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看见一个有趣的话题:文学是否有三六九等之分?作为一个偏爱严肃文学的读者,我很难不认同(出于私心:严肃文学的小众化与高傲的文学的面子)。其中有一个评论蛮有意思,网友问:鲁迅与高尔基难道有高低吗?博主反问:鲁迅与郭敬明难道没有高低吗?
其他艺术我很难做出解释,例如美术与音乐,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而这往往能刷掉很多人。但文学不同,文字是绝大数人与生俱来便拥有的一种表达能力,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在网络时代,这种带有“人人都可以……”前缀的煽动意味着该行业门槛很低,可相反,想要在这种人挤人的领域出类拔萃也很艰难。
鲁迅和高尔基都是凤毛麟角的大师,这样的人一个百年一把手就能数清,我们自然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可以写出这样振奋人心的文字。在文学艺术的高度上,全世界九成以上的文字工作者都是失败的。像是一种狭小的红酒杯,水满后会溢出来,流向一个巨大的水槽中,这个水槽就是文字的新兴属性,或者为一种扩展夸张化的价值:商品。商品属性适应了当下拜金主义与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在早期,很多趋于恶俗却满足人猎奇或欲望或幻想的直白文字也同样冠以“文学”的名号出世。绝对顺从人本身的欲望,因而快速占据了书籍高地,作者们也赚得盆满钵盈。一块崭新的利益蛋糕摆在大众面前,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文学作为艺术的价值逐渐降低,而作为娱乐与商品的价值直线上升,IP、影视化等产业链逐渐形成,文字也有了自己的商业化进程。加缪曾告诫知识分子“犬儒主义是我们应该警惕的”,但如今的世界,恰恰是犬儒的相悖。我不曾了解过加缪是否对此有过预判,但唯一可以确幸的是,文学的犬儒主义绝非在于内容的雅俗,而是书籍作为整体的清高。
文学,首先是艺术,不是一种玩物。这是文学的底线,是它的傲骨与尊严。说是艺术,绝非是要文字多么艰深晦涩,郑渊洁与莫言的文学都是艺术,只是受众不同罢了。一些优秀得体的流行小说、网文小说也都是艺术,《哈利波特》与《1984》是同等伟大的作品。时代的进步意味着人们的接纳要学会分辨糟粕与精华,可以娱乐,可以拜金,但美与思辨不该被丢弃。而严肃文学恰恰是美与思辨的文字表达。
波兰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接受采访时曾说,文学(严肃文学)正在成为一种小众的爱好,作为一名该文学种类的爱好者,与每一位拥护自己热爱的人一样,有自己守护的方式。因而,我选择了十本书,作为2021年度书单与大家分享,绝大多数为严肃文学,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大家喜欢,有时间可以看看。
好吧我承认,这是本“艰深晦涩”的书。读这本书也要有一定门槛,需要读者自己对古希腊戏剧、神话感兴趣并有了解,如果对尼采本人有猎奇或崇拜的癖好效果更佳。但在泛娱乐化时代,哲学所构造的思想力量远远超于其他的学科。哲学是精神匮乏的绝佳补品。在众多哲学向的书中,我选择了这本《悲剧的诞生》的原因在于,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同于我们理解的通过事例与专业术语进行阐述的学术专著,《悲剧的诞生》是叔本华式的构建世界来进行思想表达。在阅读时,这种懵懂的反差会带给人朦胧的意境(在这里我建议各位需要选择一个大长的下午,坐在阳光下听几首古典乐来帮助自己沉浸,因为确实不好懂)。
在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很多观点与当下主流观点相悖,譬如对于快乐的理解,尼采是认为现实之悲才是常态,之所以快乐容易令人着迷抛除生理感受就是因为它是少数情况。对快乐的沉迷是该停止的,人应该学会接受悲剧的世界。思想是一个圆,百年前先哲们告知于人的道理至今仍然在探讨。有些探讨产生了新的方向,有些探讨则重归歧途。
