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实,字孟诚,合州(今四川合川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统军攻明,经“土木之役”,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在攻北京时,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遣使者完者脱欢议和。当时,李实任礼科给事中,请求出使瓦剌。本文为李实向明廷奏报出使瓦剌,与也先谈判的经过记录。文中对也先送还英宗的决心及瓦剌部众企盼议和之情意皆有详细叙述,是研究“土木之役”后明蒙关系的重要资料。
正统年间,己巳年的时候,瓦剌的不花王和太师也先违背天理,侵犯边境,消息不断传来。当时,太监王振把持朝政,请求皇上亲征北方。吏部尚书王直以及大小官员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这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皇上亲自率领六军出发,前往讨伐敌虏,一直到达大同。命令平乡伯率军与敌作战,结果战败,撤退到宣府。八月十三日,经过鸡鸣山,遭遇敌寇,又命令成国公朱勇出战,再次失败。十五日,抵达土木堡。也先的军队四面围攻,双方展开激战,我军自乱阵脚,相互践踏;敌寇大肆屠杀,扣留了皇上。十六日,急报飞至京城,逃回来的人都赤身裸体、遍体鳞伤。京城里一片恐慌。太后命令由皇上监国,立皇太子,并向全国发布诏书。九月初六日,现在的皇上即位,尊称前皇上为太上皇帝。
景泰年间,庚午年六月二十六日,瓦剌的知院参政完者脱懽等五人带着外文表章来请求议和。皇上在文华殿接见,文武大臣们恳请派遣使者前往敌方议和,迎接太上皇帝。二十七日凌晨,皇上命令太监兴安传达旨意:“必须在大臣中挑选像宋朝的富弼、文天祥那样的人去。”二十八日,礼部三位高级官员提名并密封呈上。最终选定了现任礼科给事中的李实。皇上命兴安召见李实,询问他的籍贯。传旨说:“你屡次上疏朝廷,一向知道你忠诚有节。正想派使者去敌方,你怎么看?”李实回答:“虽然我的才能见识不足,但在这国家多事之秋,不敢推辞。”兴安说:“相信你不会辜负皇恩!”圣旨:“李实升任兵部右侍郎,作为正使;罗绮升任右少卿,作为副使;马显升任指挥,作为通使。立即起草敕令,让他们出发。”当天还提交奏折请求配备马匹等物品。奏折呈上后,皇上的批改为礼部右侍郎。三十日,赐予帐篷、马匹、酒肉等物。
初一早上,他们正式辞行。皇上御临左顺门,召见李实等人当面叮嘱说:“你们去见脱脱不花王和也先时,要谨慎行事,好好说话,不要显得我国软弱。”赏赐银子三十两,以及一套衣服,三件彩色绸缎。交给了他们三份给达达可汗、也先太师、瓦剌知院的敕书,以及每人三百两银子,二十四件彩缎。
当天,与敌方使臣参政完者及侍郎等人共二十一人一同出发。晚上宿营于榆河驿站,皇上命令光禄寺准备酒宴。初二那天,居庸关备办酒席款待使臣。初三那天,宿营怀来卫,同样备办酒席款待。初四那天,离开怀来,作诗一首:“早晨离开怀来向北行,西风寒冷马蹄轻。敌营迎接恢复吾皇的归来,将会见到人民享受太平盛世。”当天过长岭,又作诗一首:“盘旋直上长岭,沿途观赏道路蜿蜒。遥想太上皇经过此处时,多次回首望京城。”经过雕窝堡十里路,有一匹马疲乏,宿营于荒郊野外。
