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2023.12.31的22:07,我的一位朋友告诉了我有个地方正在征文,他认为我能在截稿的两个小时前完成一篇三千字的文章并进行投稿,只因为他认为这个征文题目是为我所量身定做的。
“你就随便在文章里发发疯就行了,就跟你平日一样,就跟你上回拉我出去喝酒时说的一样。”朋友这么跟我说,“那天两个小时,虽然没有明确统计,但你估计说了有一万多个字。现在你只需要开个语音输入法,再喝点酒,就可以轻松完成这篇征文。当然,酒钱你先用花呗垫着,我会转账给你,就很好奇你能写出点什么东西来。”
我本兴致平平,只把这当作他对我的又一次愚弄,但发现他居然愿意为此付出物质性的报酬时,我来了兴致。
我说我不用喝酒也能写,他打的钱我将会用来垫付下个月的房租与水电,那关系到我还能在我所处的这座城市中呆多久,而不是赶凌晨的硬座火车,用生命度过三十余小时,回到家乡消耗我余下的生命。
关于我为何如此窘迫,甚至愿意卖弄自己的窘迫将其作为文章进行展示的原因只有一个,我失业了。
关于我的职业,我又为何失业这点,我认为并没有过多阐述的必要,毕竟这种事情大抵大同小异(也是为了留住自己最后一点颜面,免得被开盒),不外乎是经济不景气,老板穿小鞋,同事耍心眼等等……依我看来,第一点是主要原因,它会连带着引发后续的种种原因,因为所谓的工作便是被迫与人打交道的任务,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在大家的利益受到压迫无法得到满足时,也便只能把压力分担到乙方、同事、下属等地方,从而造成职场中恶劣的人际关系。
至于我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判断,这个征文题目的出现便是其铁证之一,能想出庆祝失败之类的选题,我想主办方正是看准了我们这些社会工厂中批量生产的失败者才做出的决定,只为博得诸位因共情而生的注视,从而获取流量以进行消费……可恶!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参加了,虽然不指望拿下些什么奖项,但朋友的那几两碎银,也成为了我不得不战斗的理由。
话又说回来这个选题,庆祝失败,发什么神经!如果失败可以庆祝,那我还要庆祝我的失业吗!
虽然我并不喜欢我的同事、我的老板、我的工位……甚至恨屋及乌,平日里刷猫猫视频的我,连着公司里的那只肥橘也跟着讨厌了。但我还是无法想象出庆祝自己被从这间公司中开除的理由,只愿意向这一切在背地里发出诅咒。
难道说J.K.罗琳在写出哈利波特前,会庆祝自己成为一名失业的单身母亲吗?或者说沃尔特·迪士尼在成为动画和娱乐界的巨头之前,迪士尼被一家报社解雇,原因是“缺乏想象力和好主意”,他也会感到幸运吗?还有就是斯蒂芬·金,防止有人不认识,我介绍一下,就是那肖申克救赎的原作者,他曾在洗衣店工作,并且第一本小说《魔女嘉莉》最初被多家出版社拒绝,在他的回忆录里他表示伤心得要命。
再说,庆祝失败的话,那成功的时候我们得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颇有种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感觉。
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我更想知道成功的父亲到底是何方神圣,它的基因实在是太过于强大,能够创造出不存在于失败当中的事物。
但回过头来看我的所举的例子,这些名人们最后实际上都大获成功了,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成功才能被记录下来,成为激励后来者的信标,没成功的家伙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要说向这些名人名家们学习那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过程未免太过于困难,对于普通人来说,许多时候一次失败就足以造成致命伤了。
像是游戏世界中的NPC并没有复活机会一样,在剧情演出的时候挨了一枪,肯定就死翘翘了。
有人说,这些例子的意思是想告诉我们要如何从失败中进行学习,就像是牛顿的第三定律中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且相反的反作用力,同样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了一个等大的机会来学习、进步,正如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失败提供了向前推进的动力。
就像是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创造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失败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被转换成未来成功所需的知识和智慧。失败不是能量的终结,而是转换和再利用的开始。
就像熵是一个衡量系统混乱或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系统的无序状态是新秩序形成的基础,失败常常带来一种混乱感,但正是这种混乱为重新评估和创新提供了空间。
行了,不要再说了!能从失败中学习的话,在什么时候不能学习呢?请不要庆祝这么苦涩的学习机会,这样太过于抖M了!况且用物理学,用熵来举例子的话,为什么不想想世界最终都会陷入热寂,那时候不就什么都没了吗!