作为尼采早期的作品,《悲剧的诞生》是一本被他自己后期反复反思的,如果对尼采非常着迷,《悲剧的诞生》是可以作为一本尼采哲学启蒙读物来看的。再次说明,这本启蒙读物的难度还是有的,但如果应该阅读困难就错过它,那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最后一段话说给那些因为读哲学爱文学而孤独的孩子们。尼采一生未婚,最终疯癫,饱受质疑。他的妹妹甚至篡改了他的书信,最后被纳粹分子所利用。到暮年,尼采最终孤独到走到街上逢人便拥抱、轻吻。只有历史证明了他是伟大的,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可我们说,悲剧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调,一点点爱都可以让尼采这个面对女孩羞涩的大男孩快乐。或许你们只有向前,在放弃之前,你们还有某种光荣的使命等着实现。
加缪不是一个非常晦涩的哲学家,因为他还有作家的一面。像是咖啡放糖,文学之美就是哲学思辨的中和。
今年读了四本加缪的书,包括像《西西弗神话》这样的大经典。不过要推给大家的,尤其是想入门读加缪的(加缪本人确实太帅了)或者对哲学小说产生兴趣的朋友,一定是这本《加缪笔记》。这本书很适合碎片化时代阅读,因为他像是加缪的日记,一句句短小精悍的文字蕴含得很有思想冲击的文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正是上图二。
这句话我分享到了朋友圈里,这是我分享书摘收获评论最多的一句。所有人都被其背后的现实所震撼。而这本书里,到处是这样的句子,短小,生动,却韵味无穷。也是一本精巧的文案集,要比绝大多数网络文案好太多了。
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也是读者与加缪之间一次心灵交换。读者可以看到加缪在写自己作品时的一些大纲、思路与灵感的迸发,像是参与了历史,或参与了加缪本人的创作。同样作为创作者,这是不可多得的经验。
我第一次读《死亡赋格》是在高二,当时北岛有一本书叫做《时间的玫瑰》,里面介绍了像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特拉克尔等九名欧洲伟大诗人的生平与著名诗歌。那本书是我的欧洲诗歌启蒙,在其中,我第一次听说里尔克与保罗策兰。里尔克是我心目中的第一诗人,但《死亡赋格》是我心目中的第一诗歌。
这首诗的背景很特殊,并非是在一二战之间或一战之前,而是二战之后,百废待兴一片茫然时,当时整个欧洲对于艺术的态度很是抵触,在经历生灵涂炭后,艺术与其本源的娱乐显得有些对人的亵渎。1949年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文化批评与社会》一书中提到:“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就是对此现象的一种凝练解读。而先于他一年发表的《死亡赋格》恰好是对这句话的回应。保罗策兰用几乎癫狂的手法绘制了一曲诗歌被埋葬前的葬歌,但不同以往,他试图挽回诗的尊严:情爱之中,诗绝非一种浪漫,而有呐喊、哀叹、鼓舞、痛斥等诸多人类感触。那种如同枪炮一般连续不断的文字排成了诗的分支,带有哀痛,与哀痛背后的重新挺立的力量。
如果你身边有认为诗歌无用的人,请在一个无人房间内为他大声朗诵《死亡赋格》,我相信他会明白,诗歌令人着迷之处。
这是一本很年轻的书,比起前面几位,它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本文学巨著。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很有意思,叫做“自由过度”,当然他反映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自由过渡导致的一系列违背常理的后果。而这种对于自由过度地担忧到了十年后的2020年也有了体现,西方自由世界在疫情防控期间爆发的种种冲突与对疫苗、口罩的反对正是这种体现的具体表达。在书中例如性别凝视、青年无拘束导致的后果、摇滚乐与政治的真相都在我们身边可以找见。在自由泛滥的年代,人们对于道德的漠视、对于违规与任性代价的一次次谅解、对于私欲与利己主义的放任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值得我们反思。