初五那天,天刚亮,忽然有二十多个鞑靼骑兵,各拉弓搭箭,一人持剑冲到帐篷旁边。完者脱懽急忙与他们对话,得知他们是可汗派来的尚书阿鲁述等人,先送先前的使臣平章皮儿马黑麻赴京奏事,正在那边等候。阿鲁述等人下马行礼,再送行三十里告别。作诗一首:“胡骑长驱入帐来,拉弓持剑怒气冲天。得知两国通好,长叹一声行礼而回。”同一天,经过云州,夜里下雨,在赤城温泉口四十里处宿营荒野,被贼盗去了三四匹马。
初六那天,经过独石卫,遇到也先的人马运送粮食。有所感触,作诗一首:“途经独石停下征骑,世事变迁令人悲伤。守将肆意贪婪占地,近臣徒劳无功守边。百姓家破人亡,仓库却帮助敌人储备粮食。回首陈情希望得到皇上的旨意,惩治有罪之人表彰忠良。”离城北五里处,宿营荒野。鞑靼人高兴地唱歌跳舞,畅饮乳酪。那一晚,又被盗去了六匹马。
初七那天,经过毡帽山二十里,宿营荒野。抒发情怀作诗一首:“万里宿荒野伤远游,秋风寒冷露水凝结。山路行走野外宿营浑然忘却危险,腥膻饮食怎能解忧愁。驼马连营运送粮草,犬羊夹道欢喜歌唱。敌酋悔过重新朝贡,早日奉迎皇上重返京城。”
初十那天,宿营于失剌失簿秃,即是也先边塞的营地中。供应两只羊。
十一日,到达也先的营地,地名叫失八儿秃,与也先的保伊(护卫)妇人相见。读完敕书之后,也先问:“大明皇帝为何派你们来?”使者如实回答:“自从太师父祖以来,直到今天,向朝廷朝贡已有三十多年。每次您的使臣进贡马匹,朝廷都给予丰厚的礼遇。最近因为奸臣王振专权,削减了马价,因此您率兵拘留了太上皇,并抢劫百姓,杀害军马。现在瓦剌知院上合天道,下顺民心,向可汗禀告,并经过太师同意,特别念及以往的情谊,共同派遣参政完者脱欢携带文书前往京城,请求恢复友好关系,继续遣使往来。”也先说:“这件事是因为陈友、马清、马云这些小人挑拨是非,所以我才出兵,小事变成了大事。我本意是送太上皇帝回京,你们却不派大臣出城迎接。我又派张关保、姚谦去奏报,结果他们也被杀了。”使者回答:“太师说是送驾,但兵马并没有通过关隘进入,而是漫山遍野而来,肆意抢劫,不过是借送驾之名,我朝不得不怀疑。况且还分兵各门厮杀。姚谦、张关保虽为使臣,但他们却带领百余名鞑靼人,个个张弓搭箭,遇敌便乱杀,我们实在不知道他们是使臣。”也先说:“你说得对。”接着又说:“后来又派者盈不花夫人赴京奏事,为何不让她回来?因此只抢了宁夏、大同一带的人马。”使者回答:“起初因为太师的兵马南侵,受害者的亲人为了报仇,大家都愿意参军。如今南方沿边的关卡,驻军人数多的有十几万,少的也有六七万,最少的也有两三万,个个都奋勇作战,想要为君父报仇。而且军中斩敌首级,就会得到晋升奖赏。太师派出的使臣如果没有南方的使臣陪同,可能会被兀良哈鞑靼人或是守边的官兵杀害,以求晋升。”又说:“后来又派李实去,我派人送到大同城里,为何也不让他回来?”使者回答:“最近得到探子报告,说他们在大同东边八十里的地方看到四十多具尸体,捡到一个荷包,里面有一份文书,说是太师派来奏事的。既然人已经不在了,无法验证真假,可能是被守边的军士或其他地方的贼人杀害了,并没有一个人到朝廷。像参政完者脱欢等人到京奏事,我们给予了重赏,并设宴礼待,又派我们前来。两国和好,必须通过使臣沟通情感,怎敢杀害使臣,断了自己的路。”也先认同这个说法。又问:“我派喜宁去奏事,为什么杀了他?”