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学》较为全面且系统的介绍了建筑形态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可作为建筑学基础部的入门读物。但由于本书编撰时间已有些年头,故部分解析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建筑形态学及其意义的朋友会略有失望,但不妨碍我们对此话题进行讨论。本文即是以本书为出发点,探讨建筑形态学当下的社会意义。
从词源上分析,形态学(英语morphology,德语morphologie)的范畴来自希腊语morphe。最早出现在生物学的研究范畴。形态学理论扩展了许多不同的学科,包括从艺术哲学、工程、语言学、文化和社会学分支出来的建筑理论。英语词根morph-(形态)同样源自希腊语morphe(形态),相当于英语单词form(形态)。有些词源学家认为,单词form和词根morph-同源,将morph-中的ph变成f并和m交换位置后就变成了form。
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项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于19世纪正式开始,城市设计与城市形态的一体两面性。由于城市形态基于额考的地形图和可复制的计划扩展,导致城市形态学更加的成熟。然而,建筑的存在时间要长得多。经典城市形态学研究通过对于建筑及其开放空间、街区、街道、用地等基础空间形态特征的抽象来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演化及其经济、社会效应。
——叶宇.黄鎔.张灵珠,《量化城市形态学:涌现、概念及城市设计响应》[J],时代建筑,2021
建筑形态学是对建筑环境中形式演变的研究。该概念通常用于参考特定的建筑白话语言,描述了建筑物和城市的形式语法随着它们与人的关系的演变和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全球百科,建筑形态学 页面
上述对建筑形态学的定义强调了时间的概念和人与建筑之间的交互。在《建筑形态学》一书中,作者将建筑形态学定义为:“建筑形态是建筑呈现出来的气质、品格”。显然此书的定义较为空泛,这也是本书的一大通病。为了使本书内容更加的通俗易懂,作者在很多用词与表述都显得些许主观。
由实物转化为感受,由物质转化为精神,再由感受与精神转化为情绪,产生梵音的过程,是物体形态赖以存在的条件。
——陈志邦和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首先符号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
卡西尔把符号理解为由特殊抽象到普遍的一种形式。“在人那里已经发展起一种分离各种关系的能力。”这种分离各种关系的能力在德国哲学家赫尔德那里,被称为“反思”。即人能够从漂浮不定的感性之流中抽取出某些固定的成分,从而把它们分离出来进行研究。从蒙德里安对树的绘画进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事物(树)逐渐被抽象的过程。
人们会把树的生态,树给人的感受,转嫁到树状物上,从而使这些物体具有与树相似的形状感。
——陈志邦和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符号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其蕴含着能指与所指的两种属性,同样具象物一些时候也有相似的特点。闻名遐迩的最早具象建筑可以追溯到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就是利用了人对形态的主观印象,下意识认定那是一个没有攻击性的构筑物。
有趣的是,作为一个现代风格的建筑——中银大厦,其建筑外观因为像一柄三棱钢刀而被汇丰银行架起了大炮相对,形成了中银和汇丰的“刀炮之争”。在大家谈笑这则“风水”引发的趣闻中,不难发现人对事物不仅有着抽象的能力,还有着对具象物的联想能力。群众会主动将对某些事物的情感转嫁到与这些事物有相似形态的建筑或构筑物上,这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思路。
在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统治下,具象建筑依然层出不穷。它们大比例的出现在了“最丑建筑”的行列,不可否认从现代美学的角度看,这样的评价无可厚非,但如果脱离现代美学范畴,建筑形态中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也同样有可以反思的地方。
文丘里曾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对这种具象的建筑形态作出了肯定。拉斯维加斯的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宣扬的美学完全背离,在商业密集,人流量大且停留周期短的环境下,建筑形态逐渐符号化,成为最直观表达建筑功能的语言。
本书强调建筑的视觉效果给予人的心理作用,并提出人们对辉煌舒适的生活的需求还在。这点不可否认,但另一方面建筑形态无法完全解决安居问题,至少两者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关联性。
首先何为“安居”?至少可以肯定那是远超过居住的状态,更贴合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的“栖居”(Dwelling),《建筑与现代性》中分析了现代社会的栖居远逝,建筑形态面对现代性对居住和生活的影响显得有些许无能为力。
本书中提出“建筑形态学是研究建筑情感表征的学科”。那么什么是建筑的情感?建筑为什么有情感?笔者认为视觉符号或者是其背后的象征意义会给人带来联想,但实质上建筑不会单纯的表达任何情绪。建筑的空间有人的参与,是时间和空间的载体,任何人可以在其中发生不同的互动,他不是单纯的创作表达,其互动性早就决定了建筑形态对情绪的牵引是隐性且被动的。
在建筑语境中,场所作为一个空间性描述,不仅具备空间的属性,还要承载人的活动和感知。诺伯格·舒尔茨根据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创立了建筑现象学。他在《场所精神》中认为每个空间不应仅仅是三维的物质实体,而是有社会生活属性的所在——生存空间。生存空间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建筑的空间指的是一个物理属性的由墙体围合而出的存在,但是场所一定承载有人的生活与活动,其中也包括时间的流逝。
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场所精神强调的是人对空间的感知,是情境下情绪的表达,是一种总体的氛围,是人通过意识或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空间的场所感。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作出能够给予人感受的,帮助人达到栖居的场所。
