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洛姆《爱的艺术》中,曾提到有条件爱与无条件爱。他认为将这两种爱内化,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对我们而言,有条件爱颇为熟悉,一个人若是形容俊美,财力雄厚,谈吐风趣,善解人意,那无论在谁眼里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可如果ta失去了一个或几个优秀的特质,魅力指数就要下降一些。除去这几点不谈,现在流行的情绪价值也可以说是一种条件。即对方是否以我为重,是否有能力和意愿让我开心。
无条件的爱,对我们而言则颇为陌生。尤其是在把一切人际关系也货币化的当下,如果没有利益的交换、绑定,没有投资与回报,怎么谈爱呢?甚至于我们愈来愈多地让机器人来爱人。《终结者2》、《机器人之梦》、《超能陆战队》(Baymax)、《荒野机器人》,好像这种爱必须是一种程序设定,只有程序设定才能不问问题,没有图谋,才能在种种变故、困难、背叛之后依然忠诚而坚定。
如果爱可以与优秀的特质无关,通向无条件爱的路径在哪里?其一在于经历和缘分。父母与子女,军队中的战友,相处多年的同学,这样的关系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因而也无法根据条件来筛选。经过漫长的时间,共同的经历和相处的过程让不同的人渐渐融合,由熟悉感生发出信任与关怀。在《四种爱》一书中,这一类型被称为“亲爱”(Affection)。虽然其来源并非对优秀特质的肯定,但在现在的环境里,人们也常常用种种条件来重新衡量这种爱,进而破坏它。比如父母对子女说,若是没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我便不爱你;认识多年的同学说,你现在财富不如我,不能给我提供价值和资源,于是我便疏远你。原本温暖且自然的亲爱,于是就这样解体了。
第二个来源在于理解。《火山挚恋》里有一句旁白:“理解是爱的同义词”。这句话我思考了好久。理解与爱的关系,其一在于爱的正确实践。爱有索取与奉献,人们一般认为,索取的爱是自私的,奉献之爱则无私而伟大。可奉献之爱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前提,忽视了对方的现实处境与主观意愿,那一样可能给对方带来负担和伤害,最终成为自己的一厢情愿。其二,理解也不仅是爱之实践,也可以成为爱之原因。我现在愈加相信,人在表面上虽然有善恶的分别,有人帮助我有人伤害我,但若是仔细了解对方行为的缘故,会从中发现与自己一般无二的人性。再进一步,也只有对共有的人性有信念,相信其他人也与我有一样的感情、渴望,潜能,才能真正看到他人的痛苦。耶稣说“要爱你的仇敌”,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概都隐含了这样对人性的信念。到这里,前文所用的“理解”一词已经显得太生硬,了解以致共情,或许是更贴切的形容。
今天,有条件爱的统治,其危害不仅在于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让被此原则控制的人难以自处。对他人,我们用种种的标准衡量,达到标准就接近,不足就疏远甚至鄙视。而对自己,也会采用相同的原则,若是自己优秀,就沾沾自喜,自信乃至自恋。如果自我评价的结果不好,就陷入自我谴责,自我贬低,甚至其他人送上真诚的称赞,也觉得ta在客套说谎。这样一来,就好像自己在抽打自己,为了逃避自我厌弃的深渊,被逼迫着不断前进。就算环境变得舒适,也获得不了片刻安宁。
然而,对自己的无条件爱本应当是最没有疑问的。他人在我的生命里总是擦肩而过,只有我自己会陪伴自己一生。我的行为,我的思想。直接作用于我自己的感受,不去爱自己,给自己温暖与宽容,难道要不断地憎恨和折磨自己吗?只要稍微地动用理性或观察自己的情绪,都会发现自我憎恨是多么荒唐的事(在有条件爱与无条件爱结合的情况下,有条件的爱也不该以自我憎恨的方式起作用)。而且,自爱的能力也能延伸到他人身上。我通过理解、反思、观照的方式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那么自然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爱别人。自己能给予自己稳固而充实的爱,也不会过于饥渴地要求他人填上自己内心的空缺。渴求往往带来控制欲,而控制欲会遮蔽看见和理解他人的眼睛。
最后,有人会说,爱自己的想法会和消费主义合谋,导致放纵欲望、以及个人财物、健康上的崩溃。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可这实际上是偷换了爱的概念。这样的行为将爱的理解、关怀,有条件与无条件之爱的结合,全都弃置不顾,将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扁平化为某些欲望的满足。这样肤浅的“自爱”,不是本文想要表达的意思。我认为它属于一种词汇的误用,也体现了“爱”这样一个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词,实际上最为模糊和陌生。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