使者回答:“喜宁从小到大受到历代皇帝的恩宠,被托付重任,让他带着金银去接太上皇,但他却让太师的兵马抢劫,并再次侵犯宁夏。朝廷已经公开处决了喜宁,凌迟三天,作为对将来不忠者的警示。”也先听了很高兴,说:“我也知道此事。”接着又说:“大明皇帝与我是大仇人,亲自领兵与我交战,最终落入我手。众人都劝我射杀他,但我再三不肯。他是一国之君,特意安排知院伯颜帖木儿日夜恭敬服侍,不敢有丝毫怠慢。如果你们抓住我,会让我活到现在吗?明天我会派人带你们去见他。”使者回答:“这足以看出太师的仁厚之心。”也先说:“你们来得很好,我很高兴,料想你们的使命能够完成。如果不来的话,我们会在八月十五日起兵到北京。”也先举酒说:“一路上辛苦了,来喝几杯吧。”酒宴结束后,使者们告退。也先命令平章尚书等人送来一匹壮马来招待他们。
十二日,派遣首领等人携带赏赐给达达可汗和瓦剌知院的敕书分别前往。同一天,派遣官员引导实等人前往三十里外朝见上皇,与少卿罗绮、指挥马显一起进献了四匹绸缎以及粳米、鱼肉、梅子、烧酒、器皿等物品。实感动得流泪,行礼完毕后,只看到校尉袁彬、余丁刘浦儿、僧人夏福等三人侍奉在左右。上皇居住的地方是用布帐围起来的,睡在地上,有一辆牛车和一匹马,作为迁移营地的工具。上皇说:“起初我出来,不是为了游猎和个人私事,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亲自率领六军,征讨北方。没想到被留在这里,实际上是因为王振、陈友、马清、马云的陷害。也先本意是送我回京,但喜宁带路,先攻破了紫荆关,屠杀百姓,直逼京城,喜宁却不愿意送我回去。后来到了小黄河,也先想送我回去,但又被喜宁阻止。在乾州也先又想送我回去,还是被他阻止。喜宁已经被处死,陈友等人也不能被放过。”上皇询问圣母和当今皇帝是否安好?实回答说:“安好。”并询问旧臣,一一详细说出了他们的姓名。上皇说:“我在这里一年了,为什么没有人来接我回去?你们有没有给我带来衣服和帽子?”实回答说:“陛下流亡在外,大小官员和天下百姓都感到失落。但敌营中有人逃回来,有人说见到了陛下,有人说没有见到,说法不一。又四次派人前来迎接,都没有回报。因此,特别派遣我们前来探听陛下是否愿意回去的消息,实际上并没有带来衣服靴帽等物品。”上皇说:“你们回去告诉当今皇帝和所有官员,如果他们来接我回去,我愿意守护祖宗的陵墓,或者做个平民也好。如果他们不来接,也先说现在的人马扰乱边境,十年也不会停止。我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但祖宗的社稷和天下的百姓是最重要的。”实了解到也先每五天送来一头牛和一只羊作为上皇的食物,但没有米菜,实提议说:“以前陛下吃得好穿得好,现在吃穿都极差,我有几斗大米,想进献。”上皇说:“饮食这些都是小事。你帮我处理重要的事。”实问:“王振只是一个宦官,为什么那么宠信他,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危机,以至于今天流亡的灾难?”上皇说:“王振在没事的时候,人们都不说什么。现在出了事,罪责都归咎于我。我也知道这个人坏了大事,但不能除掉他,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时伯颜帖木儿正好来了,详细说明了原因,也和也先说的一样。上皇赐酒完毕,命令实去帖木儿的营地相见。