由此可见现象学在场所精神的运用强调的是人的感知,是人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表达,而非建筑形态作为建筑情感表征。笔者认为本书在解释概念的精确性上还存在一些漏洞。
在第二章中作者用“场景”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性,将“场景”分为“周边环境”和“背景界面”,并从视觉角度讨论两者的差别,作者认为“环境”的范围比“场景”更大,而场景只限于周边环境和背景界面。这是一种物理层面的解释。作者一方面是以一种设计角度,考虑建筑与环境的视觉关系。另一方面,是从动态画面的角度,考虑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但“场景”一词不仅仅可以拆分出“景”所表达的“景象”,“场”本身也可拆分出“在场”之意,“场景”应该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而非纯视觉构图或者视觉关系。在路上观察学和《北京跑酷》中强调过人作为建筑空间和城市参与者的重要性。场景中的叙事性反映了时间这一重要元素的同时,也强调了人与特定空间之间的交互。本雅明在《拱廊街计划》中提出了建筑面相术,在一定程度为上述观点的提供了理论支撑。本书在第四章中也提出了时间的维度,但并没有回应上述的一些问题。
在本书的第三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场感”的概念,对其的解释为“物体的存在会产生形态场,并对四周产生辐射,具有空间性、方向性、位置性”。形态场又被形容为“物体对场景形态所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作者对“场”的解释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去解读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定义。
“在场”(Anwesen)是德语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翻译过来,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在-不在”的“在”和“有-无”的“有”。“在场性”(Anwesenheit),在康德那里,被理解为“物自体”;在黑格尔那里,指“绝对理念”;尼采认为是“强力意志”;海德格尔解释为“在”、“存在”。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解释“在”与“此在”的关系,很好的回应了“周围世界的周围性与此在的空间性”,此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本书对这一章节的一些引申。
“空间”作为一个外来词,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空间性”分为“上手存在”和“现成存在”,即世内上到手头东西的空间性和世界之中存在的空间性。首先,这类上手事物具有切近的性质,这些上手工具联络使各个位置互为方向,而每一位置都由这些位置的整体方向规定自身为这一用具对某某东西的位置。由此特性引出对场所的定义。场所不仅包括“方向上”,同时也兼具“环境中”的含义。
另一方面,存在的空间性即是指“空间中存在”的存在方式,显示出去远与定向两种性质。其中,“去远”指的是使想去距离消失不见。其不主要把握距离,而是以一种感知尺度估计出属于人们操劳寻视着的某个存在者。就好比我们常以多少时间就能到达某地作为一种距离的衡量,实际上我们是以对人的行为观察,以大众感知去作为一个刻度,从而表示抽象的空间距离。
1、建筑的形态可以从历史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其受特定时期及地域的政治、哲学、文化的影响,包括:土著建筑、古希腊古典建筑、巴洛克建筑、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但矛盾的是,建筑形态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空间的质量,他们在质量上是没有风格且几乎无法被简化。此书在这点上的强调值得借鉴,遗憾的是在分析时较为泛泛。
2、现代创作工具的迭代和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包括:3D打印技术、3D建模的高速迭代、虚拟现实,MR、VR、UR的发展等等,无法否认实验性的建筑一直存在,从库哈斯的城市理想到现在的游戏场景设计,前段时间《明日方舟》的建筑都是对现有建筑学的体系发出挑战,也是建筑学背景渗入其他行业的侧面反应,建筑形态的外延在不断的延展。导致当代的建筑形态在形式很难被确定一个明确的整体定义。
3、建筑形态是视觉主导的建筑学科,不同于场所精神等理论对人感知情绪的强调,作者可以解释形态与精神之间的关联性,但其无论是符号抽象性还是建筑的表皮文化的阐释都只停留在概念,甚至将形态与氛围情绪二者混在一起谈。但正如《肌肤之目》之中开篇对“视觉至上”的批判一样,体验中心与视觉中心这两者存在一定对立。文丘里对建筑表皮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社会学的考量,在笔者看来建筑符号所传达的是文化内涵而非“建筑情感”。
4、建筑形态学并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形态”的关注必然是以视觉为主导方向。笔者认为对建筑形态学的思考可以偏向更加社会学的讨论,如现在的“图像时代”无数网红建筑,从长沙文和友的商业成功到现代最丑建筑的评选等等,这些建筑形态在当下所产生的矛盾具有丰富的讨论价值。
5、最后,本书可以作为建筑学基础部的入门读物,书中较为全面且系统的介绍了建筑形态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同时,作者的对一个庞杂的事物进行元素化的拆分再分析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但由于本书编撰时间已有些年头,故部分解析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建筑形态学及其意义的朋友可能会略有遗憾。
[1]叶宇.黄鎔.张灵珠,量化城市形态学:涌现、概念及城市设计响应[J]时代建筑,2021
[2]陈志邦和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希尔德·海嫩,建筑与现代性[M]商务印书馆,2015
[4]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 商务印书馆,2020
[6]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布朗.史蒂文·艾泽努尔,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