯这样的技术型公司,主攻器材技术的推陈出新。
法国电影业同样率先推出了系列片概念,比如百代旗下的“艺术电影公司”改编了许多知名舞台剧,像《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等。后来的好莱坞巨无霸派拉蒙的创始人阿道夫·楚克就参与了百代的一系列发行,他后来的商业理念和法国的巨无霸们也是如出一辙。
除了戏剧改编,法国同样有《方托马斯》改编的犯罪片系列,由埃克莱尔公司发行,还有喜剧剧集,并且诞生了影史的第一个超级巨星麦克斯·林代。他的喜剧表演方式也影响了后来的卓别林。
当时的法国电影业处于最鼎盛的时期,他们生产的电影占据全世界60%到70%的市场。横跨欧美。
两次世界大战让世界格局来了一轮大换血,而电影业也深受影响。一战让法国的跨国企业彻底歇菜,百代在1918年放弃了制片业。高蒙也出现了财务危机,三十年代百代公司甚至一度面临破产。
大洋彼岸的美国,那些曾经受法国电影影响的一代大师在一片名叫好莱坞的花园开启了新的霸业。因为法国陷入一战漩涡,美国的进口片数量断崖式下跌,内部制片体系又被爱迪生的托拉斯联盟掐着喉咙,市场的形势要求美国必须产生变革,于是一群犹太人,妇女,移民创业者聚集在好莱坞对抗托拉斯,生产自己的影片。
最终格里菲斯,卓别林,巴斯特·基顿等人在好莱坞创造了新的全球制片格局。而法国的制片优势就此不再。关于好莱坞崛起以及同爱迪生的托拉斯斗争还有新的巨无霸派拉蒙的起起伏伏可以去我主页看我之前写的关于好莱坞的两篇文章,都有所介绍,在此就不细说了。
法国的电影垄断企业因为战争一步一步走向覆灭,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兴的电影力量。他们的关键词就是“非主流”,或者说是“艺术至上”。
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战争年代的美学实践
既是影评人又是导演的路易·德吕克强调电影的独立化,他反对电影改编经典文学,提出“让法国电影真正是电影,让法国电影真正是法国”的口号。德吕克的理念深受电影界欢迎,艺术家们不再商业至上,从而开始了美学革命。首当其冲的就是“印象主义”。德吕克编剧的《西班牙节日》便是鼻祖之一。
在印象主义阵营还有马塞尔·莱尔比耶(《黄金国》《不仁》导演),让·爱普斯坦(《忠诚之心》导演),当然最具备影响力的还是阿贝尔·冈斯。1923年,他拍出来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车轮》,后来又拍出了5个小时的史诗《拿破仑》,采用三机作业,并且用到了现在也很常见的伦勃朗明暗布光法,摄影技巧更是五花八门。《拿破仑》也用非常壮阔的技巧为后人创下了无数美学先例。
但印象主义动不动把电影比作诗歌,绘画,音乐,奇技淫巧般的美学呈现让观众逐渐厌倦,最终《拿破仑》商业上的失败让印象主义运动就此沉溺。
很快,新的美学实践出现了,就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新一批艺术家们批判印象主义是“看着自己的肚脐眼拍戏”。这批新生代知识分子在一战结束后开始反思战争,批判“文明”。超现实主义代表安德烈·布雷顿在1924年宣誓要将人们从“文明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而超现实主义更像是一场革命,他们用古怪,残酷的方式批判资本主义,中产以及天主教,也因此受到了国家层面的抵制。布努埃尔是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他的《一条安达鲁狗》更是超现实主义的旷世巨作。由于超现实主义过于激进和反宗教,有些也比较血腥,在民族主义极度猖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不乏一些作品受到了国家的阻碍,比如攻击警察、耶稣、反对建制的《黄金时代》被官方没收,禁演。布努埃尔后来也去了墨西哥和西班牙拍片。
达达主义则喜欢运用即兴,滑稽的方式来主张无政府的混乱状态,他们反道德,反美学,从而拆穿传统的价值。其代表作是雷内·克莱尔的《间奏曲》,该片充分利用了荒诞和不协调性来制造笑料,用传统技巧来进行解构,可以说是反类型的雏形。
此外,还有横跨超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女性导演热尔梅耶·杜拉克以及抽象派的马塞尔·杜尚。同样在后期,还出现了法国电影界英年早逝的大师让·维果,他拍出了“颠覆,反法国的”《操行零分》,特别是结尾学生攻击老师的戏份引起巨大争议,该片也被长期禁演,1945年才解禁。
这场“非主流”的电影运动标志着法国电影界在商业巨头倒下以后呈现出了一个从技术路线向美学路线过度的阶段,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用另类超前的表现形式来探索电影美学不同方向的青年才俊。他们敢于反抗,敢于批判,并且用艺术的方式去呈现自己的理念,法国电影带来了一阵百家争鸣的行业热闹之风。也正是这场与众不同的潮流让电影作为一门具备自我表达的艺术形式变得更加“自我”,更加“独特”。同时,战争导致的经济下滑和主流电影业的崩坏,更使得这样一批充满艺术气质的电影在影史中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余烬还没有彻底熄灭,另一群战争狂人就摩拳擦掌等待着再次将世界卷入战争与混乱的泥潭中。法国电影在艺术的探索中挖掘出了自己的新方向,但随着独裁和战时管制措施以及主流商业电影在美国的另起炉灶,摩拳擦掌准备向世界电影格局发起一轮猛烈的进攻。电影界的一代宗师能否坚持自己的贵族气质,通过美学的探索与尝试再次引领世界,这场与后续的新浪潮运动交相辉映的“非主流”尝试能否延续到战后?“作者论”又是如何产生并发展?我们后续再聊。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