当时朋友就说过我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悲观太过于极端太不像个人,毕竟失败有些时候并不一定是成功的前置条件,对于一般人而言,世俗的成功未免太过于遥远,有些时候在某事上的失败,反而会成为我们发现自己其他可能性的机会,就比如说最近视频平台上,不就有许多大厂高管之类的辞职下乡,发现别样人生……
那我可以好好跟你说了,什么社会把成功的标准定太死,失败反而会让我们发现新的方向与可能啥的,根本就是胡说啦!如果我工作攒到钱的话,我也很乐意立马辞职去换一种活法,真的!
这种失败不像是让我发现新的可能,更像是将我强行踢到了另一条赛道上,并非选择,而是无从选择的分配制度。
打个比方,黑洞是天文学中极端和神秘的现象,以其强大的引力吸引物质。黑洞的中心,即奇点,是物理法则失效的地方。有人说失败有时看起来像是一个黑洞,似乎无法逃脱,但它也代表了知识和经验的奇点——一个学习、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值得庆祝的失败,那应该是一个远超我知识范畴用超级技术武装的星际舰队进入其中探索的勇气赞歌。
我这种失败,就像是不看导航,路过便被无情吸入的宇宙低等游民,一瞬间就扯成观测不见到的细小碎片。比数码文档里曾经存在,而后被退格键删去的文字更加微不足道。
唉……所以说,真的找不到一个庆祝失败的可能性吗?明明是坐在反方辨席的我,此刻也不禁同情起正方的稻草人,那个我不知何时竖起的虚无敌人。
请不要使用生物学上的例子,什么生物的免疫系统通过接触到病原体并对其作出反应来增强其对未来感染的抵抗力,而后将失败和挑战的经历类比于强化我们,使我们在未来遇到困难时更加坚韧。
要我说,这就是经典的偷换概念,这明明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战胜病原体后获得的抗体,是我们胜利之后所获得的经验值,真正的失败画面应该是我们被病魔击倒,送进医院被注入透支今后生命力的抗生素这一画面才对,这种事情可不值得庆祝。
也别想用化学的概念来进行解释,说什么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不同于它们的原始元素,而人也能通过失败的经验,形成新的技能和品质,这些新的“人生化合物”通常比原先的更加坚强和有韧性。
为什么你不想想,不知道多少人给失败这个诡异的催化物,催化出了多少不好的东西出来,余生都无法从中摆脱。
所以说,请不要为失败这一事物开脱了,它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庆祝才对。
至少,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是如此,我绝不会为失败正名,失败就是失败,它是不好的,是错误的,是可憎的,是可悲的,绝无机会成为可颂的事物。
为何,我如此苦心思虑地想要寻找一个能够成为庆祝失败的理由呢?
因为我还不想结束,我还不想在这里被打败……我想,尽可能晚一点投降。当时的我是怎么回答他的。
想到这里,我不禁苦笑了起来,看来能够庆祝失败的理由只有一个了。
正因为想要庆祝失败,想要认可失败,所以我仍想继续坚持下去。或许这件事本身,也便是值得庆祝的事。
备注:本文确实产自于2023年的最后两小时,应朋友之约为投稿而写(公号有案发现场截图),但内容全是虚构,我至今仍在过着一般上班族的生活,下班后一如既往的懒着,一字不写,期待着不久后新年假期。
要说它们值得被看,未免太过于自负,更别提拿奖什么了。但最后得到了朋友有趣的评价,也是一大慰藉,故在此展出,博各位一笑。
例行备注:如果对本文章还算有点兴趣,这些无处安放的文字我会第一时间放在我的个人公众号【FACE寒舍】上,欢迎关注。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