帖木儿煮羊肉,和他的妻子一起喝酒欢聚。实回来见上皇,奉命商议重要事务。实认为上皇过去用人不当,应当自责,谦逊退位,直言进谏,上皇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傍晚时分,实非常不舍得离开。想留下来过夜,但陪同的人催促他回去,最终没有留下。因此,他写了一首诗:“重整衣冠拜上皇,忽闻天语倍凄凉。腥膻满腹非天禄,野草为居异帝乡。始信奸臣专国柄,终教胡虏叛天常。只今来使通和好,翠辇南还省建章。”然后回到也先的营地,送了他三只羊作为路上的食物。
十三日,也先宰杀马匹备好酒席款待使者,并令十余人弹琵琶、吹笛子、按节奏歌唱,笑着问道:“你们来了难道不怕我吗?”使者如实回答:“自古以来,敌国之间讲和为上策,要想议和,必定要派遣使臣来沟通两国的情感。途中即便遇到贼寇,冒着危险也在所不惜,更何况现在到了太师的营中,便是一家人了,有什么好怕的呢?”也先听后十分高兴,并且说:“有道理的人是不会害怕的。”也先又问:“你们认识太上皇吗?想念他吗?”使者回答:“为臣者应当尽忠,为子者应当尽孝,对于君父的恩情怎能忘记?我们思念太上皇的心情,就如同太师思念可汗一样。”也先说:“说得对。既然思念,为什么不迎接他回去呢?”使者回答:“朝廷已经四次派人,并携带重金绸缎,但太师都没有放行。现在如果太师愿意让我们迎接太上皇回朝,自然会有丰厚的礼物,赏赐不会轻薄。”也先说:“大明皇帝的敕书中只提到议和,并没有说要来迎接太上皇。太上皇留在这里,又不能做我们的皇帝,只是一个闲人,很多事情难以处理。我若将他送还给你们,千秋万代之后只会博得一个好名声。你们回去后奏报朝廷,务必派一两个太监,三五个老臣前来迎接,那时我便会派人护送。现在若直接送还,会使你们的皇帝显得不够庄重。此事不能再议。”酒宴结束后,也先又送了三只羊作为款待。
十四日,与也先告别。准备了酒菜为他送行,说:“现在我派遣一人与你们商议,另一人去大同调动大同和山西黄河一带的军队,告诉大同、宣府沿边可以放人出城收割庄稼,打柴草。我的军队也不会动你们一草一木。派遣来接驾的人预计在八月初五到达。”实回答说:“是否派遣人员,请奏知皇帝并等待圣旨,我们怎敢约定时间?”也先说:“如果初五不到,你们边境的百姓就要受苦了。”实再三考虑,不敢约定。也先说:“如果来晚了,可以派遣两个达达和两个汉人先来报告,正式的使臣晚三、五天也可以。如果没有人来,军队和百姓就会骚扰边境,我们不会失信。”实勉强同意,并各自送了一匹马。也先派遣尚书土木罕和少卿罗绮去大同调动军队回来,派遣虏使左丞把秃儿等二十七人,共备马四十二匹、貂鼠皮五十张,与实和翟辉一起回京奏事、进贡。当天,向上皇告别,帖木儿在旁边侍候。上皇再三叮嘱关于迎回他的事情,生怕来晚了。从袖子里拿出三封信,命令实带回来。上皇说:“来的时候衣服可以放在宣府,便服随时带来。路途遥远,不要怕辛苦,要以国家和天下的百姓为念。”赐酒,喝完后,命令他们离开。帖木儿和他的妻子一起举杯说:“大人回去后,可派人早点来商议大事。我们也要回去了。”实说:“皇帝在这里,多亏你们的恭敬。奏知朝廷后,会给予奖赏和慰劳。”送了一匹马。再次向上皇告别,上皇说:“你们回去后,告诉圣母太后,告诉当今皇帝,也先所要求的不是土地,只是要求蟒龙织金彩段等物品,可以早点送来。”实领命后流下眼泪,拜别起程。走了二十里,露宿在荒野。送了两只羊作为路上的食物。
