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援朝是一场发生于公元1592-1598年的战争,今天的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朝鲜称为壬辰祖国战争,韩国称为壬辰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以日本侵略朝鲜为开端,以中国和朝鲜联合驱逐日本侵略者、光复全部被侵略的朝鲜国土结束。交战时中国处于明朝万历时期,朝鲜处于李氏王朝宣宗时期,日本则处于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丰臣秀吉掌权时期。此战奠定了此后约三百年的东亚国际局势,是一场中国明朝武将与日本战国武士对决的国际战争。
BGM:CCTV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主题曲(曲名不详),作者徐鲤。
定场诗: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明军总指挥官李如松入朝时,为前来迎接的朝鲜名臣柳成龙在扇面上题赠的诗句,大意为:带领部队星夜渡过鸭绿江,是因为朝鲜半岛受到日本侵略、局势动荡不安。贤明的君主早晨树立起旌旗和节杖发布了战争的命令,臣子当晚便停止饮酒寻欢、准备出征作战。初春的战场杀气浓烈,使人心怀壮阔,此次前往敌人气焰氛纭的前线已经感到骨寒。我谈笑之间敢于保证的并不是一句空洞的“百战百胜”,而是即使在睡梦中也仍然记着要跨马杀敌的坚定决心。
场景一:倭军登陆釜山,近景处的日本将领为肥后熊本大名加藤清正,系丰臣秀吉号称“七本枪”的七名亲信将领之一,所戴造型夸张的长头盔是历史上加藤清正的“银箔乌帽子兜”,手中所持为当时日本常用于指挥的军扇。远景的日本战船体型从大到小是一艘安宅船、两艘关船和一艘小早船,靠近海岸一艘关船船帆上画的圆环是加藤清正的家纹“蛇之目”。
场景三:明军攻拔被日本占领的平壤,特写中明军火炮(大将军炮)上的铭文为“皇图巩固”。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有三门明军大将军炮在碧蹄馆之战被日本缴获,江户时代有日本人参观了这些运到本岛的大将军炮,并写了详细的图记描述其外形,载称炮身加固铁箍上即刻有“皇国巩固”的铭文,可以从中一窥明朝时期军队的士气风貌。城头上扬刀挥舞日月星辰旗者为明军将领骆尚志,在平壤之役中夺取了“先登”的首功。
场景四:登上平壤城墙的明军步兵小队组成“鸳鸯阵”发起进攻。鸳鸯阵是名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开创的一种步兵战术,通过长短兵器、火器与盾牌的紧密配合来达到“刺卫兼合”的作战效果,在对倭作战中取得了巨大战果。长牌上所绘的图案取自汉朝四圣兽瓦当中的朱雀纹,以朱雀对应的南方标示戚式新军组练于南方。中间执令旗者为队长,画面最右侧士兵所持的竹状武器是戚继光发明的狼筅。
场景六:碧蹄馆之战。跃马劈刀者为李如松,战役期间李如松亲率骑兵为处于兵力劣势的明军部队断后,并与敌军发生了激战。与李如松斗将者为筑后柳川大名立花宗茂,在碧蹄馆之战期间最先与明军遭遇接战,后又尝试迂回切断明军后路,但皆被击退,所戴附有圆环形立物的头盔是立花宗茂的“佛丸具足胴”头盔。右下角足轻背后旗幡上的图案是立花宗茂的家纹杏叶纹,下方的字样“八幡大菩萨”代表宗教信仰。左下角被射杀者为史料中向李如松发起突击的“金甲倭”,疑为立花家武将小野成幸,所戴桃形头盔是立花宗茂仿照欧洲骑士头盔而为亲信武士打造的“金箔押桃形兜”。李如松马侧持刀呐喊者为其亲兵李有升,在碧蹄馆之战中为掩护李如松而落马阵亡,远处握弓的骑兵为李如松胞弟李如梅,以擅射著称,在碧蹄馆之战中射杀了“金甲倭”为李如松解围。
场景七:箭滩之战。画面主体为明军将领茅国器。箭滩之战发生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蔚山战役末尾,明-朝联军进攻加藤清正据守的蔚山倭城失利,并在从西生浦来援的其他敌军进攻下败退,茅国器属于四名被安排断后的将领之一(另三人为吴惟忠、祖承训、卢得功),因撤退调度混乱而被主力部队弃于箭滩阻敌,麾下大批士兵被优势兵力敌军挤入寒江淹死。
场景八:露梁海战爆发的一瞬间。九州大隅大名岛津义弘的舰队在深夜受到陈璘、邓子龙、李舜臣指挥的明朝-朝鲜联合舰队伏击,日本舰队觉察异样后先以火绳枪向夜色中开火,受惊的明-朝联合舰队点起船灯开始进攻。足轻斗笠上画的是岛津家家纹“丸十字”。
场景九:露梁海战。右侧大船为明朝水师的大福船,左侧小船为朝鲜水师的龟船。福船船艏和大将座舱上、龟船旗帜上所绘的分别是汉朝四圣兽瓦当纹中的青龙纹、白虎纹、玄武纹。
谢幕诗:自题。卫戍国境的将士们整备好戎装,递送军情的羽檄在边疆关山上争驰奔忙。长缨整束着铁甲,在茫茫大雪中渡过鸭绿江。援助朝鲜、抗击倭寇的铁骑穿过了光复后的平壤,战船的阴影横锁着血战中的露梁。丰臣秀吉位于名护屋的侵略战争指挥部如今哪里还存在呢?告捷的将士们在异国战场痛饮浊酒,于醉意中思念着故乡。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