《自由》在中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它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是共性的,在此基础上,中国中产阶级面临着自由与约束的反抗、叛逆的自由与个性的自由都值得我们反思。毕竟,人一旦被解脱束缚,与兽也无二异。
这是今天的第三本德语作品。里尔克是我心目中的第一诗人,前几年我经常把他和洛尔迦混淆,总以为里尔克是西班牙人。
里尔克的诗很优美,这是众所周知的。他将自己的优美带到了信封中,让人们甚至以为这是里尔克专门为发表而创作的。一个优秀的作家无论些什么都会有自己的风格,而这十封信更加随和一点,就像是自己的一位老友给自己的来信,毕竟像我这样的读者也是一位“青年”。里尔克的这十封信是连贯的,中间间隔很长,若自己是青年诗人的角色,怕不是以为里尔克不会再回信了。但这是上世纪前十年,还是一个都很慢且没有战乱的时代,诗歌正处于蓬勃时期,不同时期的年轻艺术工作者都有着相同的烦恼。所以我很建议那些真正想学艺术,或处于瓶颈期的年轻人读读这十封信,受益匪浅。
在信中,里尔克同样告诉青年要接受悲剧、接受自己的欲望,享受生活,与现实作伴。里尔克用一种温润的力量告诉青年生命的磅礴,与艺术家的责任——正如我前篇所写的那样:
它也许告诉你,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边来的报酬。因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我想,这也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应该呵护的自己身份的尊严。
这本书是被读书博主安利到的,不过她的安利理由我并不是很赞同: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女孩的童话,一本治愈人心的书。
《人间失格》是很多人心目中丧文化的代表,倒也成了顺潮流的一本文学。因此,太宰治也被很多国内读者视为自己心中文学的“神”。《女生徒》同样是一本丧味十足的书籍,太宰治将日本社会关于女性的种种顽疾写进书里,稍加隐晦的。譬如《女生徒》(《女生徒》里的同名短篇小说),是通过一个女孩的自我阐述来展现女生世界的。对于女孩来说,这种阐述更能引起共鸣,尤其是东亚女性,文化血脉有源可据的生活更能让人代入进去,并引发反思。这本书对于男孩的意义也很大,她让更多男性可以了解女孩的生活,她们的困境与青春期时的烦愁。了解是将心比心的第一步。
我给很多女性朋友安利过这本书,不过绝大多数都没有被治愈的感觉,只有相似的感受。这本短小说集像是女孩的镜子,一些自卑、害羞与青涩的事情与心思代入性很强。同时,在其中也提到了父权社会的压迫,其中不乏像母亲这样的角色同样扮演父权的附庸。女权归根结底是反父权的,男生也一样。
对比太宰治的其他作品,我个人认为《女生徒》才是他最出色的作品。茨威格因《给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誉为“最懂女人的男作家”,不过可惜的是他没有遇见日本男作家。在写女性的男作家中,日本作家独一档。
接下来进入魔幻现实主义领域——一个绝大多数人只认识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领域。
严格来说,托尔卡丘克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像马尔克斯更注重于现实主义,而托尔卡丘克则偏重于“魔幻”一点。《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以下称为《房子》)在一些分类上甚至归类为儿童文学。我也是带着儿童文学获诺奖的好奇心读的,最后一发不可收。
《房子》是我至今认为诠释“梦”最出色的一本文学书籍。她的故事是很碎片的,整体结构更像是散文,形散神不散。当人们通读完整本书后,才会发现某一个故事之前其实都有内在的联系,并且,会对托尔卡丘克惊人的想象力而沉浸良久。其中的故事也很庞杂,有传统的小说,也有生活随笔,甚至有菜谱,就像是一个母亲在孩子将睡前故事一样,而菜谱是某次偷懒。对于远离童年的我们来说,却能发现菜谱的奥秘:前一篇写的是男孩误食毒蝇菌而死,而菜谱则是酸奶油焖毒蝇菌的菜谱。