十五日,走到半路,过了中午送来一只羊,宰了吃。在夫剌失簿秃过夜,又送来一只羊。当晚半夜起身继续前行。
十七日,从西阳口进入关内,到达万全左卫吃午饭,然后住在宣府。看到那里的军民用打柴草,收割庄稼,搬运木料,人人都很高兴,生活非常繁荣。
十八日,与税官会面,检验马匹并登记造册,派人上奏报告。仍然住在宣府。
十九日,到达土木。右丞秃马指着那里说:“上皇在那里被扣留,南朝虽然有很多人马,但不能战斗。”实说:“中国人民众多,土木之败是出于意外,不能当作常态。有兴有衰,有盛有衰。”把秃说:“也不是我们勇敢,而是天意。”又说:“元世祖未做皇帝时与敌国作战,后来派使者去,使者带回两袋针和一袋羊毛。世祖大怒,认为对方说兵力多过这些针,说战马多过这些羊毛。于是与两个儿子及首领商议去征讨。后来虽然有人劝谏,但没有听从,结果真的灭了敌国。在回来的路上,世祖病了,于是载着尸体回来。后来世祖说:‘两个儿子不听我的劝告,敌国虽然灭了,但你们的父亲不能再活过来。’两个儿子向天祈祷,世祖立刻醒来,于是灭了金国,登基二十多年。人马虽然多,但不能依靠。”实说:“以前项羽号称霸王,英勇盖世,善于治军。汉高祖宽宏大量,信任豪杰,与项羽交战七十二次,汉高祖都失败了。但后来汉高祖一鼓作气擒获了他,霸王就被灭了,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霸王残害百姓,上天愤怒,人民怨恨,何况无缘无故发动战争抢劫,上天怎能不厌恶呢?”把秃咬着手指仰天叹息说:“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当天,住在怀来。当时从京城运送了两万石粮食,士兵们都很高兴。正好朝廷又派遣都御史杨善、侍郎赵荣与虏使平章皮儿马黑麻一起到哈丹等人那里商议和谈,实将虏情和也先的应对之词以及所有事情,包括迎接上皇回来的礼节详细告诉他们,使他们无误,以保持始终如一。
二十日,少卿罗绮和尚书土木军前往大同,调动军队回来,军民都出城去打柴草。实告别把秃等人,提前回京报告事情。经过居庸关时,遇到长随陈容带着敕命,命令实等人将虏使骑的马匹留在怀来喂养。之前,已经将马匹和各人携带的弓箭都留在宣府,就带着敕命回来了。经过榆河驿,住在朝房。
二十一日,复命。皇上在文华殿召见实,问:“也先有什么话?”实详细陈述了之前的话。皇上又问:“太上皇帝怎么样?”实叩头回答说:“上皇向陛下问好。”并陈述了太上皇帝之前的旨意,没有遗漏。皇上说:“也先讲和的意思是真是假?”实回答说:“我进入敌境,那里的人民都很高兴,夹道唱歌。沿途劝我们喝乳酪,都希望和好。大概是因为人马多病死。”接着又说:“离开家乡多年,看他们的和意,似乎有真心。但也先万一变化欺诈,就不是我能知道的。希望陛下处理。”皇上说:“一路辛苦惊恐。”赐给三千贯钞票,一只羊,十瓶酒。命令太监李三在文化殿右郎准备酒饭。
二十二日,少卿罗绮和右丞把秃等人到达京城,进贡,朝见。
二十三日,把秃等人请求派遣使臣,皇上不允许。五府六部多次上奏,请求派遣使臣,也不允许。
二十五日,实进言,大意说:“我私下认为,先前派遣我们去,并不是让我们迎接上皇,而是专门为了讲和,现在事情已经完成。关于派遣人员迎接上皇的事情,以及定下的约定日期,都是也先说的,我只是转述了敌情,希望陛下能按照群臣的意思,另外派遣有能力的官员去迎接上皇。即使敌情变化欺诈不可预测,也可以使他们无话可说。如果不派遣人员,失约,那么理直在他们而理曲在我们。如果我不说,恐怕日后派遣人员,又会不听命令,一定会说实可以派遣。我自己考虑,违期失约,绝对不敢去,那么彼此猜疑。彼此猜疑则和议不成,和议不成则上皇终究不能回来,战争终究不能停止,边疆终究不能安宁。现在我比较了解敌情,不怕惩罚,冒死为陛下详细陈述,请求早日决断,这对天下百姓是幸事。”得到圣旨:“也先的使臣明天赶上杨善,等杨善来了再决定。钦此。”
二十六日,把秃等人回去,二十九日早上,到达敌营见也先。杨善等人当天晚上到达,当时也先打猎还没回来,杨善等人到八月初二才见到。也先的儿子准备酒菜为上皇送行。初六日,出发。初八日,进入野狐岭。十一日,到达万全左卫演武亭驻跸。十二日,在宣府南城里驻扎。十三日,驻宣府。十四日,到达怀来。上皇发出两封信,命令中使陈容带回。十五日,到达唐家岭,派遣使臣回京,诏令文武群臣,说明避位的理由。十六日,敕令文武群臣免朝见礼。当天,百官到东安门外迎接,皇上在东安门下轿拜迎,上皇也下轿回礼。百官随同到达大内南城殿中,上皇升座,百官行礼。中始所行之事,都是实的话,没有更改。
唉!上皇之所以能回来,国家之所以能安定,我实际上没有一点功劳。记录下这些,只是为了记载那个时代的变迁。
题目是关于边防事务。景泰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我们这些臣子,包括太保宁阳侯陈懋、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直等,在朝房外询问了礼部右侍郎李实出使瓦剌回来的情况。李实说:“从出口开始,沿路遇到敌人都说:‘官人你们来得正好,我们都想和谈回去。’他们都很高兴地拿出乳酪来款待。到了也先的营地,也先也很高兴,就送来了羊马作为路上的食物。也先说:‘我们说的话也要算数,现在都是真心想和谈。有上天作证,我们急着要和你们国家讲和,好回去。早点派人接太上皇回去,也能有个好名声。现在我们的可汗和阿剌知院已经先回去了,你去看看你们的太上皇。’我走了三十里,才到营地见到太上皇。太上皇说:‘现在敌人想和谈是真心实意的,你们回去说,可以送些衣服绸缎来给我做人情,让我守护祖宗的陵墓也好,让我做百姓也好。’我们商量后认为,敌人悔过请求和谈,这是天地宗庙的福气。皇上的德威传播得很远,让他们感到惭愧,停止战争,双方的人民都免受劳苦,太上皇要守护祖陵,应该按照他的话去做。我们建议仍然派遣李实带着衣服等物品前去迎接,并命令边防的总兵官整顿军队,以防万一。谨题。
当天得到圣旨:“敌人的话虚虚实实,很难猜测。李实刚回来,杨善的方法,现在暂不派人。也先的使臣由礼部赶紧整理遣回,并写敕书给他带回去,告诉也先,送太上皇帝回来的实情一定要详细告诉杨善,让他赶紧回来。也先一定会派人一起来,到了再决定。因为已经派人带着敕书去了。钦此。”
题目是关于礼仪的事务。景泰元年八月初九日,接到敕命:“得到都御史杨善的报告,已经迎接太上皇帝回京,你就准备迎接朝见的仪式并报告。按照敕命行事。钦此。”遵照命令,我们商议了迎接的礼仪,并一一列出,请求圣旨。
二、锦衣卫派一位堂上官带领官校,拿着丹陛驾和抬辇轿到居庸关里迎接。
三、光禄寺派官牌尉役,抬着酒饭到龙虎台和清河两处迎接。
五、总督和各营的总兵官都在教场门口迎接,行叩头礼。