如果有人对荣格和心理学很感兴趣的话,读一读《房子》则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共性。托尔卡丘克本人对于荣格很崇拜,这种理论崇拜也成了她的一种写作方式,梦幻且奇妙。
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种统计,中国书店里最受欢迎的作家是谁。我的直观感受是村上春树与东野圭吾,因为几乎每一个书店里都会有满满当当的《挪威的森林》与《白夜行》。
春树是一名争议颇大的作家,一是因为他过于流行(我并不认为流行不能作为经典的评判标准)而导致他的文学不够严肃,二是因为他的文学过于模式化,像是应试产物(这点我倒是有些赞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就是这样一部很经典的春树小说集,而这本书被安利到是因为滨口龙介的《驾驶我的车》(这是我认为2021年的最佳影片),这部电影前半个小时是《山鲁佐德》的剧情,后两个半小时是《驾驶我的车》的情节,实话来说,这是我为数不多认为的电影改编胜于原版故事的创作。
其实本来是想推荐《第一人称单数》的,但看完之后确实索然无味。因而这篇有些许另类,一是因为春树是一种青春符号,有强烈的私心让我介绍他的书籍,二是因为《驾驶我的车》给我的触动太大了,所以电影与书籍一块推荐了,如果有想看海明威版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也可以。毕竟,作为“最精炼”与“最细腻”表达的统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
我真的很想在这里写《文城》,非常想,但《文城》真的差强人意,真的。
中国市场需要真正出彩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城》首日五十万本,次日加印十万册便可以看出中国读者的迫切。靠着《活着》活着的余华在这一年担当着中国文坛的复兴大任,我也是首次见过一部让朋友圈刷屏的传统文学作品。但仅仅靠《文城》是不够的,或者,我们只把将希望放在余华、王安忆、莫言等人身上是不够的。中国文坛需要新鲜血液,亟须。
之所以选择《盐》这部小说,首先是因为吕梁,是山西的地区,我很亲切,包括对一些方言、习俗,都很亲切。其次,是因为其中有一两篇也同样触动到我了(这同样是短篇小说集),其中《无相》前段所描述地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女主对于城市的恐慌以及《我看过草叶葳蕤》中有艺术执念的画家最终一文不值重回故里(女人)的怀抱都让我有所触动。而这些所有触动的,都是关于城市的记忆。中国作家似乎陷入了农村文学的怪圈中,希望通过农村来体现现实主义,但事实是,绝大多数读者都是城市之子,描写城市的,即便粗糙也会有人去看,去揣摩。
但《盐》只能算上一种合格之作,其中的词藻有些许诡异,让人不是很舒服。或许是太华丽了。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田地,这段话好像是莫言说的,具体实在记不清了,但意思是,作家的世界都是自己生活过的世界,无论怎样都离开不了这份田地。
马尔克斯的田地就是拉美那茂密湿热的雨林,作为他一生的绝笔,也是他的自传小说,他完完整整回顾了自己的雨林生活;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逃离孤独的终曲;他巨大家族的魔幻与错杂。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祖父写尽,将自己一生致力写透的家族伦理想要书写下完整句号,但可惜最后因为身体原因,这个句号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
《活着为了讲述》这本书同样是我高二暑假时看的,在咖啡馆的书架上有一本破烂不堪的《活着为了讲述》,由于看得起劲,不自知下,我带回了家。第二天本想还回去,却因为开学而一直搁置,等到想起了再去还书,才发现咖啡馆已经倒闭了。这本书也就一直没有读完。前几天从箱子里拿出,花了一下午终于读完,对我来说,这种多年后的阅读也是种重逢。虽然魔幻的是,书的内容却是确实作者的离别。想必,魔幻现实,不过是更巧妙的现实罢了。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