太上皇帝的车驾从安定门到东安门外,在东上北门南面坐,皇帝出来见面后,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结束后,太上皇帝由东上南门进入南城大内。当天,百官在奉天门奏报。得到圣旨:“是在居庸关里接,用一乘轿子,两匹马。丹陛驾在安定门里接。钦此。”
礼部讨论了迎接礼仪,并提出了详细的方案。圣旨回复:“在居庸关迎接,只需要一乘轿子和两匹马,丹陛驾在安定门里迎接。钦此。”除了遵照圣旨外,参考了唐朝的历史,唐玄宗遭遇天宝之乱,避难到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上皇大帝。后来肃宗收复两京,迎接上皇回京。上皇到达咸阳时,肃宗准备了法驾在望贤楼迎接。上皇在宫南楼,肃宗穿着紫袍,从马上下来,快步走到楼下,在楼下拜舞。上皇下楼,抱着肃宗哭泣,脱下黄袍,亲自给肃宗穿上。肃宗跪地叩头坚决推辞,上皇说:“天意人心都归向你,让我能颐养天年,是你的孝顺。”肃宗这才接受。这个已经实行过的盛典,确实是值得效仿的好规矩。现在如果只准备在安定门里迎接,未免太简单,礼仪有所缺失,让外族人看不到,也怕引起宗室轻视主上和下人的非议。因此,我们重新商定了迎接的礼仪。
本月十一日,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胡氵荧等人在奉天门奏事,圣旨回复:“敌人狡猾,不可完全相信。想要准备大礼迎接,又怕中了敌人的计谋。因此,只用车辆马匹迎接,等待观察真伪。只要太上皇进入京城,宗庙安定,亲亲尊让之礼朕自己处理。现在如果太上皇的车驾进入东安门,朕在门里迎接,行叩头礼后,朕和文武官员一起到南城内的便殿中见太上皇。太上皇帝升座,朕行完礼后,文武官员都遵从朕的命令,不再更改。钦此。”
本月十五日,礼部再次提出奏议,讨论了陈言的事。圣旨回复:“尊敬亲人,孝顺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最近得到从敌营逃回的人稍带太上皇的话:‘太师也先真的送朕回来,迎接的礼仪应该更加简单。’因此,完全遵照执行。现在说太简单,是批评朕。事情已经决定,不允许胡言乱语。钦此。”
当天,奉太上皇帝的诏书,告示文武群臣:“朕因为不明智,被权奸所误,导致陷入敌营。朕已经写信给朕的弟弟,即位为皇帝,继承神器,奉祀钦宗。这是古今处理事务的适宜方式,朕的弟弟也遵循了中正之道。朕现在幸亏依靠天地祖宗的灵佑,母后和皇帝的深切关怀,使得敌人悔过,送朕回京。郊社宗庙的礼仪,大事已经不可预先安排,国家的机务,朕的弟弟应该妥善处理。文武群臣要尽心尽力帮助朕的弟弟,以造福苍生。朕到达京城后,迎接的礼仪全部从简,布告在位的人,都要体会朕的心意。”
太上皇帝敕谕文武群臣:“朕以微薄之身,过去接受先帝的派遣,继承祖宗的大业,交付给朕。朕深感肩负重任,日夜惶恐,努力治理国家。去年秋天,敌人傲慢残忍,背信弃义,拘禁我国使者,率众侵犯边境,有窃取神器之意。朕不得已,亲自率领六军,前去问罪。没想到天意示警,朕被留在敌营,多次蒙受圣母上圣皇太后、朕的贤弟的深切关怀,多次派人迎接,幸亏依靠天地的大恩,祖宗的洪福,朕得以回到京城。你们文武群臣想要请求用更隆重的迎接礼仪,朕使国家蒙羞,军队失败,有辱宗庙,有什么脸面见你们?所请求的不允许。因此,朕有旨意。”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